说到这里,大家只知道陈实要种的是酸枣,可是酸枣在这个时候还是没有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并不能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流通,说白了就是这东西不值钱,拿出去卖也没人要。现在酸枣都是野生的,也没人专门去种植,人们也就把酸枣当成一种可以当小零嘴的野果,味道也不是很好,果如其名,就是酸,骗骗小孩子还可以,大人基本是不吃的。那陈实为什么要去种这玩意,他又不是钱多烧的,这里面还是有原因的。
这个事情还是要追本溯源,前面已经提起过离陈家庄几十里地就是一片沙漠,这根源也就要从这个沙漠开始说起。
沙漠叫做毛乌素沙漠,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据考证,古时候这片地区水草肥美,风光宜人,是很好的牧场。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后来的沙漠(沙地)。这里曾流传着“榆林三迁”的故事。今非昔比,现在的榆/林已是“塞上名城”。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
沙区年均温6.0~8.5℃,1月均温-9.5~12℃,7月均温22~24℃,年降水量250~440毫米,集中于7~9月,占全年降水60~75%,尤以8月为多。沙地东部年降水量达400~440毫米,属淡栗钙土干草原地带,流沙和巴拉(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广泛分布,这片区域也就是靠近陈家庄沙区的区域,气候是温带荒漠性气候。
气候介绍了,地理环境也介绍了,那就要说说当地一种特产—骏枣树。枣子可以按品种来划分,也可以按照地域来划分,在类别上来说,枣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鲜食的枣也叫脆枣,就是摘下来洗洗就可以吃的;还有一种是干食的枣,一看名字就知道这种枣子是要晒干以后吃的。
而本地特产骏枣就是干食的枣,古以有之。初夏开花,九月果熟,树上宛如挂红玛瑙,流芳溢香,光彩夺目。一个个红艳艳,光亮亮,大者如核桃,群众称它为“红宝石”。据清代文献记载“枣大疑仙种”。
骏枣果实果肩较小,略耸起,梗洼较深、中广。果顶平。果柄较粗长。果面光滑,果皮薄,深红色。果肉厚,白色或绿白色,质地略松脆,汁液中等,含可溶性固形物33%,可食率96.3%,品质上等。适宜制干、加工醉枣和蜜枣。
经天朝林学院生化物理研究所鉴定,本地骏枣富含18种氨基酸、十种维生素和十四种微量元素,被誉为人生良药,滋补佳品。而且骏枣口感醇厚,非常甜,晒干了吃就是干枣,半湿不干的吃也和脆枣差不多,至于到底有多甜,看下面一组数据的对比就知道了。
草莓的含糖量为5%,苹果的含糖量为12%,制作蔗糖的甘蔗的含糖量也只有13%,而普通的鲜枣含糖量达到了25%,干枣就更不用说了,达到了50%,而本地的骏枣鲜枣含糖量28.7%,干枣含糖量71.6%,这是多么有分量的对比数据。
本地骏枣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只能单手抓篮球的手,也只能抓住4个骏枣。那说到这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个骏枣的产量,骏枣树多数第三年开始结果,15年后进入盛果期。丰产性较好,枣吊平均坐果0.6个,19年生树,平均株产34.1千克,最高株产46千克。树株经济寿命长,百余年的大树,年产量达240千克。二三百年生大树,仍能维持一定产量。这么说吧,枣树第三年就能结果,正常情况下,当年每亩地能收获300公斤干果,到了第五年每亩就能够收获一吨干果左右,以后逐年递增,到了15年以后产量达到了顶峰,只是很少有人栽种这么久的,如果有那也只是几棵树,这亩产还真不好说,估计在3吨左右吧。
吃枣的好处也多多,古语有"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的说法,,《本草纲目》载:“大枣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枣能调补中焦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李时珍引《日华子本草》曰“补五脏,治虚损”。《随居园饮食谱》中载红枣“鲜者甘凉。刮肠胃,助湿热。干者甘温补脾养胃,滋营充液,润肺,食之耐饥。……
拿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养血安神、缓和药性、预防癌症、预防癌症。
骏枣体现了很好的经济价值,只是当地一直没有量产,只是把骏枣当成一种家庭果树,在房前屋后栽种,这是陈实选择骏枣作为产业的一个原因,走在人们的前面。
还与一个原因就是和毛乌素沙漠有关了。有个俗语是这么说的,叫做旱枣涝犁,从这个俗语就可以看出,骏枣喜旱,且耐盐碱,适宜种植在雨水较少的地区,雨水多的地方枣子的品质和收成都不好,这点是毛乌素沙漠所具备的条件之一。日照长,辐射强,积温高,温差大-每天15小时的充足日照,昼夜20多度的温差。全年长达220天的无霜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大枣等果树的生长,也造就了骏枣的卓越品质,相对于同类产品,其果形大、皮薄、肉厚、口感甘甜醇厚、其维生素C、蛋白质、矿物质含量均高于同类产品。
有了以上几点原因,陈实也是敢于把脑子动到了骏枣身上,形成规模以后,这个枣树那就是摇钱树啊,树上长得都是钱,陈实可是从来没有怀疑这一点。
栽种骏枣,就不得不提一下酸枣。
酸枣又名棘、棘子、野枣、山枣、葛针等,自古野生于我国。果实圆形或扁圆形、椭圆形等,果皮红色或紫红色,果肉较薄、疏松,味酸甜。酸枣的营养价值很高,也具有药用价值。当然这不是陈实看中酸枣的地方,而是另有原因。
酸枣属于原始野生品种,通过嫁接可转型为各种不同外形的大枣,也可通过自身基因组的万年进化成为各种品味和不同形状的大枣。这才是陈实所重视的。
一般来说高品质的枣树,主要由酸枣作为嫁接的母本,一年生的酸枣苗就可以作为嫁接砧木了,所以要种好品质的骏枣就需要先种酸枣。
其实作为酸枣本身来说,可以说它浑身都是宝,只是陈实的目光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毕竟酸枣的这点价值,和骏枣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至少骏枣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吃酸枣的人不多,除非是喜好独特的,陈实当然知道轻重了,这也是屁股决定脑袋,不过有人却不认为酸枣只能作为嫁接的母本而存在。
“其实有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试一试。”小米打断了陈实的忧心忡忡,按小米的说法就是它要是再不转移陈实的注意力的话,陈实的那一头稍长的头发,就快被陈实自己给薅光了。
这个说法稍显夸张,用了一点春秋笔法,陈实面前的黄沙上是掉了一地的头发,只是这点头发相对于陈实满头微黑亮丽的秀发来说,还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不过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陈实是多么的着急上火,手足无措。
“有什么办法,你快说啊。”陈实先是一喜,然后再次重重的叹了口气,“你不会是劝我用时间来换取发展吧,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算是有你泉水的帮助,这1000亩地的规划我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再说没有资金的支持,我也坚持不了那么久,就是我能坚持,我也不能让别人陪着我一起吃苦啊。那我还不如趁早换个思路,重做打算。”
陈实在心底还是很感谢小米的,要不是小米提前的实验,让陈实知道了所需要面对的困难,也就避免了无为的损失。也就是杜月笙说的那样,陈实可不想失败以后还是变回一条泥鳅,他没有失败的资本。
“我没有让你慢慢发展,我只是有一个想法,不过估计能行,要先试验一下才能知道最终的效果。”小米也不是万能的,这时候它也解决不了外界气候对酸枣生长的影响,这也不是酸枣能不能生长的问题,而是酸枣种子和幼苗能不能在这片沙漠中呆住。它也是尽可能的想出一个把酸枣固定的办法。
“你说说吧,行不行,只要在你的空间中试验一下就好。”陈实只能姑且听一下小米的办法。
“我的灵感还是来自于你治沙固沙的第一个方法,你看可不可以这样,我们先在沙漠中撒治沙的草种子。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草种子收集方便,量还多,获得的途径也不少,我看你这回带回来发展畜牧业用的饲料—苜蓿就不错;二是草的生命力都很强,比枣树容易扎根多了。”
(为什么6/.4也是违禁词,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