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农青

第二百零六章你要多大的地方(2)

字体:16+-

老谢招呼大家先坐下来,他给大家散了一圈烟,点上火,还没有抽几口,一桌丰盛的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西北家常菜就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尖椒肥肠,菜如其名,深绿的尖椒,厚实的肥肠,肥肠处理的很干净,没有那种肥肠特有的腥味;酸汤小羊肉上面的羊肉片很整端,薄厚也适中,尤其是那酸爽的气味,让人一接触就想大快朵颐;还有一道西平市的传统名菜葫芦鸡,制作时经过清煮、笼蒸、油炸三道工序,皮酥肉嫩、香烂味醇,这道菜也是杨明赞不绝口的,地道这个词就没有从他的嘴里停止过。

至于还有一些蔬菜就很有点就地取材的味道了,清炒土豆丝、红烧茄子和醋溜白菜,凉菜就是凉拌陈家庄甘蓝,这样一桌菜摆在大家的眼前,谁也没有心情闲聊了,难怪有人说天朝是吃货的国度。

外国人遇到认识或是不认识的东西,首先会思考的是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对自己的帮助有多大;而天朝人遇到这样的东西,首先思考的是这个东西能不能吃。

杨明主攻葫芦鸡,这么地道的葫芦鸡他也是好久没有吃到过了,只有在谢山家里,还能找到依稀儿时的味道。谢山同志不错,每个菜都夹上两筷子,浅尝辄止,知道要让客人先选择。至于陈实,属于来者不拒,有什么吃什么,吃什么喜欢什么。

三人先把各自的肚子安抚完毕,才慢悠悠的倒上酒。

“这酒是好东西,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大家干了这杯。”提议的是谢山,他是主人,干这个事情是最合适的。

三人相互碰了碰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这酒不错,色泽清澈、味道醇厚、后劲十足、回味悠长,是经过时间沉淀的好酒,最明显的就是这酒挂杯的效果,我是尝过一次就一直想着第二次。”从杨明的分析来看,他也是酒中的高手,仅凭着自己的观察和品尝,就能把这酒的特性说的八九不离十。

“只是装这酒的酒瓶上没有标签,就不知道这是什么酒,也许是老谢故意这么做的,为了掩盖自己家中有好酒的事实。”杨明越说还越觉的有道理。

“杨书记,这您可是错怪我了,这事情的根源还出在陈实的身上,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谢山当然是要解释一下,杨明和陈实仅有的接触还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而除了这件事情以外,杨明对陈实的了解也停留在陈实是陈家庄种植基地的带头人,是个有*的人。对陈实拥有的太白酒厂是一无所知,更不会知道这些酒就是陈实给谢山送来的。

“杨书记,承蒙厚爱,不才这些酒就是我自己酒厂出产的,这回我还特意给你带了一些,要是你喜欢的话,我只对你说两个字,管够。”陈实现在和人打交道的本事是越发的娴熟了。

“陈老弟的生意做的很大啊,你这个大老板发话了,我们也跟着沾沾光,充分发挥这些酒的功能,要是这些酒一直埋藏在地下,那也是明珠暗投了,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浪费就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杨明说。

“这话在理,这好酒就应该放到好酒人的肚子里,那样才能物尽其用。”老谢这时候就和杨明站在同一个战壕里了,确实这些好酒对这些喜欢喝酒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地方有不喜欢喝酒的爷们吗。

“我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到底是遇人不淑呢还是引狼入室啊,又或是兼而有之。”陈实笑道。

酒过三巡,这菜过没过五味就不知道了,反正饭桌上的三人都没有一点要放过这些家常菜的意思,一定要敌人给消灭干净,不过这气氛也上来了,说话也就可以不用那么拘谨了,有什么闪失,也可以用酒话来搪塞。

“杨书记啊,我这次来一是为了庆贺你和老谢的进步,预祝你们以后是万事如意,步步高升啊。”陈实向杨明和谢山敬了一杯酒,接着说下面的正事。

“我这次来啊,还有一件事情要麻烦杨书记。”陈实这才道明来意。

“小陈你也太客气了,你的事情不就是我的事情吗,还用的着这么客气吗,直接说就好了,我能办的一定尽全力帮你。”杨明这酒喝的还是不到位,能办的事情尽力帮忙,那言下之意就是办不了的事情陈实也就不用指望杨明能帮上忙,那陈实就要掂量一下再开口了。

“这次来还是为了承包土地的问题。”陈实说出了来意。

事实上土地这个事情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这个土地问题也是一个遗留的问题了。

天朝的土地是这样界定的: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农村集体农用耕地土地主要分2种,机动地和承包地。机动地由村每年发包村民,年年发包,年年收钱,维持村经济运转。承包地,国家按人口及村标准分配农民个人经营30年地。承包地包括口粮田和园田地,全是国家分给个人的。

这些都是写在红头文件上面的东西,但是黄石子乡这个地方就有点特殊了,地方有那么大,但是属于各自然村的土地倒是没有界定,因为也没必要去界定。

黄石子乡地处黄土高原,境内不光是黄土高坡,黄石子乡与毛乌素沙漠接壤的地方,还有一大片沙漠是划归到黄石子乡的。黄土、沙漠,这些就是贫瘠的代名词,要找一些还能长出庄稼的地是不容易的。

其余的地又拿来没什么用处,全部处于荒芜的状态,都是荒地和荒山。这样黄石子乡也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村庄附近的土地谁去开垦耕种,就属于谁,也就不用分的那么细了。但是这些东西要是细究的话,就站不住脚跟了。

天朝的不会承认这些土地的所属权,黄石子乡也不会承认。这样,这些土地上的耕种者就没有一个保障。这名不正就言不顺,以后如果别有用心的人拿这个事情来做文章的话,那还是很麻烦的,别看这些土地不是黄土就是沙漠,但是在陈实的手中就可以完全变成孵化金钱的摇篮,这难免要引起一些人的觊觎。

这就好比陈实现在是一个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的金山实际上的主人,而且这个金山只有陈实一个人知道它的价值,但是金山的所属权没有明确界定,也就是说这个矿山是属于国家的。现在陈实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矿山的开采许可证给办下来,他才能安心的投资,然后把黄金给挖出来,要是以后有什么人觊觎的话,陈实也是拥有一个名分,这地是我的了,你们这些人就不要眼红了。陈实不去想着要把别人怎么样,但是为他人作嫁衣的事情,陈实肯定是不愿意去干的。

陈家庄附近的地就不用说了,这些土地的性质一定就是陈家庄的集体用地了,这集体用地的大小到底是多少,那就是杨明一句话的事情,反正这地方地广人稀,每个自然村也可以相应的多划分一点土地,这是实情。

至于离的远的沙漠,以及沙漠和陈家庄之间的一片黄土地,陈实也打算用承包的方式来把最终的事情给敲定。当初黄老板给陈实估算了一下,在土地使用权上面,陈实不光要有熟人,还有花费不小的代价才能把事情给办下来。

哪知道陈实扳倒一个雷文人,推上杨明以后,这事情就没那么复杂了,就看杨明这同志的觉悟了。

其实在黄石子乡,国土局一直是一个存在感很差的单位,这个黄石子乡一没有工业,就没有工业用地的事情了;二是盖的起房子的人也少,住宅用地也就是那回事情;至于农村的那些土地,让国土局去插手管理的话,国土局也不愿意,所以黄石子乡的国土局真实存在但是就是一个摆设。

“这事情好办,那些沙漠和土地只有在你眼里是宝贝,也舍得投入资金,在外面眼中就是一文不值,下午回办公室,我把国土局的找来,出个文件,就把这个事情给办了,就看你想要多大的地方了。”

话说到这个地方也就清楚了,酒足饭饱,杨明照例要回家去小睡一会,这是他被雷文人架空以后养成的习惯,习惯之所以叫习惯,就是一旦形成就改不了,加上杨明中午又喝了不少酒,大家约定了一个时间,杨明就回家休息去了。

至于陈实吗,倒不用担心他在老谢这找不到事情做。

人生为棋,我愿为卒,行动虽慢,可见我后腿一步。这是陈实的自嘲,但是他也确实在这个短短1个小时的时间里,让谢山领略到到什么叫过河的卒子不后退的一往无前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