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平浪一看北海岛主对南宫梓玥动手,立刻挡住北海岛主。
北海岛主倒纵而下,对着萧平浪的头拍下,萧平浪双掌之上,与他锋芒相对,两个人只是疯狂对掌,周围风声急啸,如闻龙吟。
这北海岛主虽说隐居江湖世外,但也是个英雄人物,虽然性格之中带有一丝邪气,但与萧平浪对掌中发现,此人掌力当世无双。
北海岛主手腕一转和萧平浪一对掌,萧平浪感觉手掌一股炙热,他赶忙收手,先行撤了出来。
南宫梓玥一直在旁边数着,数到二十三招看到萧平浪退了出来,他赶忙上去问道:“浪哥,你怎么样?”
萧平浪笑了笑道:“没事。”
北海岛主道:“不错,是个可畏的后生,可惜,今日便要陨落在我手里。”
“喂,倔老头,这才二十三招,未到三十招,你好大的口气。”
北海岛主冷哼道:“剩下七招定能取他性命,不过你的掌法倒是不错,你师傅是谁?”
“师承剑圣杨昊,”萧平浪恭恭敬敬的问答。
听到是杨昊,北海岛主微微动容,语气也缓和下来,“原来是杨昊,怪不得,小子,既然你是杨昊门下,我便留你全尸。”
在场的众人都吃了一大惊。
杨昊是什么人,北海岛主竟然不给他面子。
北海岛主面具下的嘴巴嗫喏了一下道:“杨昊,红衣魔女之流虽然厉害,现在也不过是一扑黄土。”
“你使出全身力气来打我,我倒要看看杨昊传给你的落英缤纷掌有多厉害。”
萧平浪道:“我不客气了。”
萧平浪运转全身内力,轰出一掌,这一掌气势汹涌,大有吞并天下之势,周围气势都似乎为之改变。
北海岛主眼睛里散发出炙热的光芒,左臂一开,萧平浪的掌力与他的掌力迸发出闪耀的光芒,周围人都被这股气流震慑到。
司马丹用手臂遮住脸,眼神之中对这两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不对,这里面有易筋经的气息,你会易筋经?”北海岛主问道。
萧平浪道:“是,我与灵鹫寺圆悟大师有交情,这本易筋经是我从上古秘境中得到的,圆悟大师便让我修炼了。”
北海岛主哈哈大笑道:“易筋经号称天下第一内功,不想竟然被你拿去,只要你将易筋经心法写给我,桦甸柳的事,我一概不究。”
萧平浪道:“不可,且不说我与圆悟大师有约,如果我将易筋经给了你,岂不是承认我就是杀害桦甸柳但我凶手?”
北海岛主冷冷道:“那你就得死。”
南宫梓玥笑道:“倔老头,没想到你竟然是一个狼子野心之辈,别忘了还有我。”
南宫梓玥随手拍出一掌,北海岛主用手一挡,长发飞起,开口道:“不错,是个高手。”
司马丹笑了笑,拍手鼓掌,“想不到我凌烟山庄今日汇聚众位高手,真是百年难得一见,我提议双方各自握手言和,我备下薄酒,各位就当给我个面子。”
“凌烟庄主口气真是不小,你能拦住我?”
北海岛主平平静静的问。
司马丹拍了拍手,八大弟子列好阵仗,严阵以待。
“我的八大弟子可不是吃素的,北海岛主,你觉得你有把握打过我吗?”
司马丹笑道。
北海岛主沉默不语,他想了想,这八大弟子着实难缠,司马丹从未出手,江湖人传他如同鬼怪,还有萧平浪这个逆天天才,南宫梓玥也是一等一的高手,这几个人若是对他出手,他必败无疑。
北海岛主眼珠子转了转,松了口气道:“就给凌烟庄主一个面子。”
司马丹笑了,将众人迎进水月厅内。
宴席早已摆下,司马丹提议众人举起酒杯喝一杯,正所谓不打不相识。
众人举杯喝下美酒,今晚月色当头,银光遍撒,对着小湖清浊酒,美影成三人,好一处仙境。
萧平浪敬酒北海岛主道:“桦甸柳死的蹊跷,我想背后一定有人陷害燕山,这个人模仿铁掌的武功,让你迁怒于掌上风,并且怀疑我。”
北海岛主道:“我知道。”
南宫梓玥眨了眨眼睛,好奇道:“既然你知道,你还好找浪哥?”
北海岛主道:“我不来又怎会知道合纵联盟的萧平浪如此厉害,江湖传言不假。”
萧平浪赶忙拱手,大喜道:“原来前辈是来试探我的,我还以为。”
“你还以为我北海岛主是浪得虚名,沽名钓誉。”
“不敢。”
北海岛主大笑道:“我一生邪异难分,你这样认为我无话可说,不过我是真看上了易筋经,我愿意用我平生得意武功换的易筋经,不知你意下如何?”
萧平浪面露难色道:“这实在不行。”
北海岛主大笑道:“我是不会放弃的,我一定会得到它。”
萧平浪笑而不语。
司马丹放下筷子道:“对了萧侯爷,这把剑想好叫什么名字了吗?”
萧平浪想了想道:“就叫龙泉剑吧!既然是龙泉大师的封山之作,叫龙泉最为合适。”
“好好好,龙泉剑,不错,”司马丹再次举杯,请众人小酌。
天亮后,北海岛主便走了,临走留下书信,信中写桦甸柳死因定有蹊跷,他要萧平浪一定要找到杀人凶手。
萧平浪和南宫梓玥辞别了司马丹,再次泛舟而下。
这时宋军兵败宿州的消息传了回来,原来徒单克宁亲率大军,联合完颜陈和尚和郭蛤蟆卷土重来,围困宿州。
李显忠奋力抵抗,双方久攻不下。邵宏渊率军驻扎在城外,见宿州危机并不来救,李显忠写下书信让邵宏渊率军来救,邵宏渊不理睬,两个将领之间心生嫌隙,李显忠独木难支,兵败宿州。
宿州又称“符离”,所以此战又称符离之败。
符离之败,宋军之前创建的优势**然无存,前线接连战败,宋军处于被动局面。
消息传回朝廷,孝宗震怒,大臣曾觌力劝孝宗和金人议和,朝内主和派开始活跃起来。孝宗左右为难,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