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豪:我靠游戏暴富

第70章 科技进步

字体:16+-

王步凡对徐董的话很是感兴趣。

“是吗?那么徐董,你有什么要求吗?”

徐董淡淡道:“在我们讨论投资的事情前,我先问问王总一个问题。这是我们国家科学院的柳教授,也是我们国家的一名工程师。”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旁边一名看上去六十多岁的男子。

看着站在旁边的王步凡,柳院士微笑着点头说道。

王步凡倒是不在乎“中国科学院”这个头衔,但柳教授所在的“总装”却是不容小觑的。

这是什么意思?

你只需了解它的全部名称,便可了解。

这里是中国军队装备处!

主要负责三方的武器装备研发、采购和维修……

这次来的可不是一般人,不是国家投资公司的人!

柳教授继续说道:“我这几天一直在研究,关于新一代里离子电池的事情。这次的两款电池,可都不是一般的产品,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两款产品,采用的技术,完全不同!当然,这两者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不知道贵公司还有没有比这更高级的技术了?”

事实上,这款新车还未上市,各大品牌的负责人,都是在公司的实验室里,对其进行测试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是不可能得到这些电池来进行实验的,那么柳教授究竟是从哪里弄来的?

但王步凡也没有深究。

反正现在工厂都已经开工了,想要弄到一些样本并不是什么难事。

他在想,要不要拿出更多的“真东西”来。

王步凡从系统这里获得了更多关于电池技术的信息。

以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技术为标准,这两款产品,可以领先市场30年,50年!

更何况,王步凡手中还有两代机的技术呢。

也就是说,他可以领先别人八十年,甚至是百年!

这两个时代的科技,简直就是“王炸”啊!

但能领先三五十年的技术,本身就足以让人震惊了,后面的技术就没必要再拿出来了。

当然,其他人并不知道,王步凡掌握着两种更先进的技术,而这两种技术,都是来自于他们。

不过,柳教授却是像是猜到了他的想法一样,直接开口问道。

……

王步凡毫不迟疑的点了点头,郑重道:“对,事实上,我们公司现在还没有研发出新一代更高级的技术!”

徐董和柳院士都是眼前一亮,目瞪口呆。

他们在来之前,就猜测到了,可能有比这更高级的技术。

而柠檬新能源,虽说才刚刚起步,但推出的这两款产品,也都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柳教授对此进行了严格的检测,他们的动力、稳定性、续航时间,都要比市场上任何一款电池都要好得多!

冯宇猜测,这款车,可能还有其他更好的技术,只是还没有完全成熟而已。

不过,这些都只是他的猜测,在此之前,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所掌握的技术,绝对是最先进的。

想不到,还真有!

看着两人一脸的震撼,王步凡微笑着说道:“事实上,我们研究出的这个东西,可以说是比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高三代以上,但是因为过于高端,所以并没有把它用于民生方面。于是,我们又进行了一次逆向研究,用了两种比较老旧的技术,这两种技术,就是这两种。”

这话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似的。

毕竟是科学研究,总能创造出一些神奇的东西来。

说不定,就是因为某种偶然的机会,某个科学家“爆种”,开发出了一项远远超过国际水平的技术!

不过,这个技术实在是有些超前了,就这么暴露出去,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一家高技术企业,必须学会“挤牙膏”!

就拿英尔特、英伟达和水果来说吧。

一般来说,任何一家能够占据优势的公司,都不会将自己的最强技术分享出去,都会选择一种“挤牙膏”的方式,让自己的利润达到最大!

当然,这种手段只适用于那些不能撼动自己位置的人。

如果你表现的太好,被别人捷足先登了,那么你也会后悔的。

英尔特公司,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很明显,这款车已经有了挤兑的资本!

他没有将自己最顶尖的技术,用“反向研发”的方式,将自己的技术,分成了两个版本,进行了批量生产。

但即便如此,也足以碾压所有的竞争对手了!

最好的技巧,当然是留着备用的。

等对方的实力差不多了,他再扔出一张“王炸”出来!

……

对于这项技术的来历,柳教授并没有多想,因为这是公司的秘密,王步凡自然是不会告诉他的。

而想要囚禁王步凡,然后“严刑拷打”,逼他说出自己的秘密,那就更不可能了。

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柳院士去解答。

于是他继续问道:“那么以贵公司目前的最新技术,他们的产品,能有多好?”

“这是最好的,同样大小的电池,它的电量是普通电池的两倍,而且它的充电时间是普通电池的五成!”王步凡斩钉截铁地说道。

听到这句话,柳院士与徐董都是一脸懵逼,难怪他们没有将这项技术公布在公众面前。

实在是……厉害!

如果将这种技术应用到电动车上,那么电动车充电也就是十几二十分钟的事情,等充电完毕,一次充电可以达到四千多公里的时速……

这一幕,怎么看怎么像是电影中的桥段!

所有人都很清楚,这种技术一旦问世,那些传统的车企,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未来的轿车行业,必然会被电动自行车所占领!

至于充电桩的数量不够,给电动车充电很麻烦,那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一年能走个十几万公里,充电三次就算不错了。

虽然很麻烦,但你一年至少有三天的时间,用来给它充个电,而且以你现在的速度,用不了多久!

徐董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旁边的柳教授便打断了他的话。

他沉声道:“这种技术,暂时还无法普及。虽说从燃油车向电动化转变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但这个转变还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至少要留给那些已经开始向电动化转变的企业一些时间。否则,很多公司都会破产,很多人都会失业。”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因为,传统的汽车厂涉及到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一台车的零部件往往超过上万个!

也就是说,有成百上千的附属企业为其提供零部件。

如果所有的汽车都破产了,那么会有大量的企业破产,会有大量的员工失去工作。

王步凡对柳教授说的很赞同,他点了点头:“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不能推出这项技术,更不能进入电子产品市场,让他们多等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