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闲家青年叫做万良,也是一个有技术的老千,虽然名声不显,但这一身的牌九千术也算是出神入化。
有本事在身,自然也就不虚燕南天的名声,敢于接战。
于是在唐龙眼里如同儿戏一般的千术表演就此开场。
倒不是唐龙对自己的千术有自信,而是在如今他这金丹大圆满只差一丝机缘就能进入元婴老祖行列的修士眼中,他们的所有动作都无所遁形,实在是太慢了。
所以,虽然他们那边搞得紧张无比,唐龙这边却百无聊赖。
于是唐龙兴趣缺缺地开始在三楼游戏厅逛**了起来。
只是,唐龙稍稍逛**了十分钟就无趣了,原因无他,整个游戏厅在燕南天道破唐龙那天胡的案例后,都不再接受唐龙的投注。
哪怕唐龙不管不顾的投注,这游戏厅的荷官就视而不见,唐龙赢了他们照赔,可是唐龙输了的话,荷官就不会收取唐龙的压注,就好像唐龙没有押注一般。
这么来了个三五把,唐龙不好意思了。
别人这么上赶着送钱,唐龙也就不好意思再下注了。要是这游戏厅耍横,唐龙才不怕,大不了硬杠就是,可是别人这么一躬到地的态度,就让唐龙不好下场了。
所以,在燕南天还没有结束赌局的时候,唐龙就施施然地离开了燕来楼。算了,今天已经稍稍的过了一把瘾,算是解了馋。
至于那燕南天和万良两人的赌局,呵呵,和唐龙又有什么关系?
五天,就五天,也就是唐龙和老黑、宁享等人会议后五天。
赵国朝堂就发生了变故。
赵国三皇子在第五天夜里发动兵变,由于是赵国皇室内部的事务,皇宫内的大宗师和大宗师之上都没有出手。
于是,赵国的事情发展走向就不受赵国老皇帝的控制了。
因为赵国民风历来彪悍,若是无能的皇帝上台,皇室的江山必然会有动摇,所以赵国皇室培养下一代储君的方式就是残酷的“养蛊”式。
让所有拥有继承权的皇族子弟个个都拥有一定的权势和地位,但却不会给任何一个继承人绝对的权威。
等到了皇帝晚年,就会纵容这些有继承权的皇子内斗,谁在内斗中胜出,谁就是下一任的赵国皇帝。
用这个方法选出来的赵国皇帝,才能、野心、隐忍、谋略、胆识无一不是上上之选,足以挑起赵国皇室的大梁。
本来,这次的皇室内斗应该在三年后,也就是现在的老皇帝五十岁以后才开始,并且内斗的总体范围都在老皇帝的控制之中,内斗的对象也是几个拥有继承权的皇子之间。
可是,在唐龙的强力干预之下,被虎豹骑赵国督主宁享选中的赵国三皇子提前发难。
关键是,三皇子发难的对象不是自己那些有继承皇位资格的兄弟,而是直接针对赵国老皇帝搞了一次兵变。
在赵国的那两位大宗师或大宗师之上不便插手,虎豹骑却在宁享的指挥下调集高手援助的情况下,赵国老皇帝的防守被迅速击穿,看着大势已去的御林军和禁军也就纷纷投降。
反正,在这些御林军和禁军的眼中,给老子效忠和给儿子效忠其实差别不大,总还不是你赵国皇室自己的事情?
早上发动兵变,到了傍晚时候,整个菡萏城外城、内城的全部,皇城的大部分都被忠于三皇子的士兵占领。
老皇帝在皇室内卫的护卫下,退入皇宫内的太极殿死守不出。
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或者也是顾忌老皇帝的积威,造自己老子反的三皇子并没有强攻太极殿,也没有请求虎豹骑的高手出手,而是把太极殿包围起来,重点放在肃清外围所有忠于老皇帝军队的身上。
“这个孽障,有没有去请内卫老首领?”被围困在太极殿中的赵国老皇帝并不是特别的着急,毕竟能把他逼迫成这个样子的是他的儿子,从皇位传承角度来看,他还是比较欣慰的。
只是,这三皇子不守规矩,居然直接朝他这个裁判出手,有点出乎他的意料。毕竟,他的固有思维中,他是要给皇位争夺的胜利者传国的。哪里知道,这么快就没他什么表演的机会了?
有点遗憾,有点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慨而已。
不过,该有的挣扎,老皇帝还是要做一下的。
“老首领听说是三皇子谋反,就没有出声了。”老皇帝身边的内卫首领恭敬地回答。
没办法,内卫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的内卫都只会认一个主子,所以,这内卫首领也是被逼无奈,不跟着老皇帝一起去死也不行的。
但,内卫老祖宗却是皇室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只忠于皇室,却不忠于某一个皇帝。从不参与皇位的争夺,反正最后谁在皇位上,他就忠于谁?
老皇帝听到内卫首领的回答,手里摩挲着一块玉佩,权衡再三,也没有狠心地捏碎。这玉佩是联系皇室老祖宗的信物,只要捏碎,哪怕皇室的老祖宗还在闭死关,也会立即破关而出,前来救援。
只是,这内卫的老首领都不参与他们父子相残,老祖宗就算来了到底帮谁还真不好说。
现在,外围都被三皇子占领,只要他这个老皇帝认怂,立即就是新帝登基的形态。这皇室老祖宗出来后,十有八九会扶持年轻的新皇帝,放弃他这个被自己儿子逼得走投无路动用皇室底蕴的老家伙。
所以,思虑再三,老皇帝在外面不断的劝降声中,动摇了信心。
“去和他们谈判吧。”老皇帝挥手给自己的内卫首领下令。
这句话说完后,老皇帝立即颓废了下去,脑中不断回想自己是如何在残酷的夺嫡之战中胜出,如何雄心万丈地想一统七国,如何被现实打败。
“呵呵,这万斤重担你想要,给你又何妨?你当这皇帝是好做的?”赵国老皇帝内心呵呵,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结束了。
星历233年二月初七日。
今天,赵国毫无征兆地换了皇帝,不过其他六国对此并不是太在意,因为赵国皇帝的更换还是在他们的皇室内部,而且新登基的赵国皇帝是老皇帝的三儿子,这子承父业地没什么好稀奇。
大家对越国的禅让反而更感兴趣,只是还没有办法深入越国新皇室内部去了解清楚罢了。
三月初八。
在远远地把老皇帝软禁到皇陵去了以后,花了一个月时间平定国内人心的赵国新皇帝司马容今天在皇宫大宴功臣。
除了在兵变过程中被杀和主动要求陪老皇帝去守皇陵的死忠以外,这里的臣子都是新皇帝的拥趸。
当然,这些新朝臣子也就都唯新皇帝命是从,毕竟身家性命都和新皇帝捆绑在一起,算是生死与共了。
所以,众臣看到这庆功宴距离皇帝最近的第一桌坐的几个陌生面孔,大家都非常明智的不去关心,自然也没有人主动询问议论,更没有人主动上前搭讪。
只是看着皇帝和这几个陌生面孔推杯换盏,甚至还主动敬酒,众臣只是在内心暗自揣测不已罢了。
“众卿家,这次朕得以顺利承袭大宝,诸位都是功臣。来,朕敬诸卿。”皇帝端起酒杯,示意众臣子。
到底还是刚刚当上皇帝,城府还是不够深沉,而且这些都是他的班底,都是知根知底,也就没有端着了,有话直说了。
“臣等惶恐,有幸辅佐陛下,是臣等的福分。臣等敬陛下。”除了第一桌以外,其他臣子都马上举杯敬酒,算是给皇帝面子。
“明日圣旨就会颁下,各位自然都有升赏,今日诸卿尽兴。”君臣相互敬酒后自然地把自己的杯中酒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皇帝司马容终于开始为众臣子解惑了:
“诸卿,朕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位是为朕立下汗马功劳的虎豹骑督主宁享和他的几个朋友。”
司马容没有多说什么,但是这皇帝亲自介绍,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听到皇帝的介绍,第一桌的六个人中有五个人无动于衷,只有一个人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既然皇帝都亲自介绍了,宁享自然是要给皇帝一个面子。当下,宁享从座位上站起来,拿着酒杯对众人说:
“虎豹骑得蒙陛下恩典,以后还是靠各位大人多多帮衬。”宁享可是一帮之主,这些应酬的话语自然是随口就来。
“宁督主客气,以后大家互相帮衬就是。”
众臣立即表明了接纳的态度,开玩笑,皇帝亲自介绍,谁敢不给面子?
没错,这第一桌坐着的就是虎豹骑的赵国督主宁享和他的几个朋友。
只不过这几个朋友的气派比他这个督主的还大。
但是,既然皇帝和宁享都没有介绍另外几个人,那众臣自然而然的以为,这几个人并不重要。
只是这里面也只有司马容和宁享两人才知道,这一桌六个人里面,宁享的地位才是最低的。
本来唐龙是不想来的,但在司马容的多次诚恳邀请下,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