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逐出师门后成为修真界大佬

64.登场首秀,怀来镇外逢刺客

字体:16+-

失去先机和大义名义的朱又熙只有接受新皇帝朱玉文的册封,成为燕国的康亲王。

不过朱又熙手中掌握的势力太过庞大,哪怕朱玉文登基为帝王以后,也无法轻易撼动。若是朱玉文滥杀或者大规模调动朱又熙的支持官员,又担心新朝不稳,危及他的皇位。

万般无奈之下,朱玉文只有重重地加封自己这个势力庞大的三弟。

什么天下兵马大元帅,什么皇室宗正,反正一股脑地给朱又熙一大堆实权好处。

那意思就有点兄弟两人共治天下的感觉。

当然,朱玉文的目的也达到了,这么大的好处砸下来,让朱又熙这一系的官员放松了警惕,让整个燕国因为老皇帝去世,新皇帝登基而动**的朝局迅速地安稳了下来。

这不,这才过了半年,皇帝对朱又熙的刺杀就开始连绵不绝了。

“主子,还不是您太优秀了,这北景城怕是待不得了,要不主子回封地去好了?”

魏宪想了一大堆,还是忍不住劝慰了一句。

在魏宪看来,康亲王的封地可是有整整一个府,数百万老百姓,有着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基础。只要主子经营得法,是可以不用在北景城受皇帝的气的。

更是可以躲开这无穷无尽的刺杀。

他的忠心朱又熙知道,所以,偶尔提个小想法,朱又熙是可以容忍的。要是换第二个太监,就看朱又熙是让他怎么去死?

朱家老祖宗的铁律:太监和后宫不得干政。

也就是说,太监只是负责伺候好主子的起居生活,做好主子的一条狗,主子的任何事情决策都不需要太监来参谋,哪怕错了,也是主子自己的事情,由主子自己承担。

“这是我们皇子的宿命,我不能走,走了就再也不能活着回来了。”

朱又熙非常清楚,若是自己回到封地,那就是放弃中枢偏安一隅,这正是皇帝朱玉文所希望的。这么做或者可以暂时保住性命,但过了几年后,皇帝彻底掌握朝廷后呢?

一道圣旨要自己自尽怎么办?

遵旨就是死,不遵旨就是乱臣贼子,就会引来朝廷大军围剿。到时候自己以一府之力是抗衡不了燕国整体的力量的,还是一个死。

所以,为了活命,现在就不得不争。

他只是后悔,没有早点看清楚自己大哥的伪善面具,让大哥那步步退让和对自己那种封无可封的权势麻痹大意了。

白白错过了最好的半年时间。

从而让朱玉文有了充分的时间来调整朝堂内部的权利组成,把自己的党羽给明升暗降,纷纷调离了实权位置,差不多给架空的差不多了。

否则,朱玉文这么能隐忍的一个人,怎么会因为自己一句戏言,而派出杀手不死不休地追杀?

在朱又熙琢磨自己的生路在哪里的时候,整个仪仗不知不觉地靠近了,距离森林边缘二十里的怀来镇。

这个靠着交换森林内的出产,由当地人、猎人、商人、镖局、各种小商贩、各地银号分支机构等等自发而形成的怀来镇,常年有着这十里八乡最大的集市。

所以,在夕阳的余晖下整个怀来镇显得那么的热闹又祥和。

负责仪仗安全宿卫的亲卫队大队长来请示朱又熙:

“王爷,天色已晚,今夜是否在前方怀来镇休息?”

朱又熙对当地的情况并不是很熟悉,不由得转头看向魏宪。这是朱又熙的习惯,遇到事情不好决定的时候,就会看魏宪一眼。

毕竟,魏宪可是宗师高手,眼界自然是不同。

其实,哪里是什么眼界不同,而是魏宪事先的功课做得好,对各种情况都有一点预判和对策。

当然,这是魏宪在康亲王面前维持自己形象,为自己争取主子信任的秘诀,他是不会自我暴露出来的。

这不,在康亲王看魏宪的时候,魏宪马上附身在康亲王耳边轻声说:

“这怀来镇是附近最大的交易集市,人流量大,龙蛇混杂,安全因素要请主子考虑。”

这也是魏宪的聪明之处,他只说具体情况,至于如何决策,他是不会说一个字的。这么一来,康亲王自然就有了决策的快感。

而其实,康亲王的决策依据都是他提供的素材,该怎么决策,魏宪已经做出了引导,若是朱又熙的决策不符合魏宪的想法,那么魏宪受累再引导一下就是了。

反正,一切都在魏宪的掌握之中。

听到了魏宪提供的情报依据,朱又熙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安排了,于是他对自己的亲卫队大队长说:

“本王和亲卫大队就不进镇子了,在镇外扎营,你安排一些人到镇子里面采购一些吃食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这段时间,大家都在森林里面折腾,也该换个口味了。

至于狩猎队,就随他们,不耽误明天的行程就好。”

“末将遵令。”

亲卫队大队长可是正儿八经领朝廷正六品职衔的武将。自称一句“末将”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留下亲卫队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到镇子里面采买吃食是收买人心,给狩猎队放鸭子是好让狩猎队进入镇子打探情报。

简单一句话,康亲王就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能有如此领导能力又能顾及到了方方面面的感受,可见这朱又熙的能力确实不俗。

唐龙在得到亲卫队大队长一句“自由游弋巡逻”的工作安排后,就再没有人给他安排其他的任务了。

那么,就唐龙的理解,没有新任务以前,那就执行老任务就好。

于是,在大家忙着宿营安排的时候,唐龙带着自己的一个亲兵在营地四周到处乱转。

为什么不是带着两个亲兵乱转呢?

因为,另外一个亲兵需要在营地里面为唐龙安排住宿、吃饭等后勤服务问题,不然唐龙游弋巡逻完了,去哪里吃饭睡觉?

“朱三,你这名字是你父母给你取的吗?”

唐龙一边乱转,一边和自己的亲兵聊天。

没错,这个亲兵,就是跟随唐龙一起去猎杀白老虎的两个狩猎队成员朱三、朱四中的朱三。

“不是,是到了王府以后,管事给我们取的名字,然后就分到了狩猎队听候朱管事的安排做事。”朱三老实地说。

“那朱四也不是你亲兄弟了?”唐龙继续问。

“自然不是,我们这些身契在王府的家奴都是由王府管事按数字随便取的名字。其实,三哥,我们两个现在跟着你,你就是我们的主子,你是有权利给我们两个重新取名字的。”

朱三老老实实地介绍了一下王府的规矩。

“知道了,容我想想再说。”唐龙应付了一句。

名字可不能乱取,若给自己的亲兵取了名字,不久,王府就会把他们两个的身契送过来给自己。

那从实际拥有到道义,自己和这两个亲兵就算是绑定了。可是这两个亲兵根本就没有任何灵气丝进入到血茧,那就说明这两个亲兵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一点忠诚。

这要是绑定了,岂不是就多了两个甩不掉的麻烦?

若是,这两个什么时候对自己有了忠诚,到那时再相互绑定也不迟。

“是,听三哥吩咐。”朱三老实地接话。

开始他们都叫唐龙“大人”、“将军”,唐龙听着不顺耳,就要他们称呼自己“三哥”就好。

“嘘,别说话,那边有动静。”陪着过人的灵觉,唐龙还真发现了一个地方有点不一样。

唐龙带着朱三爬着靠近了一处灌木遮隐的平地,果然,这里有七八个人席地而坐,在商量着什么。

虽然朱三还没有靠近,可看到这些人都是一身夜行衣,朱三就觉得这些不是什么好人。

至于他们是不是针对康亲王,现在还不得而知。

“想对付王爷绝对不会只有这么几个人,你回去禀报王爷,让王爷有个准备,我留下来见机行事。”唐龙并没有继续靠近,而是对身边的朱三交代了一句。

唐龙相信,作为王府的家奴,朱三一定有渠道可以把这里的事情汇报到康亲王耳中。不然,这两个家伙岂不是白派来监视自己了?

其实以唐龙的耳力早就听到他们这些身穿夜行衣的人在谋划刺杀康亲王的聊天了。

不然,他也不会知道带着朱三悄悄地爬过来观察?

现在,找到不明身份的刺客后,唐龙觉得自己游弋巡查的工作已经完成,至于是捉拿还是剿灭这些黑衣人,那就是康亲王自己的事情了,他每个月只拿一百两银子,能提前侦查出刺客的行踪就很不错了。

要想要唐龙真的去搏杀、卖命,只一百两银子,呵呵,那就是笑话。

所以,在把朱三打发回去报信后,唐龙不但没有接近那些黑衣人,反而还往更远离他们的方向爬了一段距离,仰天躺下,默默看着远方逐渐黑沉的天空。

他不想有任何动作,免得被对方发现,还要浪费自己的体力去剿灭对方。

要知道,唐龙现在不能调动灵气对敌,对这体魄力量的使用也吝啬了起来。

没办法,就这点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