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调查科

第30章 邪了门

字体:16+-

又是一条二两的鲫鱼飞出。

李雪:“连竿,连竿,欧阳晴姐你快看,我们家我连竿了。”欧阳晴笑了:“看样子这次他又要赢。”接下来的时光,不停的提鱼。

很快,钓了十几条小鲫鱼。

而齐志远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个时候的他,暗暗着急。

不对呀。

算算时间,也该进窝子了。

为什么这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真tm邪了门了。

奇怪,太奇怪了。

黑漂。

见鱼漂沉入水底,我笑了。

一般情况下钓鲫鱼,不会黑漂。

因为鲫鱼的口小,吃饵料的时候,会把鱼漂顶起来。

突然黑漂,说明大鱼可能来了。

“走你!”我用力一提,入手有一点沉。

果然一条金黄色的半斤左右的鲫鱼,被拉出了水面。

“黄金板鲫!”

“终于有大鱼了。”钓友们兴奋。

这次比赛,其中有一项是黄金大板鲫的数量。

这条鱼只有半斤,算不上黄金大板鲫。

不过,既然有黄金板鲫,后面肯定有黄金大板鲫。

摘了鱼,我继续钓。

“再来。”

“再来.........”夜风一连钓上三条黄金板鲫,而且一条比一条大。

最后一条足足有七两。

这说明,大鱼真的来了。

比较大的鲫鱼都在深水处,过来需要的时间要长一点。

但只要大鱼过来,就没有小于什么事儿。

越大的鱼,越容易抢到饵料。

又一次黑漂。

我轻轻一提鱼竿,这个更重,居然没有拉出水面。

再次用力,一条硕大的金色鲫鱼,拉了出来。

钓友们又一次沸腾。

“黄金大板鲫。”

“应该有一斤。”

“赢了我们赢了肯定赢了。”

“天津钓鱼王这次踢到铁板咯。”听着人们的议论,齐致远的脸色愈加阴沉。

时间都快过去一个小时了,他居然一条鱼都没有钓到。

啵。

这时候,他的鱼漂忽然被顶了起来。

有了,有了,有鱼了。

齐志远激动,轻轻一提鱼竿儿,钓上来一条二两的小鲫鱼。

齐志远脸黑如锅底。

人家那边儿黄金大板鲫都上来了,他才钓到一条鱼,而且是一条小鱼。

身为天津赫赫有名的钓鱼王,这太打脸了。

简直就是疯狂打脸。

我见状嘴角微微上扬。

他这边大鱼来了,小鱼被冲散了,有的小鱼跑到齐志远的窝子。

那边这才钓到了鱼。

一开始他的窝子根本没鱼,要不是自己钓上了大鱼,他今天一条鱼也休想得到。

万能的麸子,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就这种技术也,好意思挑战我们家钓王?”

“从今天以后,再也没有天津金三角钓王。”

“时间到!”不知不觉,四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我把最后一条鱼摘下来,看了一眼水箱,此时人的水箱里全部是活蹦乱跳的黄金大大板鲫。

在看齐志远的水箱,只有可怜的三条鱼,而且都是二两个小鲫鱼。

完胜。

“赢了,我们赢了!”钓友们尽情地欢呼。

天津钓王齐志远,和他的同伴们一个个脸黑的一逼。

他们输了。

输得体无完肤。

输的无地自容。

堂堂的天津金三角吊王,跑到这里来挑战人家。

结果,一共加起来钓了4条鱼。

有钓友拿出盘子秤。

“称重,开始称重了!”老姚接过盘子秤吆喝道。

齐志远抓狂了,他那三条小鲫鱼儿,还用得着称重?

“这次我没发挥好,我认输了。”齐志远认输。

“我们走!”随后大手一挥,带着同伴就要离去。

我叫住了他:“说好的30张牛奶票呢?”

“你.......给你!”齐志远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牛奶票丢给叶书然后气冲冲的离开。

这个时候,他可没有脸再呆下去了。

我满意的点点头,光是从这个齐志远身上,就搞到了40张牛奶票。

一天一瓶牛奶,媳妇一个月也喝不完。

众人开始忙碌着称重。

最后多少斤鱼,我已经不在乎了,反正光是黄金大板鲫,就有将近一百条。

老姚:“师父,这些鱼怎么处理?”我:“先把最大的那一条大头青,放了。”一群钓鱼老炮们纷纷过来帮忙,用麻布袋包裹着大青鱼,重新把他丢入水中。

“剩下的鱼呢?”老姚又问道。

“这些鱼,全部卖掉,青鱼三毛钱一斤,鲫鱼两毛钱一斤,不过,谁有牛奶票,可以优先买。”

老姚急了:“师父,你可能不知道您钓的这些鱼的价格。无论哪一条鱼,都是有纪念价值的,这些大青鱼,每一条最少能卖八十元贝。您要是这么卖的话,那可就亏大了。”

“就是啊,师父,大伙儿评评理,钓王给咱们四九城的爷们争了脸面,我们能让他吃亏吗。”

“不能!”

“这鱼不能按斤算!”现场乱了起来。

一个中年人拿出一张牛奶票,和一百元贝钱塞给我。

“按照原先说好的,这条鱼我要了!”中年人抱着鱼跑了,他选的那条鱼,是齐志远钓上来的。

“我要那个最大的,我也给一百!”又一个土豪,拿出牛奶票和钱,提走了那条六十八斤的大鲫鱼。

我无奈,赶紧挑了一条最大的给老姚,但老姚死活不肯白要,给了一张牛奶票,还有五十元贝钱。

那些钓鱼老炮们急眼了一个个。

连忙掏钱,你给八十,我给六十,他给五十。

反正无论是谁,都给一张牛奶票。

十条青鱼,很快被抢购一空。

牛奶票是不多,但这些人为了弄到青鱼,提前有了准备。

但凡想要盘青鱼的人,都是想尽了办法的搞牛奶票。

十一条青鱼,足足卖了七八百。

还有十一张牛奶票。

青鱼买完了,人们的目光,看向了鲫鱼。

黄金大板鲫,也是少有,何况是钓王钓上来的。

搞不到青鱼,要是有一条黄金大板鲫在家里养着,再也是倍有面子。

老姚:“我提议,一张牛奶票,外加十元贝钱一条怎么样?”我连忙摇头:“不行,现在该听我的了。”看着人群中举着牛奶票的人,他笑道:“这些鲫鱼不要钱,一张牛奶票换一条。”

“我有!”

“我也有!”那些有牛奶票的人,纷纷换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