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遍

第89章 老人们

字体:16+-

“陈书记,我有点紧张。”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走上前,声音有些颤抖。

老人家做了一辈子的农民,当农民的期间,他还兼职做泥瓦匠,木匠,电工。

可是,现在让他在旅游景区工作,他有些不知所措。

陈平凡笑了笑,安抚道:“马大爷,不用紧张,在咱们自己的地界上,大胆去做就好了。”

他也认识这个老人家,叫做马老壮,今年已经七十岁了。

按理来说,这么大年纪的老者,不应该再让他们工作了,可陈平凡了解农村的情况,这些老人没有退休工资,没有营生,就等于没有了收入。

他们一辈子又要强,不愿意接受儿女的接济。

所以陈平凡明白,这一份工作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大爷听了,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点了点头。

“好了,大家各就各位吧。”陈平凡挥了挥手,出现了一个工作人员,他交代了一番,让这个工作人员带领着老人们去熟悉各自的岗位。

马老壮被分配到了景区入口处,负责维持秩序。

他站在岗位上,挺直了腰板,眼睛紧紧盯着来来往往的游客。

每当有游客经过,他都会礼貌地微笑,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不远处,另一位老奶奶则在游客休息区忙碌着。

她负责为游客提供茶水和简单的点心。

老奶奶的手艺不错,她做的点心香甜可口,深受游客的喜爱。

“奶奶,您的点心真好吃。”一位小女孩坐在休息区的长椅上,手里拿着一块点心,笑眯眯地对老奶奶说道。

老奶奶听了,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说道:“娃娃,喜欢就多吃点。奶奶再给你拿一块。”

尽管老奶奶操着一口浓重的陕北口音,小女孩并没有听懂多少,但她还是呲着牙开心道:“谢谢奶奶!”

老奶奶看着小女孩,脸上浮现出宠溺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也有一个孙女,不过孙女已经长大了,外出工作,许久没有见到她了。

眼下,她感到很知足,十分开心,没想到在这个年纪还能找到一份让自己感到满足的工作。

像她这样的老年人,腿脚不方便,干不了重活,有人愿意要他们工作,这已经是极大的恩惠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中午。

景区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老人们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忙碌。

陈平凡抽时间前来看望这些老人,毕竟这是他们工作的第一天,还处于培训阶段,可能会有很多很多方面感到不适应。

但令陈平凡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老人适应得很快,已经稳步进入了工作状态。

看到老人们辛苦工作的场面,陈平凡内心感慨万千。

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陕北这片土地上的老人们,一辈子吃苦吃习惯了,现在做起这份“简单”的活儿,倒是显得轻松了许多。

“陈书记,您看,老人们干得不错吧?”刘浪毛走到陈平凡身边,脸上带着一丝自豪。

陈平凡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老人们都很认真,也很负责。他们的工作不仅为景区增添了人文气息,也让游客感受到了当地的热情和温暖。”

刘浪毛听了,脸上浮现出感激之色,说道:“老人们都很感激您的帮助。他们说,这是他们多年来最开心的日子。”

自从刘浪毛成为了马大滩村的负责人后,他充满了**,想要为马大滩村做出一番贡献。

现在这些老人们拥有了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刘浪毛很是欣慰,他感觉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如果自己有一天也七十岁八十岁,村里也有人像他一样,为了村子的发展着想,他会很满意。

陈平凡微微一笑,说道:“只要大家过得开心,我就满足了。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马大滩村和龙头村的村民们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刘浪毛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坚定的表情。

现在刘浪毛在马大滩村的威望很高,也得到了马建隆的认可。

马建隆时常在茶余饭后感慨,刘浪毛这个人看着不怎么样,可是却真的让他切切实实地做出了一番成绩。

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马大滩村的老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问题逐渐浮现出来——老人们的陕北口音让一些游客感到困惑。

“大爷,您能再说一遍吗?我实在听不懂您在说什么。”一位年轻游客站在景区入口处,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对着马老壮说道。

马老壮的陕北口音太过浓重,对于这位外地的年轻游客来说,就像是在听天书似的,他根本听不懂马老壮在讲些什么内容。

马老壮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说道:“娃娃呀,我说的是让你把口罩戴好,这么个你听不懂么?”

年轻游客听了,依旧是一脸迷茫,说道:“您说得太慢了,我实在听不懂。您能不能说普通话?”

马老壮摇了摇头,说道:“娃,我这普通话不行,你再等等,我让别人来帮你。”

年轻游客叹了口气,说道:“好吧……”

类似的情况在景区内不断上演。

老奶奶在游客休息区为游客提供茶水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一位外地游客听不懂她的陕北口音,急得满头大汗。

“奶奶,您能再说一遍吗?我实在听不懂。”外地游客说道。

老奶奶脸上露出一丝焦急,说道:“娃,我说这是滚水,你慢点喝,水烧了么。”

外地游客听了,依旧是一脸困惑,说道:“您能不能说普通话?”

老奶奶一脸无奈,她说了一辈子的方言,外地人压根听不懂。

这也是陕北老一辈的人们不愿意外出的原因之一,因为离开了这片土地,他们几乎无法与外界的人交流。

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游客们的不满情绪也逐渐积累。

陈平凡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立刻召集了刘浪毛和几位老人,商量对策。

“陈书记,这可怎么办?老人们的口音太重,游客们听不懂,这可咋办?”刘浪毛焦急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