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地
中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绵延着这个星球最为超级的山脉群,林林总总的峻险山峰无不让人景仰和神往。昆仑山脉,华人世界里最具知名度,华夏N族最敬仰的山脉,千古以来一直是炎黄子孙心目中的神山圣地。源自于昆仑神山的圣水,千万年来滋润着神州大地,她伸出长江和黄河两股乳汁源源不断的流淌,从没有停止过。华夏的诞生与繁荣是从昆仑山脉开始的,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也是从这里起步,一直深入到这个星球的每一个角落,扎根繁衍,丰富和壮大。
莽莽昆仑,气势碲礴,银装素裹,万仞耸立,直插云霄。登上昆仑山,有腾云驾雾的感觉,人与自然浑为一体,分不出你我。在雪山草原之间,珍禽异兽追逐跳跃,构成了美丽的自然画卷。
昆仑山脉由青海的格尔木开始,一直向西,绵延几千公里,到达中印边境的克什米尔,是新疆和西藏的界山,四周是广袤的无人区。山系中8000米以上的雪山有著名的K2峰等,6000以上的山峰数量众多,且都以攀登难度极大、具特色而闻名。至今无人涉足的处女峰仍有。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国山之母”的美称,藏语称“阿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之意,是我国大陆中部地形的骨架。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宽60-120公里,平均海拔为5500米,布喀达阪峰海拔6860米,为青海省最高峰。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区划界线,青海的山脉均属昆仑山系。
昆仑山脉周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围绕着整个山脉有无数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人们最为熟悉的也是中国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就处在昆仑山脉山系中南部边缘的唐古拉山的交汇之处。这里草原广阔,湖泊众多,冰川林立,是天然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黄河长江也由此出发,横贯中国,抚育华夏之后,汇入大海。
太阳湖是可可西里湖区淡水湖,位于可可西里北部,治多县西北边缘,布喀达坂峰与马兰山之间断陷盆地内,青海境内最高的山峰青新峰下,北纬35°53′~35°58′,东经90°33′-90°43′。藏语称“莫禾错根”。面积100.9平方千米。布喀达坂峰冰川、马兰山冰川、巍雪山冰川融水形成的太东河、太西河等数十条小河以泉线涌水形式汇入湖区。湖东面湖水经红水河穿过昆仑山流入柴达木盐湖。汇水面积1230平方千米。由于有大量冰雪融水补给,是可可西里地区唯一的淡水湖,也是青海境内最深的湖。
近观太阳湖,波光潋滟,连天接地。生命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随风飘散。春季,天鹅、大雁、野鸭等迁徙的各种飞禽来到这里,开始新一年的繁衍生息。小生命在这里诞生、玩耍、长大,跟随它们的父母学会生存、飞翔、抵抗恶劣气候。在这里度过整个夏天以后,在冬季来临之前离开这里,前往温暖湿润的南方。
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的最高峰,位于昆仑山中阿尔格山东端与博卡雷克塔山西头交接处,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县境内,为新疆、青海的界山,地处东经90.9度,北纬36.0度;布喀达坂峰,维吾尔族语意为“野牛岭”,山峰四周分布着数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布喀达坂峰高耸于群峰之上,与东面的一座667l米高峰遥相对峙,雪原绵延,气势磅礴。
远看布喀达坂峰,她亭亭玉立,终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形成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雪奇观。峰顶高耸巍峨,山体通坡冻封雪裹,山腰白云缭绕,看上去犹如一位银装素裹,婷婷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
太阳湖畔,布喀达坂峰山腰,有一个山洞掩盖在皑皑白雪之下,若不走近细查,是绝不会发现的。
山洞地处百米悬崖之上,洞口大致呈长方形,宽约20米,高约15米。从洞口朝内走约10米,是一扇大大的铁门。
此刻,正值清晨时刻,是一天中观景最好的时间之一。一个中年人正站在洞口,远眺无际的太阳湖。这人四十多岁,亦或者是五十多岁的男人,很矮,也就一米六出头,戴着一副厚厚的眼睛,穿着黑色的小西装,留着小平头,很精神的样子。平凡的面容中又透露出优雅的气质,是一个很耐看的人,也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人。
这就是我,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计划“燧人氏计划”的项目负责人、首席工程师曾凌风先生。每天的早上和黄昏时刻,只要是没有工作,我都会在这里静静地站一会儿,也算是放松一下一直绷紧的神经。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整整十五年了,期间我只有几次短暂的离开这里。
显然,这里就是中国最神秘的基地之一,也就是执行“燧人氏计划”的基地了。这个基地最初开始建设还是本世纪初,整个基地的建设历时十年。最初,这个基地并不是打算用来作为“燧人氏计划”的研究基地的,因为那时候“燧人氏计划”尚还没有制定。
十九年前,也就是2010年,中国在美国大力进行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刺激下,也开始制订了同类的计划,这个计划后来被命名为“燧人氏计划”。该计划在2013年开始正式确立,并在同年开始确定项目组成员。
当时,我是最后一个入选“燧人氏计划”项目组的,在其他人眼中,我也是最不起眼最无用的那一个。因为那时候的我还不到30岁,仅仅是一个刚踏出校门不久的毛头小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所学的专业并不是核物理,这才是项目组其他成员看不起我的最重要的原因。
基地的位置极为隐秘,要是没有人亲自到这里来看根本就不会发现。就是亲自来,没有空中交通工具也发现不了。再加上这里人迹不至,飞鸟罕见,这就从最大限度上避免了被外界发现的可能。至于空中的卫星什么的,更是毫无发现这里的可能,毕竟,这里距离山顶尚足足有1000米!
基地是由一个自然洞穴改建而来的。最初,这个山洞在被发现时就是因为其特殊而被选作基地的。山洞在山腹内蜿蜒曲折,绵延数十里,而且较为宽阔,改建难度并不是很大。而基地建设时间那么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的交通条件太差,材料很难运来。由于要保证其隐秘性,不可能修一条公路到这里来,而由人工搬运更是不现实。幸好这里处于太阳湖畔,地势上算平坦,最终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由直升机秘密运来的。
正当我出神的时候,后面的铁门打开了,走出来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是的,是一个女孩子,看起来最多不超过25岁。
女孩儿看见我正出神,一丝笑容浮现在脸上。她轻轻的走到我的身后,伸出纤纤玉手蒙住了我的眼睛,脆声说道:“猜猜我是谁?”
女孩儿叫王怡菡。她是我至五年前成为博士生导师以来招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学生,也是一个让我极为满意并且以之自豪德学生。她于202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物理系。在她大三的时候她的一篇论文被国内外许多的专业机构转载引用,正是因此,她才进入了我的视野中,并在她大三下学期时到学校特找了她。
这是一个集天地灵气于一身的如同精灵般的女孩子,她的一切都那么完美,甚至到了连神都会嫉妒的地步。但是她又是那么的让人喜爱,即使是世间最邪恶的人恐怕也生不起伤害她的信吧?在我的眼中,她就如同我的女儿一般,也许是已经年过四十仍无孩子的原因吧,我把自己对孩子的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她的身上,我对王怡菡的喜爱让同在一个研究组的王凝也极为眼红,并开玩笑般的对我说我是有了女儿就不要妹妹了。而她也如同尊敬父亲一般的尊敬我。
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呵呵一笑,说道:“是怡菡吧!”
女孩儿跺了跺脚,说道:“老师一点都不配合!”
我没答话,过了一会儿,说道:“怡菡,是不是大家都起来,做好准备了?”
见我转到正题,她说道:“是的,大家都到齐了,就等你了。老师,这么多年了,也失败过那么多次,我真的很担心,不知道这一次是不是能成功。老师,这一次我们会会成功吗?”她的话语中带着浓浓的忧虑。
我看着她尚显稚气的俏脸,伸手拢了拢她鬓角的秀发,语带宠溺的轻声说道:“怡菡,我们这次一定能成功的,你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