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易传人

第14章 五蛊丰登(上)

字体:16+-

第2卷 第十四章 五蛊丰登(上)

“这有何难?”白衣小鬼捋起绿衣袖子,“看我的。”说罢像空气似的穿过了大门。少许片刻,冷振有些厌烦,唠叨道:“小怒怎么还没打开门?它在里面干什么呢?妈的。”冷振的脸前飘过一个笑脸,只见黑衣小鬼舔着个脸笑盈盈地说道:“主人,看我的吧。”话音未落,冷振挥起手掌‘PIA’的一声,给了黑衣小鬼一个大嘴巴,并吼道:“干嘛飘来飘去的,吓死我了。”

黑衣小鬼面不改色,应和道:“是是是,主人说的对!”哈腰点头之后便穿过了房门,杀了进去。又过了一分钟,门还是没打开,连秦双的尖叫声都没有。冷振眯着眼睛想到,难不成直接把那丫头吓死了?不会吧,就算是吓死了好歹把门给我打开啊。想罢冷振向身后打了个指响,蓝绿二鬼听话的一左一右跳了过来。

“你们两个一起进去!”冷振又想起了什么,“小哀,进去先把门给我打开,听见没有!”蓝色小鬼唉声附和道:“知道了主人。”说完二鬼一同跳进屋内。话说这四只小鬼虽然每天都睡在一起,但仍是各怀鬼胎。其中任何一支小鬼抢功的心理不比其他三个差,它们争先恐后的进去房间,幻想着凭借自己的力量将秦双杀死,之后再理直气壮的打开门,让主人冷振和其他三支小鬼刮目相看,至少冷振会给自己一个好脸色看,而不是每天抱着那个不知名的坛子傻笑。唯有那支名为小哀的蓝色小鬼稍微听话一点,所以冷振才命令它。

又等了二分钟,门还是没开。冷振虽然急躁,在更多的是考虑。会不会是周强在家里也设下什么驱鬼镇邪的道符法器?为什么这四色小鬼不把门打开?即使是死了,也应该会发出几声惨叫吧。要不然就是周强驱鬼的法器太厉害了?他考虑的不无道理,只是完完全全把手无寸铁的秦双忽略掉了,他不知道里面那位就是蛊婆的得意门生。刚想到这里,门竟然开了,只不过开门的只是一支沾满鬼血的手。

门渐渐打开,映入眼帘的是秦双坐在床中央,以她为中心形成一个五角星,五角星的每个角点都放着一个蛊钟,四色小鬼前仰后合的躺在地上,蓝色小鬼的一只手被咬了下去,刚才开门的正是小哀的那只手。

顶角蛊钟里一支懒蛤蟆蹲在毒水里,白白的大肚子一鼓一缩,两支超大的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冷振,没错,这是曾经在灵异斗法上出现过的蛤蟆蛊王,曾是秦双的杀手锏,最爱贴身之物。秦双左边上角的蛊钟里盘着一条粉红色毒蛇,特点是吐出的信子是黑色的,大家都知道,颜色越花哨的蛇越是有毒,而面前这个粉色毒蛇的颜色几乎可以用耀眼来形容,那条黑色的信子寓意着这条毒蛇的毒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再瞧秦双左边下角的蛊钟里站立着一支黑色大蜈蚣,数不清的手足不停的摆来摆去,若是常人见了,也会猛然吓一跳。秦双送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千手观音”,除了手足的数量和观音相似外,基本很难将这种浑身是毒的小家伙和观音联系在一起。

这条黑色大蜈蚣不像是其他几个蛊钟里的毒虫那样颜色鲜明,把它扔到蜈蚣堆里,基本就找不到了。它除了个头大点,其他特别和别的蜈蚣都是一样的。蛊婆曾经研究过五毒,传说只有五毒合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发挥最强大的力量。于是蛊婆从二十岁到三十岁这期间开始研究蜈蚣。首先她上山捉了上百只蜈蚣,然后回到家里挖一个深坑,接着把抓来的蜈蚣一齐放进去,前几天并没有什么变化,到了后来,蜈蚣们饿了就开始互相撕咬,每天蛊婆看的时候总会少几只。

一个月后,只剩下两支黑色蜈蚣,蛊婆心想这两支应该是很厉害的,所以想留下它们两个,一个留给自己,一个留给未来的徒弟。结果蛊婆刚一伸手去抓蜈蚣,其中一支个头较大的蜈蚣竟然把另外一支活活的咬死了。从那时候开始,这支黑蜈蚣就给蛊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蛊婆心想要不然再去抓一些来,她先是把这种黑蜈蚣身上涂了点红漆作为标志,之后又上山抓了几十支蜈蚣,又把蜈蚣扔进了深坑里。她的目的是想给自己未来的徒弟留一只。可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往坑里一瞧,差点背过气去,真没想到,蜈蚣们竟然在一夜之间全部死光了,除了那支身上有红漆的黑蜈蚣。

蛊婆耐心也到了极点,干脆就用它了。今后的几年时间里,蛊婆就开始训练这支顽强的蜈蚣。(当然蛊师们有自己的办法,这个我也不清楚。)之后蛊婆又开始在蜈蚣身上放毒,炼毒。十年后终于大功告成,这支不起眼的蜈蚣也是蛊婆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秦双位置的右边上角的蛊钟里,只露出两支银色大钳和一支偌大的尾巴,尾巴上的针头一闪一闪,格外引人注意,这是一支快成了精的蝎子,取名为银甲将军。关于它的历史我来讲讲,约在两百年前,有一日苗医上山采药,两日未回。寨子里炸翻了天,生病的没办法看病,没病的心里发虚。纷纷找到了寨子里的捕猎高手和蛊术派人士。

人们都以为苗医被山林里的野兽叼了去,或者是被毒虫咬死了。请求他们帮助寻回老苗医的尸体。苗寨有个规矩,因为人口较少,一个寨子只允许有一个苗医,只有找到苗医的尸体,才能证明苗医真的死掉,然后派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去别的苗寨学习医术,这里面不乏有一些苗医的私心,他们担心医生太多了抢了自己的饭碗,当然这是两百年前。

于是再三商讨下,派了三个捕猎人和十几个蛊术派人士上山找人。再声明一下,蛊术派并非一家,只是分为宗家与分家,即是掌门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大弟子或者自己家人,则后者就是宗家,其余的弟子则是属分家。分家一直听从宗家的指挥,几百年来从未改变,目前的宗家掌门就是蛊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