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如火,李如楠是片刻也不能耽搁了,将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李如楠的面色郑重,目光冷彻,开口道:“兵法云:朝受命,夕引道,不过这不是朝廷的军令,如果你们想要回去,现在就交出兵器,甲胄,我李如楠绝不阻拦,不过一旦出了边墙,你们就是想要后悔也晚了,我给你们半个时辰的时间,让你们自己决定!”
李如楠要出边墙救自家兄长,不是为公,是为私,眼前这些人既然是大明的军人,李如楠就没办法要求他们,愿意的,同去,不愿意的,自便。
“指挥使大人无需多言,在这里的都是咱金州卫响当当的好汉,若是没有指挥使大人活命的恩情,只怕早就将七尺之躯,抛于荒野了,指挥使大人既然要去,我等自然誓死跟随!”傅成对着李如楠一拱手,大声言道。
“指挥使大人对标下全家有活命之恩,便是粉身碎骨,也誓死相随!”
“同去!同去!”
“我等皆愿跟随指挥使大人,纵死不悔!”
队伍之中也是一阵嘈杂的喊声,他们既然从金州卫跟到了这里,自然也就没什么好后悔的了。
李如楠看着也是不禁感动,对着众人一拱手,道:“诸位这番情谊,我李如楠记下了!”
说完转身又看向了李成梁等人,李成梁此刻也是满心的担忧,道:“九儿!边墙之外,蛮族林立,万万多加小心!”
李成梁的年纪虽然大了,但是平日里在李如楠的面前,表现出来的都是条硬汉子,可是,硬汉子也有柔情,也有亲情,也会如寻常人一般,为战前离别伤心落泪。
李成梁此刻既为李如松等人担忧,又担心李如楠出了边墙会遇到危险。
李如楠感受着李成梁的亲情,道:“爹爹放心,孩儿自会小心在意的!”
李成梁重重的点头,道:“九儿,为父自是放心你的,可是,战场上刀枪无眼,你要倍加小心!”
一双苍老干枯的大手重重的落在了李如楠的肩膀上:“记住,在战场上,要多用脑子,不要一味的蛮干,那是匹夫所为,切记这一点!”
李如楠自然知道战场上是斗智斗勇的地方,李成梁这话说得极是有理,他也是赶忙点头应承下来。
这一番出边墙和往日不同,李如楠擅离职守,去救自家哥哥,兵部倘若是追究起来的话,这可就是要掉脑袋的。所以李如楠根本就不能指望援兵和预备队什么的,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
“爹爹放心,孩儿记下了!”
李成梁拍着李如楠的肩膀,眼里一抹痛色掠过:“若当真势不可为,当保全自身为重,你兄长征战一生,从不曾堕了咱大明的威风,即使战死疆场,那也值了!”
李成梁很清楚,听那些败兵的话,如今李如松只怕已经惨遭不测了。
李如楠忙宽慰道:“爹爹切不可说这等丧气话,孩儿此去定然救得哥哥们回返!”
李如楠说完接着又走到了紫薇等人的面前,道:“你们无需担心,那些蛮人还奈何不了我,等我回来,便接你们和孩子去金州卫!”
紫薇强忍着泪,重重的点了点头。
李如楠又对居丽等人道:“你们且不可跟来,草原上凶险异常,非寻常可比。”
恩静,智妍,花英三女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李如楠还能猜不到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
叮嘱了一番,李如楠又到了众位嫂嫂的面前,道:“诸位嫂嫂放心,小弟此去,定然保得诸位兄长平安归来!”
李家的一帮儿媳妇,现在也是没了主意,现在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李如松兄弟几人已经战死沙场,也有的说兵败被围,投降了鞑靼人。
她们这边在家中干等着,也没有任何办法,好在还有李如楠这个能主事的,虽然不知道李如楠此行结果如何,但至少能让她们慌乱的心稍稍安定一些。
“保重!”
李如楠说完转身看去,这时大军准备停当,李如楠那一队队完全属于他的将士,盔明甲亮,刀枪耀眼,行列整齐,杀气腾腾,大为满意,翻身上马,手一挥,大军顿时好像一条长龙,滚滚而去。
如果要说到精锐的话,李如楠麾下这些军士,至少已经不弱于辽东铁骑了。
铁岭卫距离边墙处并不算远,之前李如楠已经走过一次了,一路向西,到了边关,守将早就得了李成梁的吩咐,自然不敢为难,出了关,就是蛮人的地界了,自打大明朝追亡逐北,这里就是大明军人的猎场,要混军功的只要出边墙走一遭,砍些蒙古人,鞑靼人的脑袋回来就是了。
不过之前李如松这一遭却是折了一世的英明,李如楠也不知道李如松的败兵现在到了何处,只能一路朝着西北的方向行进,寻找着大明军队留下的痕迹。
“有敌情!”
李如楠突然一声喊,他的耳朵远远要比其他人好使,一阵马蹄声绝对逃不过他的耳朵,众人闻言,纷纷抽出了佩刀,挺直了长枪。
李如楠马鞭一指,大军滚滚而动,朝着李如楠所指的方向冲了过去,眼前很快就出现了数十骑蒙古兵,那些蒙古兵是出来到各个部落征粮的,也没想到居然会碰上明军,顿时大惊失色,纷纷叫喊着要逃走。
李如楠那容的他们逃走,一声令下,千名边军骑射手,分出两队人马,纷纷引弓搭箭,一阵箭雨笼罩了过去。
那些蒙古骑兵刚刚拨转马头,还没来得及逃,就被钉在了地上,李如楠打马上前,看着那些蒙古人的身上少说也中了数箭,死的不能再死了。
“沿着这些蒙古人来的方向走!”
此刻草原上的冬雪刚刚融化,大地上泥泞不堪,那些蒙古人一路行来,地上都是落下的马蹄印,倒也不难搜寻。
“所有人都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接战!”
李如楠知道方才遇上的不过是小股敌军,一旦遇上敌军的大部队,就凭他现在这两千多人,也是麻烦。
果然转天,李如楠就又遇上了敌军,这一次是鞑靼人,这些蛮族虽然没落了许多,但是却依然承袭着他们老祖宗突厥人的野蛮习性。
这支千余人的队伍是被安排负责搜捕逃散明军的,为首的是鞑靼人一个部落酋长的小儿子,名字叫哈桑杰,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满心就想着立功,见了这么一支明军居然送到了他的嘴边,哪里还有不吃下去的道理。
“冲上去,杀光他们!”
傅成正要纵马冲过去,却被李如楠拦下了,朝四周围观察了一下,道:“冲上那个土山,我们在山上解决他们!”
李如楠这边的兵只有两千多人,今后的日子还不知道要打多少仗,减少损失才是第一要务,这些兵可都是李如楠的**,死一个少一个,李如楠可不是富人,现在最多也就小康,还没到不惜伤亡的地步。
傅成等人闻令,立刻跟在李如楠的身后朝着不远处的一座土山冲了过去。
哈桑杰见状,还以为明军胆怯了,想要逃走,顿时胆气更壮,大喊着指挥手下人就追了过来。
“小主人!明军人多,我们是不是禀报一下族长,一起来进攻的好!”
哈桑杰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哪用得着那么麻烦,你不用多话,只管冲上去,杀光那些该死的明国人!”
李如楠带人一直冲到了山上才停下,转头看着呼啸着追来的鞑靼人,露出了一丝冷笑,道:“放箭!”
哈桑杰万万没有想到,慌不择路,像是兔子一样奔逃的明国人居然还有反击的能力,一个愣神的工夫,一支羽箭朝着他的面门就射了过来。
“啊!”
一声惨叫,哈桑杰被这支箭正射中了额头,巨大的冲击力,险些将他的天灵盖都掀掉,躺倒在地上,登时毙命。
那些鞑靼人一见哈桑杰居然死了,一个个大惊失色,一些人想要逃走,一些人则想要冲上土山去给哈桑杰报仇。
只可惜他们今天遇上的是李如楠,他此刻正骑在马上观察着那些鞑靼骑兵,见对方已经开始纵马上山,知道机会来了。
“杀!”
李如楠发了一声喊,当先挥舞着一双大铁锤就冲了下去,马借着山势的坡度,冲击力无比,那些鞑靼人骑马上山,则完全失去了战马的机动能力,见明军突然如同排山倒海一般杀了回来,登时大惊失色,想要逃,只可惜已经太晚了。
无数朵血花绽放开来,无数鞑靼人的脑袋冲天而起,无数没有了主人的战马在嘶鸣着,刀枪碰撞,不断的发出钟鸣之声。
这一场杀戮持续的时间并不算长,完全处于被动的鞑靼人,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接受被屠杀的命运。
当最后一个鞑靼人倒下的之后,李如楠稍稍的松了口气,还没来得及歇息,又是一阵马蹄声传来,这次来的人显然要更多。
“退回土山之上!准备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