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明

第一百零三章 布局

字体:16+-

万历皇帝爽透了,可怜李如楠心里却好像吃了一百个苍蝇一样恶心,仇人就在眼前,可是李如楠却不能手刃仇人,为他大哥李如松报仇雪恨。

如果眼前这人是努尔哈赤的话,李如楠就算是拼着承受万历皇帝的雷霆之怒,也要干掉他,可是这人是舒尔哈奇。

李如楠的心里飞快的盘算了一阵,强压下心底里的怒火,最终还是决定忍了,不是他没有胆量,而是这舒尔哈奇作用可不小。

漠北一战,辽东精锐损失殆尽,努尔哈赤俨然已经成了辽东的至强者,这会儿谁都不是他的对手,至于从大明朝的别的地方调兵过去,那纯属于瞎胡闹,大明朝的武备和朝鲜比较起来,谁也别踩乎谁,都是一个德行。

现在李如楠要做的就是像后世的毛太祖一样,建立个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舒尔哈奇虽然和他也有仇怨,但是同样的,舒尔哈奇对努尔哈赤更为不满。

本来嘛!

家业是兄弟两个携手一起打下来的,可现在好处全都归努尔哈赤了,舒尔哈奇什么都没捞到,他要是心理平衡,那才叫怪事呢。

历史也已经证明了,努尔哈赤成功路上的第一个对手,就是他的同母弟舒尔哈齐。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后,在赫图阿拉城暗自称王,舒尔哈齐作为努尔哈赤的佐贰,也称船将。

对外,他与努尔哈赤并为建州女真头目。就连大明朝的官书中都称“都督努尔哈赤”、“都督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的居室规模陈设几乎相同,服色饰物一如其兄,都是貂皮帽、貂皮巾、金腰带、貂皮缘饰的五彩龙纹衣,接见、宴赏外人的礼仪也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努尔哈赤屠牛设宴,舒尔哈齐屠猪设宴。

历史上,舒尔哈齐第一次代表建州女真赴京朝贡,其时他麾下有精兵五千、能臣宿将四十,他本人因战功卓著、颇得众心,势力已经可与努尔哈赤相抗衡。

正是因为舒尔哈齐的锋芒外露,发展到为努尔哈赤不能容忍的程度,于是有意贬低舒尔哈齐的事情开始发生,渐渐的舒尔哈齐家“凡百器不及其兄远矣”。

努尔哈赤的猜忌和无端削夺,刺伤了舒尔哈齐对兄长的亲情,也助长了他日益膨胀的权力欲。

万历二十四年,努尔哈赤设宴招待朝鲜使臣,舒尔哈齐当即提出他“亦当接待”。如此,才有了两都督府的分别宴请。

宴后,舒尔哈齐还对朝鲜使臣正言道:“日后你国遣使送礼,却不可高下我兄弟。”

万历二十七年,努尔哈赤讨伐哈达贝勒孟格布禄,舒尔哈齐率先锋二千先抵哈达城下,见哈达城上城下军容整肃,不免为城中有备、是否出击心生踌躇。

正在此时,努尔哈赤率大军赶到,见舒尔哈齐陈兵城下,一矢未发,顿时勃然大怒。从未对弟弟疾言厉色过的他,竟当众质问舒尔哈齐:“你此来,难道是因为城中无备吗?!你带兵向后,给我闪开!”

而后,亲自挥军攻城,六昼夜血战,哈达城被攻破。

努尔哈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是上千建州勇士,还有,还有永远失去的胞弟的心。

对弟弟舒尔哈齐的羞辱、贬斥,并非无端,也并非没有借题发挥之嫌,舒尔哈齐的感受恐怕最为真切。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件雪上加霜的事。万历三十三年,舒尔哈齐之妻病故。由于当时李成梁的次子李如柏纳舒尔哈齐之女为妾,李成梁与舒尔哈齐是儿女亲家,李成梁命守备佟某置办二十桌酒席,外带牲畜前往吊祭。

舒尔哈齐与李成梁的交往,本是努尔哈赤对明两面政策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兄弟二人嫌隙日深的情况下,却成为对努尔哈赤潜在的威胁。

况且努尔哈赤深知李成梁惯用以夷制夷的手段,他对舒尔哈齐的眷顾,说明他的离间术已经成功、舒尔哈齐之心已向大明倾斜了。

万历三十四年,舒尔哈齐第三次代表建州女真进京朝贡,明廷以建州等卫夷人都督都指挥的名义向他如例颁赏。或许正是那个时候,一个借明自立、分裂自立的危险念头开始在舒尔哈齐的脑海中出现。

万历三十五年,在接应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蜚优城部众归附一役中,舒尔哈齐充任统兵主帅,同行将帅还有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及大臣费英东等。

行军途中,舒尔哈齐突然借口大纛发光,不是吉兆,提议班师回军,经努尔哈赤之子褚英、代善力争,队伍才得以继续前进。

到达乌竭岩,舒尔哈齐领五百人滞留山下,他的两名心腹骁将常书、纳齐布率百人逗留不前,只有褚英、代善率领不足乌拉四分之一的兵力,拼死奋战。

乌竭岩大战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大业的关键性战役。骁勇无敌的舒尔哈齐怎么了?

努尔哈赤心如明镜,他一面以绝大讽刺赐给舒尔哈齐“达尔汉巴吐鲁”的勇号;一面以不为力战之罪,宣布将常书、纳齐布正法。

舒尔哈齐气急败坏,宣称:“诛二臣与杀我同!”

努尔哈赤也不想和舒尔哈奇彻底决裂,便改罚常书金百两、夺纳齐布所属部众人口,并以临阵退缩,时有怨言为由,自此不遣舒尔哈齐将兵。

这才是努尔哈赤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先将事情推到极致,要对方的命,而后在对方为保命不惜接受一切条件时,达到真正的目的。

军权被削,舒尔哈齐满腹牢骚怨气无从宣泄,从军国大政到人财小事,继续不断与努尔哈赤口角相争,甚至努尔哈赤命各部出役筑城,他却命属下不赴工,要自筑一城。

努尔哈赤不予理睬,仅冷冷抛给舒尔哈齐一句话:“弟所得家业及属人僚友,非我等之父所遗留之属人僚友,乃为兄所赐耳。”

一方喋喋不休,近乎无理取闹;一方不予理睬,尽管道理在手。

众人心中好恶的天平,日渐倾向努尔哈赤。

舒尔哈齐愈益憋闷哀怨,浩叹道:“此生有何可恋?不如一死!”

左不过是一死!借明势力以分裂自立的想法又涌上舒尔哈齐心头。他对三个儿子阿尔通阿、阿敏、札萨克图说明原委,道:“吾岂能为衣食所得而受制于人!”

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札萨克图立即回应,他们在明朝军事重镇、铁岭东南八十里远的黑扯木伐木造房,拟为将来据点,因为黑扯木地近明朝边关,东接乌拉,北邻叶赫,不仅可得到明朝就近庇护,还可借助努尔哈赤之敌叶赫的声势,更可得到三次联姻的乌拉的援助。

正当舒尔哈齐秘密筹划分裂自立的关键时刻,努尔哈赤突然命他以建州首领的身份入京朝贡。也许出于直觉,也许纯属偶然,努尔哈赤这一决定,无疑是调虎离山。

舒尔哈齐尽管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但无法推托,遂率领一百四十人的朝贡队伍,第四次进京。这一次,大明朝仍以他为建州女真的代表,给予了高规格的款待,还加封他为建州右卫指挥使的头衔。

建州右卫指挥使的头衔已经久违,此次再现,显然是大明朝欲扶植舒尔哈齐,削弱努尔哈赤势力的明白暗示,这恰与舒尔哈齐欲在黑扯木自立的想法不谋而合。

万历三十七年,舒尔哈齐回到建州,他有恃无恐,与三子密谋投靠明朝,随即移居黑扯木。

努尔哈赤得知消息,怒责舒尔哈齐,劝其归来,舒尔哈齐只是不听。

怒不可遏的努尔哈赤随后断然剥夺了舒尔哈齐全部家产,杀死舒尔哈齐两个儿子阿尔通阿和札萨克图,将与此事有关的舒尔哈齐部将武尔坤,吊在树上活活烧死。而后,仍余怒未息,欲加刃于舒尔哈齐二子、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代善、皇太极等诸兄弟极力谏止,阿敏方免于一死,但也受到被剥夺所属人口之半的惩戒。

或许是惮惧努尔哈赤的精兵,或许是静观龙虎之斗、欲得鹬蚌相争之利,总之,大明朝的边军没有像舒尔哈齐所希望的那样出手干涉。

李成梁这一步棋走的可以说是臭到了家,本来大明朝在辽东的势力就已经在努尔哈赤之下了,这么一个战斗力强悍的队友,居然坐视他自行灭亡。

李如楠想着,心里已经有了计较,眼下舒尔哈奇就算还没有对努尔哈赤寒心,那也没关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就是了。

到时候大明朝这边扶持舒尔哈奇和努尔哈赤争斗,左手渔人之利,李如楠也好趁此良机发展自家的势力,只要舒尔哈奇能够拖住努尔哈赤几年时间,到时候,种田完毕的李如楠再伸过手去抽努尔哈赤的脸,那可就要轻松多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该怎么和舒尔哈奇搭上这条线,很显然李如楠亲自出马是不行了,他和舒尔哈奇之间也有仇怨,但是如果李成梁呢?

那可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