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光洁的脑袋,两道秀气的眉毛下是一双清澈的大眼。
清音对着铜镜作了个鬼脸,这铜镜模糊的看人只能看个七八分,古代确实没有现代来得方便。
这几天早上起来没有牙刷刷牙,清音都觉得嘴巴里充满了怪异的味道。
后来问问别人,才知道原来是用手指蘸取药粉清洁牙齿。
尤其是僧侣,揩齿更是日常的功课,僧侣每日都要揩齿净面后才能诵经礼佛。
清音摸摸脑袋后面,伤口已经平复,有没有留下疤痕自己也没法看清,任凭她如何努力回忆,也没有丝毫关于受伤的印象。
对目前这个身体原主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
只记得当时醒来后寺里还乱哄哄闹了一阵。但清音这个穿越而来的冒牌灵魂根本没有办法说清楚前因后果,只有装傻充愣,一问三不知的蒙混过去。
还好空智大师并没有深究,只吩咐清音好好养伤,寺里的早课晨扫等一律不用出席,倒让清音落得清静。
法堂大会乃是清音第一次参与寺中早课,谁曾想就大出风头,当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这几日清音韬光养晦,除了吃饭出去,干脆又恢复前段时间窝在房中不曾出门的日子。
放下了铜镜,清音走到榻边打算翻几页佛经。
说起佛经,清音了解最多的就是《西游记》里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的真经。
正在研究经文,就听见外面一个大嗓门从老远传来,“师弟!师弟!主持叫你!”
随即房门被“咣当”一声推开,清尘那张圆润大脸招风大耳一下子就探过来。
看见清音,他眼中一亮,“师弟,快快快!”一把拽住清音就拖了出来。
可怜清音清瘦单薄的身子,被清尘偌大的身子一架,跟被老鹰逮住了的小鸡仔似的动弹不得,踉踉跄跄不由自主身不由己就被拽着走了。
“师兄,到底有何事?主持方丈何事找我?”转出大殿走向后院禅房时,清音止住了脚步。
卯时打扫,辰时念经。这是庙里一众僧人的例行功课。
而主持一般都是在禅房清修。不是重大事情,例如朝中权贵大臣或其亲眷来寺里,主持是概不出面的。
所以前几日空智大师在法堂出现时那些和尚才会那么地激动!
清尘停下步子,左右看了看,见四周无人,将嘴巴凑到清音耳边。
呃!早晨吃的一股子咸菜豆腐味道立马就飘了过来。清音被冲的差点晕倒。
清音皱了皱眉,身子不由又往后挪了两步。
“反正没人,就这么说吧!”清音道。
清尘倒不以为杵。
这个清音自打挂单到庙里就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年纪虽小,却是一副丰神俊秀的模样儿,就如同他们偷偷看到的那些世家贵族子弟,举手投足中带着一种柔美贵气。
洗澡也从不和他们一起,总是拎着热水回到自己房里。
搞得有几个师兄弟还猜测他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僧袍固然是一尘不染,就连脚上那双僧履也是半尘不沾。都不知道他是怎么走路的!!
清尘又挠了挠头,眼睛盯着清音出尘俊秀的小脸。
要知当今大齐男子以阴柔为美,一个个美男子穿的花团锦簇,打扮的比女子还美。
人人都道当世兰陵王最美,依清尘的眼光看来,他这个清音师弟以后长开了,比之兰陵王却是不诳多让。
见清音被看得面色稍有不悦,清尘又是咧嘴一笑,“主持说今日有贵客,请你去主持房中作陪。”
贵客上门,自有主持及一众僧首相陪,叫她一个挂单小僧,倒是有点蹊跷!
难怪一大早的知客僧就命僧众焚香静扫,又让把大殿庭院厢房各处俱要打扫干净,无一遗漏。
空智大师所居住的是一个独立的院落。
一排三间僧房,平日有两个小僧专门伺候,此时却不见在门前。
中间一个宽广的庭院。院中种植数株寒梅,此刻不是隆冬,未见寒梅绽开。
那遒劲的枝干却颇有一番神气。
清尘走到当中一间房前,恭声道,“主持,清音师弟已经到了。”
主持待清音如何,清音自己不知,寺里众僧却一个个眼明心亮。
往年来的挂单僧人哪个不是同他们同吃同睡,一起念经参禅,就连前两日刚来寺中挂单的名寺永宁寺中的两个大僧也是两人一个厢房。
这个清音却独独的有自己的厢房。一不清扫,二不参禅。只在房中诵经。
清音在法堂上的表现也令清尘觉得这个小师弟有点与众不同。
他们这些僧人,日应万客,受八方惠众,见识多少人情,哪个不是猴精也似的!
虽不知道清音的来历出处,但看主持待他的与众不同,多奉承巴结着总是不错的!
“清音进来。”门内一个苍老的声音道。
清尘躬身推门,侧身让清音进去后,复又将门扣上,略站了站,见门内再无动静,这才悄声离开。
门内。清音站在房门口未曾挪步。
静静看着屋内榻上闭目打坐的主持方丈空智大师。
“……南无阿弥陀佛”空智大师嘴唇翕动,慢慢睁开双眼。
“清音,你坐吧!”指了指榻旁的竹椅。
清音沉默不语,走到椅旁坐下。
心中暗自揣测空智大师叫自己来究竟是有何事。
“《大般涅槃经》可曾开悟?”
清音点点头。
怎么算是开悟呢?
每天呆在禅房闲来无事翻了几页看了几行,应该算是开悟了吧?
也难怪她!这经书本就晦涩难懂。
当今虽弘扬佛法,毕竟是从西域传播而来。
便是从小研习经文的僧众,也多有晦暗不明之处,何况清音这个半路替身的半调子!!
且不说经文,就那么复杂的繁文字体,也让清音这个用惯简体字的现代女生很是抓狂了。
“如此甚好!案上经书乃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亦是佛门重典,你去抄来。”空智指着案上道。
清音心里暗暗呻吟,不知道这是空智大师有意教验自己,还是以前那个清音就一直给大师抄写经文。
当下也不多话,走到案旁。
案上一本《地藏菩萨本愿经》,旁边是一摞白纸,一枝笔搁在墨砚之旁。
还好这两日清音躲在房中一直翻阅经书,如果一点经文也不熟悉,那可就露出马脚了。
方丈在旁边注视着清音。
只见清音手握笔杆,修长细致的手比一般女子的还要纤细柔软,一手按着白纸的一端,一手执笔,手腕轻抬,笔不停歇,正抄的认真。
“南无阿弥陀佛……”空智大师又闭上双目念起经来。
待清音停下了笔,主持空智大师颔首微笑道,“巳时有位贵人道寺中来。”
清音没有言语。
贵人是谁?从刚才起她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但是以她头脑中有限的历史知识,实在想不出能在这建邺城数千家寺院之中首屈一指的安国寺里算作贵人的是哪位?
当今皇上?皇后?还是皇上那几个弟弟侄儿?
这些人中哪一个挑出来都是惊动一时的人物。可算当得上“贵人”二字了。
清音不动声色,将抄写好的经书原本合上,从上到下又压了压书角——这些经书想来空智大师经常翻阅,书角边上有多处磨损,却平仄整齐,看来是极其爱护的,将其放在案旁。
又将自己刚才抄好的一页一页整理好,放在并排。
清音做起这些不紧不慢,姿态也就显得格外潇洒。
“我已写信带给道明大师,邀他前来。”空智大师继续道。
清音心中不由有些惊慌。
道明乃是清音寺中的方丈主持。据说,道明乃是空智大师的好友,两人常有书信往来。
因为有空闻大师的亲笔推荐。清音才在这安国寺中顺利栖身下来。
只是空闻大师要过来,这下可遭了!
是不是要找个机会赶紧溜出寺中去了?清音暗暗的琢磨。
“下个月建邺城中有佛法大会,诸寺诸院都将有得道大僧前来。听闻西域来的高僧亦会前来。到时你亦可参与。”空智大师道。
“小僧听从主持大师安排。”清音双手合十道。
这大概就是空智大师召唤自己前来的目的。
像这种佛法大会,说白了也是各寺庙互相竞赛大出风头之时。
到时大开法坛,得道大僧一一上台宣讲,互证佛法。
还有武僧互相上台较技。
得胜的寺院代表高僧则将受到万众瞩目。还有的则藉此机会广纳门徒。
清音是门外汉,于这些不懂。
但也知道既是佛法大会,肯定是高僧云集,热闹非凡。
恐怕到时上至权贵,下到平名百姓,都将聚到一堂。
像《西游记》里的唐僧在出长安之前就曾有一场水陆大会。
清音小时候看过许多遍《西游记》。
华夏国每年一到暑假就会拿出拍了多年的《西游记》反复播出。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五岁儿童,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识。
清音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三藏法师坐在法坛之上,宝相端庄,侃侃而谈,下面一众信徒潜心听佛的画面。
当然,那是电视剧拍摄,《西游记》更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根据唐朝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故事改编的。
不过电视里佛法大会那个庄严肃穆法旗飘扬的画面当时却留在了清音心头。
清音有点怀念自己纯白色的超薄笔记本了。
如果笔记本电脑在的话,就可以有事找度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