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福兮祸兮
李振生。承天巡按御史。当初将左良玉从承天府赶走的哪位。
李创听说他是米脂人。便优待几分。将他请來以老乡的身份聊聊天。
因为是同乡。又是文人。加之李创向來对举人以上的文人块均是崇拜有加。所以李创希望他能前來辅佐自己成就大业。言语之间更是亲切非常。
李振生却似乎木头人一样。既不说帮助也不拒绝。李创便当他还沒有适应自己这个反贼的身份。军营中便任由他随意走动。并承诺在成立大统时给李振生以优厚的待遇。
如此李创便将他当作亲人一样对待。日常生活中更是对其沒有任何防范。來去自由之间。李振生比原來更多了几分潇洒。
杨永裕当时建议李创将兴献王的陵寝给刨个底朝上。为因雷电而死的兄弟报仇。更证明李创造反大明的决心与立场。牛金星则气的怒发冲冠。坚决反对再次挖掘献陵。
因罗汝才受到惊吓。又因此事死伤多名兄弟。尽管李创想刨根问底弄个明白。却在众人的阻止之下不能成行。其实若沒有前边被刨挖祖坟的经历。李创根本不屑去惊扰地下的亡灵。这事经过这样一折腾。最后便不了了之。
进入承天后。李创便率领人马继续前行。沿汉水而下。直接攻陷汉阳。准备渡江攻打武昌。
此时左良玉正躲避在武昌。听说李创前來攻打武昌。甚至连面都沒见。转身便向九江撤退……
左良玉一走。武昌正是最空虚的时候。攻打起來更是轻而易举。李创与罗汝才便准备渡江攻城。天气似乎要与他们较劲。终日风高浪大。本來就北方兵多的义军。无法稳当地行走在战船之上。屡次导致进发武昌失败。
等了三天的时间。李创便决定回师襄阳。再做计较……
自年前十一月进兵湖广。到现在只用了三个月。李创便把湖广长江之北的襄阳、荆州、承天、汉阳、德安、黄州等府统统攻陷。只剩下郧阳一府。
郧阳府守将王光恩。原來也是十三家七十二营的义军首领。后降朝廷。此时他死心塌地守城。誓不投降。弄得攻城的刘宗敏也沒有办法。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加之先前河南黄河以南。湖广长江以北全部属地。如今尽归李创手中。
杨永裕进言道:“我王不到一年时间几乎荡扫河南、湖广全境。如今正是气势凌人之时。大明北有清兵扰边。西有疲兵孙传庭。大王正可以挥师北上。抢夺京师。成就一统之局。”
“疆之一隅者为城。疆之大成者为国。我王既已打下半壁江山便能成就一统之局。今辖之百姓以千万计。兵近百万。是为国也。”牛金星抢先说道:“圣人云‘国不可无君号令天下。’是为其一。再者沒有规矩不成方圆。挟以制度约束臣民是为治。治者。得天下而束也。所以。大王不能肆意开疆扩土。宜先治国以平天下。”
“两位先生所言都有道理。称王之事。自成实不想太过急躁……”
“大王。现已疆土三千。为何不能称孤道寡呢。国一日无君便不为‘国’。民一日无主便为‘乱民’。早日称王。继承大统得以证道。才是最为重要的事。”
将牛金星给急的就差趴在地上了。求救地看着宋献策与李岩二人。
“大王。无论军国。终需一治。林泉以为。我们可以凭借长江黄河两处天险。轻易取得休养生息的机会。大王完全可以临时挂帅。治理疆域、百姓与部队。使其快速走上正轨。得以抗衡日后官兵与清军的骚扰。”
“两位之言。倒也是着妙棋。大王不妨深思后再做抉择。”见二人言辞犀利。杨永裕退一步海阔天空。低声道:“臣与牛先生业已拟出试行草案。”
“军师以为如何。”
“行军作战是为攻城掠地。城攻下來。不去守又有什么用呢。荆襄之地多为新得。如果我们不去把守。是必给张献忠可乘之机。倒头來亦是一场空。献策以为牛先生说的对。应先立规矩再行赏罚之法。政令畅通赏罚分明。自会上下一清。齐心安民。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罗汝才称病缺席的情况下。多人商讨后。
李创决定改襄阳为襄京。设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府。
在杨永裕与牛金星的运作下。李创为奉天倡义大元帅。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罗汝才沒有派遣部队的权利。
牛金星为丞相。宋献策为军师。下设‘六部’。礼部与兵部分别由杨永裕和李振生任侍郎。
部众分为五营。标营领兵一百队。余下四营。分为前、后、左、右四营。各领兵三十队。
标营为红底黑色‘闯’字大旗。左营为白旗。右营为红旗。前营为黑旗。后营为黄旗。各营轮流值班顺序昼夜值班。依次休息。严密巡查。
武将一品为权将军。二品为副权将军。三品为制将军。四品为果毅将军。五品为威武将军。六品为都尉……
武将各职位有:
提营总督田见秀。混名射塌天。众称田副爷。军权仅次于李创。
帅标营权将军刘宗敏。众称刘爷
帅标制将军争世王贺锦
帅标副将军党守素。混名乱点兵
左营将军刘芳亮
右营制将军刘希尧
前营将军贺一龙
前营副将军袁时中
后营制将军李过。号一只虎
帅标威武将军谢应龙。专门研究火器的小伙子。
襄阳卫左威武将军高立功。与右威武将军冯碓固守襄阳……
自此。河南诸地与荆襄之地尽人把手。大军亦一天天地步入正轨。进入正常的营练操训。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只因李创一时大意。选用李振生这个沒有准信的人为兵部侍郎。其实是个非常大的错误。
他利用职权之便。却导致李创制生肘腋之间。险酿大祸。还好被人发现及时。终是制止下來。挽救李创三军立于不败之地。
俗话又说。褔无双至。祸不单行。
当时李创急于撤回襄阳。却给张献忠留下丰厚的礼物。而张献忠究竟会怎样汇报李创与善良的武昌人民。
百姓与义军的关系又将会有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共同期待两个大矛盾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