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王领命而去,一开始满不在乎,不披甲胄,连剑都不带,却不料九龙还是挺厉害的,金王首战失利,这才警醒,回去取了披挂拿了剑,又来讨战,金王乃是三界第一勇士,认真打起来九龙哪里是对手,只仗着龙多势众撑了一会,终被金王打败。按照金王以往的作风,早将九龙打死,但九龙乃是天帝之子,金王不知如何处置,只得先用符印将九龙定在闽江口,自己上天庭请示王子和天帝。
不料,金王走后,九龙挣脱封印,毁田淹地,兴风作浪,要找金王报仇,倒霉的闽北神仙们又上天宫告状,王子见势不妙,赶紧差金王再战九龙,又去太上老君处拿了封神之印给金王,金王此前用的是封妖符,不足以封住九龙,王子怕不够,又多拿了两道封神印给金王,金王领印而去,与九龙打了十三日,才败了九龙,将九龙用三道神印封在闽江口。
却说海龙女听闻王子让金王封印了九龙,径去闽江口,却被金王打回,原来是当日退水之后,金王眼见闽北哀鸿遍野,铮铮铁汉竟生柔情,因恐九龙破印而出,再度为害,金王竟一直守在闽江口。海龙女于是上天庭要找天帝理论,王子早料到海龙女要来闹,在南天门就截住了海龙女。
海龙女只身上天庭,倒不是因为对自己很有自信,而是当初水族神仙之首共工性格太过刚烈,常常为维护本部民众利益侵害其他部落(祸水东引虽是意外,但可见一斑),水族神仙若有事相求,共工又一定出头,共工所为早已触怒天帝,只是天帝碍于共工乃是水祖巫,怕他一怒之下水淹神州,毁灭世界,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水族神仙愈发嚣张,甚至时常上天庭搅扰天官神将,天帝终于下令禁止水族神仙上天庭,因此东海龙王和海公子近一千五百年都没上天宫看海龙女,还是东海龙王与海公子托其他神仙说尽好话,天帝才同意海公子上天宫一趟。当然,天帝担心共工毁灭世界是对的,却没料到共工毁灭世界的方法不是放水,而是撞天柱,共工撞断天柱之后,天帝更加严格禁止水族神仙上天庭。
话且说回来,海龙女在南天门被守将截住,只得打倒神将往里闯,这一切自然在王子的设计之中,王子立即让人放出话去,说海龙女偏私护子,不满处置,意图谋刺天帝,海龙女百口莫辩,又被天兵天将围得个里三层外三层,只得招架,但大闹天宫这种事不是谁都像孙悟空那样玩得来的,就算玩得来,估计结果也很惨,海龙女最终被一神将擒住,锁了带到王子面前。
王子痛恨海龙女,怕天帝偏私,便封锁消息,决定私自处置海龙女,但又不敢处死,于是竟想了个恶毒之极的法子——揭鳞。这树怕剥皮龙怕揭鳞,海龙女乃是神龙,虽然被揭去鳞片还会再生,但奇痛无比,有如人被针刺手指。真不知道王子跟海龙女有什么深仇大恨,竟要揭海龙女的鳞(殿下,您跟容嬷嬷学的吗?),要天后想这么
做就算了,那叫嫉妒,王子这么做就说不过去了,人家海龙女不争天后,九龙不争太子(九龙血统不正,又是异形,不可能继承大统,何况他们那智商……),王子为什么这么毒真闹不明白。
这王子说要揭海龙女的鳞竟是真的,当下有同情海龙女的神仙想去报告天帝,却因王子早有防备给拦了下来,王子同样拦了想找天后的神仙。这边王子将海龙女打出原身,亲眼见行刑小仙揭了海龙女两片龙鳞,海龙女鲜血淋漓,疼得大叫,痛骂王子,王子却有一种血腥的快感,又让行刑小仙再揭一鳞,这第三片鳞揭下,海龙女已经疼得昏死过去,王子却叫小仙用冷水将海龙女泼醒,还要继续接鳞。
好在这时,王妃来了,王妃见海龙女惨状,心下不忍,遂对王子道:“殿下,海龙女只是救子心切,并非谋刺,你就放过她吧,这样做实在是太残忍了,要是父皇知道了……”王子却打断王妃,怒道:“闭嘴!少拿父皇来压我,你怎么知道她并非谋刺?她分明就是谋刺!谋刺天帝,其罪当诛,揭了鳞还会再长出来,我已经很仁慈了,你少在这里多嘴!她会这样还不是因为你?”王妃气得一时语塞,而后怒道:“其实你早就想谋害海龙女母子,你利用了我和母后,又惺惺作态,让父皇以为你念及手足之情,将九龙交你处置,你如此对海龙女,父皇定不饶你!”王子冷笑一声,道:“你再多嘴,我定不饶你!”看来此时王子的地魂非常活跃,要不怎会如此邪恶?后来梨洛等人找到天帝的人魂和天魂,确实和玉清寒的性格完全不一样,看来神的性格也和人的性格一样复杂。
王子还要揭海龙女的鳞,王妃斥道:“谁敢?!”吓得行刑小仙再不敢动,王子却喝道:“揭鳞!”王妃忽然伸手一握,现出一剑,这剑不是普通的剑,正是当初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之后,天台山炼石巨锅之底凝出一硬块,此硬块乃是五色石精华的沉淀,又经三昧真火煅烧,材质坚硬无比,女娲于是再起炉火,将硬块铸成一剑,名曰“天石剑”,这天石剑唯有女娲和其族裔女性能使用,女娲被华夏之民奉为圣母,因此此剑又叫“圣母剑”,后来被俗称为“女娲剑”。王妃手起剑落,锁海龙女的铁链竟应声而断,王子没料到一向柔弱的王妃竟敢在他面前做这种事,一时不备,让王妃得了手。无奈海龙女已经痛得不能飞行,王妃正欲携海龙女逃走,却被回过神来的王子抓住,王妃挣扎。
好在当日伏羲觉得有事,取卦推演,知天宫有变,于是和女娲匆匆赶来,正见王子与王妃缠斗,赶紧将二人分开。伏羲和女娲见海龙女如此可怜,王子竟还要再揭她的鳞,也斥责王子太过残忍,当下携了海龙女往东海去了,王子自知奈伏羲和女娲不得,因此不追。
此前王子和王妃感情尚好,但经此一闹,王子和王妃有了隔阂,虽然表面无事,但天长日久终生嫌隙,加上王子掌权之后,
权欲膨胀,身边又有几个不良神仙煽风点火,王子的恶性竟越来越盛,直至后来私自下界,勾搭上一个女野仙,从此便风流成性,一发不可收拾——不过天帝(那时王子已经是天帝)风流成性之后也有好处,就是他不再残忍,还变得风趣幽默,诸神众仙虽担心天帝“重蹈父辙”,但不必再怕“天威难测”,倒也乐得安心,只苦了天后。
话且说回来,却说那日,伏羲和女娲救下海龙女,携往东海,东海龙王和海公子这才知道九龙出了事,想要去救,却被伏羲和女娲拦下,伏羲道:“金王乃是三界第一勇士,你等与他争斗势必吃亏,况且九龙为祸在先,金王奉王子之命封印九龙并无不当,也是九龙命中当有此劫,待劫数满时,九龙当立下奇功,修成正果。”伏羲都这么说了,东海龙王和海公子只好作罢,虽心疼九龙,却也害怕金王,何况伏羲的八卦在神界都是出了名的准,从未算错,他说九龙会成正果就一定会成正果。
不过伏羲的八卦算得是准,问题是,他很多事情都没去算,确切地说,是很多要紧的事情伏羲都没想到要去算,只有在伏羲觉得要有事的时候才去算卦,因为日子过得太悠哉,伏羲的灵觉渐渐变弱,以至于共工撞塌天柱这么大的事他也没去算。后来,梨洛曾经问乌靥公爵女娲在补天造人的时候伏羲在干嘛,乌靥公爵被这么犀利的问题问倒,这么犀利的问题,谛听神兽回答出来了。
却说金王因怕九龙冲破神印,再度为祸,一直守在闽江口,一守就是几百年,堂堂三界第一勇士,怎么会做这种傻事?连金王自己都想不通了,金王久经沙场,惯看生死,铁汉柔情一瞬间也就罢了,竟然柔情了几百年,有时金王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中了什么妖术,但金王就是不敢离开,这可害苦了当地的土地,因为人人都去金王的庙里供奉而不去供土地,土地只得给金王当跟班混口饭吃。
偏偏就在金王镇守闽江口期间,圣处女被冥王掳去,不知是神印的缘故还是怎么着,地母就是找不到金王,痛失爱女的地母因此恨上金王,几万年不肯原谅他。终于,金王身边的护法神龙,乌龙和白龙找到金王,告知金王圣处女被掳之事,乌龙和白龙表示愿意替金王镇守九龙,让金王快去找地母和圣处女(那时圣处女之事早已圆满解决,没金王什么事了),金王对乌龙白龙反复交待,这才依依离去。乌龙白龙久随金王,但第一次战九龙时金王因为小看九龙,又对王子承诺只身前往,因此没有带二龙,后来两次因怕二龙受到伤害,又恐圣处女和地母遭险,遂让二龙护着妻女。
金王走后,乌龙白龙在闽江口镇守,时常帮助当地居民,因此被闽北人民奉为神龙,建庙宇供奉。后来,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渐渐不需要乌龙白龙的帮助,二龙遂深潜潭底,少有活动,几万年过去了,九龙身上积尘成山,化作了九座山峰,成了今日的九峰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