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说完,美女也有点气喘,端起她给自己泡的一杯茶,喝了一口,润润嗓子。
这让陈实他们也有了一点时间消化刚才得来的信息,这茶也太神奇了。
“是不是茶都有这样的功效,还有就是我们这地方能不能种茶,或是换个说法,有没有适应本地区的茶品种。”现在的陈实,把原来的初衷也抛到了脑后,开始关注起茶叶来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谁让这茶叶有这么多功效,这么多神奇的功效,以前没有注意也就算了,现在知道了,这么能入宝山,空手而回。
一边的孙总也想到了,陈实这是要把茶树引进到陈家庄去,只要陈家庄能够栽种成功茶树,茶叶的品质不说,至少是绿色无污染的,喝的放心,以后他要喝的茶叶也就有着落了。所以孙忠也在一边着急的帮腔,“就是,就是,这地方能不能种那什么蒙山甘露。”
美女听完孙总的话,一下就笑了起来,把孙总笑的摸不着头脑,“不说蒙山的茶不能移到这个地方,就算是蒙山上的茶能在这里成活,那还能叫蒙山茶吗?”
孙总一看自己犯了专门一个低级的错误,立马改口,“就是,就是,我一时没注意,口误了,口误了,怎么也应该叫陈家庄茶吗?”
美女接着解答了陈实刚才提出的问题,“这茶能起到这么多的功效,还是与茶里面包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营养元素有关,而且基本上所有的茶都会有这些元素,只是元素多少的问题,所以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只要是茶,都有这样的效果。”
陈实听完心中也算是有了一个肯定的答复,至于陈实的第二个问题,美女就没办法回答了,这不是她所擅长的,陈实这个农业专家都不知道这些事情,她怎么会了解,而且她接触最多的都是高端的茶叶,这与本地也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茶叶有关系。
这也是陈实着急了,脑子没有细想,脱口就问了这些问题,要说对农业这块只是的了解,这里除了陈实,还真的找不到另外一个人了。小唐擅长特种作战,孙总擅长买卖,美女擅长的东西,陈实就不是很清楚了,至少不是一个花瓶,而陈实就是农业专家。
想了一下,陈实脑海中渐渐的浮现出一篇对本地茶的介绍,这也是托了小米的福,现在的陈实记忆力是越来越好,可以说是过目不忘。
本地的茶都属于本地名茶,品质虽然不错,等级高的也是两千一斤,中档的也有几百一斤,但是比起老牌的名茶还是差一档,加上产量不多,本地都不够分,茶场也不愁销路,从而影响了在外省的营销推广力度,所以大家自然感觉不是很出名啦。
主要产地还是在陕南,产绿茶。其中以汉中和安康的茶比较好点。
本地茶叶历史上比较早的品牌是"紫阳毛尖"茶和大众化的"陕青"茶。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镇巴县的"秦巴雾毫"、南郑县的"汉水银梭"、西乡县的"午子仙毫"、平利县的"三里垭毛尖"以及紫阳"富硒茶"等品牌。随着种植茶园县的增加,又出现了宁强县的"宁强雀舌"、勉县的"定军茗眉"、城固县的"城固银峰"、略阳县的"灵岩仙茗"、商南县的"商南泉茗"等陕西名茶。一时间,21个种茶县区,县县都在开发自己的品牌茶陕西名茶
午子仙毫,产于陕西西乡县高中山区五万亩无污染的科技示范茶园内。这里产茶历史悠久,始于秦汉,兴于盛唐。曾有“午子云雾茶,龙泉洞中水。仙境凤栖亭,品茗清明人”之佳许流传。西乡在明初是朝廷“以茶易马”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午子仙毫创于1985年。产区位于陕西南部,汉中地区东部,北阻秦岭,南塞巴山,汉水流经此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茶园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处,富含锌硒,无污染。鲜叶于清明前至谷雨后10天采摘,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干茶每公斤需6.2万个芽头。午子仙毫是午子绿茶系列的代表产品。形似兰花,色翠显毫,香气持久,爽口回甘。以玻璃杯冲泡,下沉者如初春嫩芽,上浮者若初绽之兰花,十分美观。
紫阳毛尖,产于陕西紫阳县汉江两岸的近山峡谷地区,为著名历史名茶,清朝已在名茶之列。制作工艺在近年有所变化,晒青改为半烘炒,品质有所提高。产区层峦叠嶂,多云雾,冬暖夏凉。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而成的黄沙土和薄层黄沙土,矿物质丰富,土质疏松,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地区。紫阳毛尖鲜叶采自紫阳种和紫阳大叶泡,茶芽肥壮,茸毛多。清明前10天开采,至谷雨前结束。标准为一芽一叶。成茶外形条索圆直紧细,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爽回甘。
汉水银梭,为陕西省南郑县新创制的名茶,1986年研制成功。因外形扁平似梭有白毫,产于汉水上游,故名。茶区地处秦岭以北,巴山南麓,汉水上游,为陕西古老茶区。境内丘陵起伏,茶园垂直分布于海拔500-1300米处,鲜叶品质优异。采制技术十分讲究,为一芽一叶初展与一芽一叶展开两个等级。成茶扁平似梭,翠绿披毫;嫩香持久并带花香,汤色浅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慧甘。
细细分析了一下,只有紫阳毛尖和陈家庄的气候和地里环境相类似,要引进茶种的话,也就只能到紫阳县去了,看来这会不用回家了,直接从西平市出发到紫阳县去就好了。想到这陈实恨不得长出翅膀来,马上赶过去,这东西能早一点投入生产,是一点,就算不能成规模,供应陈家庄还有那些关系户,那也就足够了,这点陈实倒是不贪心,主要现在陈家庄多头发展的方向实在是有点忙不过来,还是缺少必要的管理技术人员。
孙总看陈实好久没有说话,咳嗽了一下,“你小子是不是想到什么了,自己一个人在那偷着乐呢,我不管你种什么茶,不过只要陈家庄种茶,以后我的茶叶你必须保证全部给包了。”
美女听到“陈家庄“这三个字的时候,立马惊叹了一声,“你就是陈实啊,陈家庄的骏枣就是你种出来的啊。”
陈实摸了摸鼻子,“如果没有第二个陈家庄的话,那我就是你说的那位陈实了。”
陈实也没有想到,他现在的名气这么大,随便遇到一个人就能知道他的名字。这还是要托陈家庄那些产品的品质,让人们记住了陈家庄。陈实这沾了一点光,也被人家给记住了。
只是陈实没想到的是,美女之所以知道他,倒不是他想的那些原因,说道底,还是因为另外一个人,美女才知道陈实的,这点陈实倒不是很清楚,而且这人陈实还非常熟悉。
孙总也不忘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这时候小唐就是木头,这种场合基本上可以把小唐给忽略,“美女也知道陈实啊,我们这位仁兄可是白手起家的典范,而且至今未婚,这样的钻石王老五可是要把我机会。”
一句话,把陈实和这位美女全部囊括了进去,美女虽然经历了一些世面,但是这样的玩笑,还是让她脸红了一下,陈实也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