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色青春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下)

字体:16+-

“哇,好美啊!”一朵烟花蓦地在夜空绽放,好像得了号令似的,千树万朵轰然怒放,赤橙黄绿青蓝紫,你方唱罢我登场,烟花次第,纷落如雨,将整个天地照彻地恍如白昼。

楚伊雪双眸清亮,小脸兴奋的通红,小女孩儿似的指着漫天烟花,高兴得又唱又跳。想不到恬淡安静的白雪公主还有如此单纯稚嫩的一面,韩霄瞧得大为有趣。相对于转瞬即逝,让人来不及追忆留恋的烟花,眼前整个放下了重重防备,回归了她这个年龄应该拥有的活泼纯真的女子,也许才更值得把握和珍惜的吧!

如果没有刘玉婷,我和楚伊雪会不会在一起?这样的念头再次出现在韩霄的脑海,苦涩滋生泛滥,郁结于胸,蓦地兴致顿减,只觉这场热闹和喧嚣突兀得压抑,压抑得令人沉默,沉默的叫人崩溃。

“嗨,你看什么呢?”

韩霄蓦然回过神来,不知何时佳人已俏立身前。楚伊雪凝脂雪肤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嫣红,樱唇张翕之间,温润的气息像一条蜿蜒的小蛇从韩霄的喉咙爬进了他的心底,而她晶亮通透的眸子正好奇的望着韩霄,充满了关切。

面若胭脂醉,黛眉笼烟翠。韩霄不由得心神一荡,慌乱间退后半步,脱口而出:“看你呢。”

“我,我有什么好看的。”楚伊雪螓首低垂,娇嗔道。

韩霄心思电转,急于弥补方才的失态,故意装作充耳不闻楚伊雪的娇嗔,轻吟道:“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韩霄语气一顿,柔声道:“白雪公主,烟花易逝而记忆长存,今晚的你才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那我和刘玉婷,谁才能装饰你的梦呢?”楚伊雪眼波流转,盈盈一笑,光华盛开,顿时使得漫天烟花都失去了色彩。

韩霄心底一震,神情黯然,讷讷着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呀,你们在聊什么呢,这么开心?”熊霓拉着邓斌跑过来,及时替韩霄解了围。

“哦,没什么,我们在说这广场人好多,烟花好漂亮。”韩霄慌忙解释,幼稚又拙劣的借口,饶是他皮厚如墙,也不禁脸红心跳。

“是啊,我们正在讨论烟花的颜色形成和制作历史呢。”楚伊雪配合的帮腔。

“哦,是吗?那不妨说给我听听,我也好奇得很哩。”熊霓眼珠一转,促狭地道。

在一旁苦无插言机会的邓斌急忙说道:“烟花颜色不同的原理我知道。”

“知道还不赶紧说,我头发都想白了也没想出这其中的名堂呢。”韩霄如蒙大赦,暗中长吁口气,终于再次成功的转移了话题。他眼角偷偷看向楚伊雪,见楚伊雪一双盈盈妙目也似笑非笑地盯着他,四目相对,二人眼中都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欣喜和得意。

“简单的说烟花就是利用各种金属粉末在高热中燃烧,因为不同金属在高温高热状态下发生焰色反应的颜色是不同的,

因此构成了我们眼中看到的烟花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夺目的色彩。”邓斌一口气说完,眼巴巴地看着熊霓,等待佳人夸奖的意味不言自明。

“厉害,厉害,不愧是九班的化学课代表啊!”韩霄由衷赞叹道,那模样落在楚伊雪眼中要多虚假有多虚假。

“嘿嘿,过奖了过奖了。”邓斌呵呵笑道,那副臭屁的样子和韩霄如出一辙,典型的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颜色就能开染房的类型。难怪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来这话还是不无道理的。

“算你有见识。”饶是以聪明机智自诩的熊霓,见到有人当面夸奖自己的心上人,还是忍不住暗自得意。她媚眼如丝,喜滋滋的望了邓斌一眼,邓斌顷刻石化,口水流出来了也浑然不知。

熊霓羞极气极,恼道:“那你知道烟花的历史吗?”

说到烟花的历史,邓斌立时傻眼,他那脑袋能将中华五千年华夏历史的朝代更替理清楚就不错了,说到其他“奇技**巧旁门左道”的历史,倒真是难为了他。

“就知道你不知道。”熊霓没好气的白了邓斌一眼,纤指轻点他额头:“你啊,脑袋左边是清水,右边是面粉,一摇晃就变成了浆糊了。真不知道理科成绩为什么会那么好?”

“嘿嘿,嘿嘿……”邓斌得佳人“夸奖”,直接忽略了第二句重点,花痴般的呵呵傻笑。

韩霄无奈摇头,感叹道:“这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斌这是选准一个目标矢志不移的奋斗,大道如一,这份忠贞和坚持就让许多人望尘莫及啊!不知道烟花的历史又怎么了,许多人到现在还不知道烟花颜色的形成原理哩。”

“是啊,是啊。”邓斌双目放光,频频点头,想不到在韩霄眼中自己居然已经达到了这个高度,尤其是当着熊霓之面这般对他不吝溢美之词,有韩霄这么个兄弟,真没说的了。

“那韩大才子,你一定知道吧。”楚伊雪轻轻一句,便成功的吸引了熊霓和邓斌的注意力。

“那是当然,我们老大是谁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当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啊。便是诸葛重生,卧龙在世,恐怕也得甘拜下风。”邓斌大拇指一挑,崇拜的道。

韩霄心底狂汗,诸葛和卧龙不就是一个人么,看着楚伊雪强自忍耐的表情,韩霄连掐死邓斌的心都有了。看来这人啊,还真不能谈恋爱,一谈恋爱,再精明的人也要变成白痴啊!

害怕邓斌再次冒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语言,韩霄主动回到正题:“其实,有史料记载的关于烟花的历史并不久,最多上溯到唐代。唐人李畋(公元601—690年)被认为是烟花制造的开山鼻祖。相传李畋出生在浏阳上瑶镇,唐代《异闻录》记载,李畋的邻居家里闹鬼,染上了‘恐惧症’,终日不敢出门。李畋在邻居家门口点燃竹制的花炮,一下子就把鬼赶跑了。民间还曾有传说,李畋曾在贞观年

间,用爆竹为李世民治病。后来,李畋把技术‘转让’给同乡、亲朋,搞得浏阳一度‘十家九爆’。当然,这可信度还是比较强的,因为最初的烟花制作是离不开火药的,而有记载的火药最初的应用也是在唐代。那时的烟花又称烟火、焰火,主要用於军事上、盛大的典礼或表演中。《后武林旧事》记有宋孝宗观海潮放烟火的情景说:‘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八月十八日,上诣德寿宫,共请两殿往浙江观潮……管军命於江面分布五阵,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如履平地。点放五色烟炮满江、及烟收、炮息,则诸船尽藏,不见一只。’宋理宗(公元1225年至1264年)时,周密在《齐东野语》中也记载了当时皇宫观看烟花的故事。到元、明年间,许多诗人、文学家都有有关鞭爆烟花这方面的记述。到了清代,鞭爆烟花才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至于关于烟花的诗词嘛,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和的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还有南宋·朱淑真的《元夜》‘火树银花触目红,

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此外,北宋·周邦彦的《解语花·上元》也不错,‘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画,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遂马。

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杂文野史,诗词曲赋,前据后引,侃侃而谈,看来韩霄不去说书还真是浪费了。

“看来你们说的是真的,刚才并没有骗我。”熊霓俏皮的吐吐舌头,附在楚伊雪耳边窃窃私语。也不知她说了些什么,但见楚伊雪时羞时恼,如玉的脸蛋红得仿佛都能滴出水来。

“死丫头,再胡说八道没个正经,小心我打你。”楚伊雪终于忍不住扬起了她的小拳头,向熊霓示威似的挥了挥。

“来啊,打是亲骂是爱,爱到极致用脚踹。我倒是不怕,怕的是有些人心有所属,舍不得将她的爱分给我哩。”熊霓说着,不忘不怀好意的冲韩霄神秘的眨眨眼睛,怪腔怪调的说道:“韩大才子,你可不能欺负了我们家白雪公主哦。”说罢,也不管韩霄二人有什么反应,拉着邓斌就挤入了拥挤的人群。

“这丫头,今晚玩得真是疯了。”韩霄苦笑摇头。

楚伊雪幽幽道:“我倒宁愿像她这般自由随性,无所顾忌哩。”

“熊霓刚才跟你说了我什么啊?”某人不善察言观色,傻乎乎的问道。

“她说你是个没良心的笨蛋。”楚伊雪咬牙切齿,恨恨一跺脚,也挤进了人群。

“没良心的,没良心的……”某人喃喃着,仿似有所感应般蓦地回头,身躯猛然一震,便愣在了当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