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武战神

第一百五十二章 梅花诗大比

字体:16+-

“你们先下去吧。我已经让人给你们收拾好房间。广济,带他们去四处看下!仲陵先留下。”那中年男子说道。

很快,一个也就十二三岁的少年蹦蹦跳跳的进来。

“师叔祖道主好。”广济说道,

“也就你这么称呼我,带他们几人四处转转吧。晚上记得做功课。”中年男子再次吩咐道。

“来吧,你们随我来,我带你们四处转转。告诉你们,虽然我才十三岁,可是我来咱们道场已经八年了。论对道场的熟悉程度没有人比得上我。道场的一草一木都有我的脚印。”广济口若悬河道。

“道场多大?”轩辕寻问道。

“好大好大。我曾经用脚步丈量过。长十万三千五百步,宽十万零一步。”广济说道。

南宫若明心算道:“假设一步一米,这十万步便是十万米啊。没有这么大吧。”

轩辕寻却是问道:“那时你几岁?”

“六岁呀。当时刚来道场一年,好奇心强,我便用脚步丈量道场。现在大了,没有那个心思了。”广济回答道。

南宫若明差点晕倒。六岁,一步也就三四十公分。道场长宽大概在三十千米左右。这样的话虽然依旧很大,但已经可以让人接受,尤其是让我接受。南宫若明想到。

“来,我先带你们到你们的房间看看。你们知道么?你们的房间是我为你们打扫的呢。你们一定要谢谢我哦。”广济突然回过头来笑道。

这一笑不要紧,将广济的两颗小虎牙露了出来。本就虎头虎脑的广济,这下更是凭添了几分虎气。

“好可爱。”风铃儿忍不住说道。

“哼!你才可爱!人家都十三岁了,再过几天就要过十四岁生日了。人家都要成大人了。以后不许你们说我可爱,要说我英俊潇洒。”广济不高兴的说道。

“哈哈,好的,英俊潇洒的小广济。”风铃儿笑道。

“也不许在我的名字之前加上小字。广济便是广济,哪里来的小广济。要不是看你这姐姐漂亮可爱,我以后就不再理你了呢。嘿嘿,漂亮可爱的姐姐。以后我能够说你可爱,但是你只能说我英俊潇洒。哈哈。”广济说道最后,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风铃儿一阵无语。

这广济人虽小,可这行事作风和那无名竟然有的一拼。看来这乾坤道场的人都不太正常。自己师傅是这样,那无名小师叔也这样,现在连这小小的广济也这样。似乎自己也是不太正常的一类。轩辕寻如是想到。

“这里是梅园。冬日一到,梅园梅花盛开,十分之漂亮。尤其是大雪纷飞时,梅花雪花相映成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广济竟然摇头晃脑说道。

“哦?想不到广济你竟然出口成章。我也来一个,附庸风雅吧。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轩辕寻说道。心中却是一阵道歉:老林啊,你可不要怪我哦,好不容易附庸风雅一回,但是实在想不到什么好的诗句,就将你的诗词来应应景吧。额,其实是应急。

广济惊讶看向轩辕寻,说道:“真是好诗啊。这是你现作的么?真是小看你了呢。既然你已经作了一首完整的诗来,我便也来一首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来,你们接着来。谁想到了便说出来吧。等下我给咱们做的诗打分。”广济说道。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南宫。”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轩辕寻说道。

“停!昭君是谁?”广济问道。

“我们那里的美人。”轩辕寻答道。

“胡沙在哪?”广济继续发问。

“在极西的沙漠之地。”轩辕寻继续回答道。

“那你将昭君的故事讲给我听。我这次就算你作诗赢了。”广济说道。

刚才的作诗大多是轩辕寻与广济两人作的,其他四人都只是傻眼看着两人一首又一首的作着,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广济能够出口成诗,李仲陵四人毫不稀奇,因为乾坤道场本来就是奇人很多。但是轩辕寻竟然能够丝毫不落下风,这令四人根本不敢想象。

四人看向轩辕寻的眼神都已经变了。

四人眼神都是表达的一个意思:“你啥时候成了骚人?”

轩辕寻这个汗颜啊。要不是曾经因为喜爱梅花,背过几十首关于梅花的诗词,这次定然不能够这么风光啊。

只是时间太长,有些实在忘记了,最后那首词是轩辕寻记得的最后一首完整的描写梅花的诗词。

只是现在似乎有些麻烦了。

要我将昭君的故事讲出来?难道我要告诉你:王昭君原名王嫱,本是西汉皇宫里的一名侍女。因为没有给宫廷画师毛延寿润笔费,而被毛大帅哥给随意在脸上添了几笔,进而不能被汉元帝相中。而当呼韩邪单于要求和亲时,被汉元帝封为公主去匈奴和亲么?后来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

我要是这样告诉广济,我今天就不用再活了。

轩辕寻正在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将这个故事改编一下,既不侵犯原著,又改编的滴水不漏。

轩辕寻想啊想,嘿,竟然真的给他想出了改编后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