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少年

正文_2-5、书仙参赛

字体:16+-

夜阑人静,细雨沥沥,如千年愁绪敲打在松雪斋主人心头。

“志远,写毛笔开心吗?”书仙严肃地问道。

“也不是那么无趣。”

“仅此而已?”

……以初一新生的水平,自然无法和千年书仙的世纪沉思相提并论。

“有什么办法令影响力最大化?”赵子昂遥望星空,抛出一个宏大的问题。

“让我想想,成为名人,参加综艺节目,制造话题,在网络上造势……”志远一一列举出当下流行的成名速成法。

“我可以参与这些活动吗?”接下来的问题令志远几近喷血。

“什么!你要参加综艺娱乐节目?”

“不行吗?”

“赵大人,不是我反对你,请你照顾大众认知水平,虽然科技倡明,但还没发生八百年前古人复活事件,你这不是挑战人类智商极限吗?”

“不是复活。”赵子昂纠正。

“精神上的。无论如何,没有人会接受。”

“现代人也有局限。”

“如果你当众书写,人们只会认为这是一套新式魔术,绝对想不到是大名鼎鼎的赵体字祖师爷。”

这回轮到赵孟頫陷入沉思。

“明天正好星期六,我们去问一下外公,他见多识广,应该会有办法。”志远说完后沉沉睡去。书仙独自面对这个看不懂的世界,纵有旷世才情,也倍感孤独。

次日,志远带着书仙早早出门,不一会儿就到达外公家。正巧外公出门未归,婆婆也即将外出。

“婆婆,早上好!”

“志远,好久不见,初中功课紧吗?”

“初一不忙的,还能应付。今天来看看你和外公。”

“好啊,阿公刚出去,你自己先坐会,我现在去买点菜回来,待会一块吃饭。”

“没问题,我看家。”

赵子昂打量志远外公的书房。书桌宽大,上面铺毛毡,全尺寸作品书写起来应该也没有问题。书桌一侧摆着3个鸡翅木笔架,上面挂满各种尺寸毛笔。骨瓷墨碟上结着厚厚墨垢。旁边书柜叠放着高清字帖,墙上挂着装裱起来的作品。此情此景不正是书法人的理想归属吗?

外公应该刚出去不久,桌上留着宣纸墨汁,毛笔还湿着。赵孟頫一时技痒,问志远,“我可以写吗?”志远见四下无人,便同意。于是,书仙提起毛笔,毫不犹豫地在宣纸上书写。重现人世以来,从没像今天书写酣畅,神思飞逸,千年时空仿佛不过一笔水墨。

“志远,你来啦。”听到外公的脚步声,志远一边去开门,一边示意赵孟頫停笔。书仙如梦初醒。

“阿公,早上好。”

“坐坐坐,大孩子,初中生了,哈哈,中学怎么样?”

“还好,比小学大,活动也多。”

“还有时间练书法

吗?”

“那当然,我加入了学校书法兴趣小组,每个礼拜两次活动。”

“那敢情好,老祖宗的好东西不能丢,现在写来我看看。”

外公和志远一起走到书桌前。外公呆了,花白头发竖立起来,呼吸屏住。一幅气蕴流动神采飞扬的七言绝句跃然纸上:

海上春深柳色浓

蓬莱宫阙五云中

半生落魄江湖上

今日钧天一梦X。

墨迹未干,最后一个字还没写。刚才书仙掷笔过急,来不及书写。外公习字多年,遍临名家,什么样的作品没见过,一看眼前就知道出手不凡。全身仿佛被悠远的神力所震住,动弹不得。志远不知所措。

还是外公打破了沉默,“你看我这记性,字没写完就出去。”边说边小心翼翼地移开神品。志远长吁一口气,赵书仙会心一笑。

“阿公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字得勤练,写多了自然有感悟,你年纪轻轻,大有可为。”

在外公的要求下,志远饶有兴致地抓起毛笔献丑。外公毫不留情地指出不足,同时做正确示范。不知不觉已近晌午。在志远记忆中,已经很久没有得外公亲切教导,仿佛又回到小时候手把手的时光,阵阵温馨涌上心头。

“吃饭啦!看你爷孙俩,只顾写字,忘了时间。志远,在这吃了午饭再回家吧,我已经和你妈妈说了。”外婆说道。志远当然没问题,外婆厨艺高强他从小就知道。外婆特地做了孙子最爱的砂锅胡椒花甲螺和白切鸡。志远胃口大开。

“阿公,你认识现代书法家吗?”

“当然了,有些人写得很不错,实至名归。”

“书法家怎么样才能成名?”

“一般来说参加比赛。”

“什么比赛?”

“按照级别划分有市的、省的、全国的;按年龄划分有老年人,青少年的。”

“需要现场书写吗?”

“大部分不需要,把作品寄过去就行了。除非参加现场比赛。”

“哦,原来如此。”志远似乎明白了,这跟他知道的娱乐表演秀不一样。

“你要参加比赛?”外公问。

“不不不,我只是好奇,随便问问。”

“年轻人不可操之过急。”

“那是那是。”

婆婆夹个大鸡腿到志远碗里,督促小孙子别光顾着说话。

一个愉快的早上,一顿丰盛的午餐。从外公家出来,赵子昂决心参加比赛。

“现在有哪些比赛?”赵孟頫问。

“去尚书堂看看。”志远想起了最有可能的地方。

自从上次在尚书堂书法较量后,志远就没再过去。后来在注册日遇到白雪妈妈,尚书堂营业主管,志远更绕道而行。尚书堂陈设依旧,正是赵子昂最喜欢的古典。“志远

,你看。”循着赵子昂的声音,书仙作品“庶几中庸,劳谦谨敕”已经装裱起来,悬挂在尚书堂最醒目处,落款处空白。另一幅“笔肚尖圆,笔尖如刀”悬挂于毛笔区,表示尚书堂所售均为一等一好笔。如果人们知道这是赵孟頫真迹,相信已经送到珍宝馆。

收银台旁有一个展示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插放着各种比赛宣传单张。志远仔细挑选,眼光最终定在全国老年人书法比赛上。

“比赛要用宣纸吧?”志远这才想起家里只有毛边纸,没有宣纸。于是又回头挑选宣纸,买了比赛专用七言瓦当。

“这不是志远吗?”正要离开,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传来。回头一看,正是白雪的妈妈,尚书堂营业主管。

“阿姨,你好!”

“今天来看书吗?”

“周末,随便走走。”

“你准备参加书法比赛?”

“帮外公看看。”志远扬了扬手上的老年人书法比赛彩页。

“我家白雪如果能够有你一半水平就好了。”

“阿姨,你真的认错人了。”看到白雪妈妈对当时尚书堂比书事件念念不忘,志远不觉窘起来。

“也许吧,我年纪大了,眼神不好。”

“不不不,阿姨,你不老,是我没那水平。”

“小伙子真会说话,你先看,我要忙去了。”

“阿姨再见。”志远惴惴不安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回到家里已是下午,慵懒的阳光照在人身上,带来舒适的感觉。赵子昂穿行在阳光之中, 尽情呼吸尘世空气。

“赵大人,你真参赛?”

“老年人书法比赛,我够资格吗?”

“当然,你比所有老人家都老。”

“那好,我参加。”

“落款、姓名、联系方式怎么填?”

“用你家地址可以吗?”

“做些小变化就可以,没问题。”

“落款就叫松雪吧。”赵孟頫生前书房取名松雪斋,自号松雪斋主。

“好。”

“不,等一下。”

“怎么?”

“叫无名吧。”

“无名?”

“也许不适合在尘世留名。”

“行,你说了算。”

“请你去订做一方‘无名’印章,落款时盖上。写完字盖好章后装裱起来。可以吗?”

“小意思,包在我身上!所有都搞好后我就按照投稿地址寄出。”

夜凉如玉,月色如霜,书仙久久抚摸古朴厚重的七言瓦当,倾听历史深处的回音。手中梅花毛笔经历时间洗礼,铅华尽褪。八百年后再次拿起,往事如潮水汹涌而上。点点星光把书仙右手包围,笔端流露出纵快飞移的今草,字与之间笔势钩连,气度非凡,如蛟龙腾空:欲使清风传万古,需如明月印千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