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师中为兴趣小组订阅国内顶尖书法报刊杂志。近期,一则爆炸新闻持续发酵:无名书法震撼全国,个人身份成谜。国内数个书法大赛将金奖颁给无名。无名氏的出现给沉寂的书法界带来一股强烈震动。
“书法界要出大事了。”
“这个无名真有意思,奖金也不要了。”
“也许他志在不此。”
“太低调了,搞不懂。”
“无名写的是赵体吧,也许跟你一样是个天才少年?”白雪扭头对志远说。
“对对对,我是他的第十八代弟子。”志远识趣地为自己圆场。
“哈哈,没准是赵孟頫再世。”郑桐开玩笑。获奖评论一致认为,笔法之潇洒灵动直追赵氏。
“据说无名参赛作品的寄出地址都是我们市。”湖海说到,组长师兄做事认事细致,讲究有理有据。
志远心里一格登。
“这就是一个障眼法。”老野不屑一顾,“既然无名不想让我们知道真实身份,就不会留下线索。即使留下,也多半是烟雾弹。”老野的解释令志远心宽。
“不管怎么说,无名的出现令书法重新回归公众视野,是为一大功绩。”丁老师感觉到社会舆论显著变化,甚为欣慰。
“我妈妈说最近去尚书堂买文房四宝的人多起来。”白雪的妈妈是购书中心尚书堂营业主管。
“现在就连早餐店的阿姨都让小孩学写字了。”晓波每天早上都在外面吃早餐,切身体会。松雪斋主人听到就乐了,晨起习字是小时候必修家课。
所有报刊都刊登了无名高手包揽书法大赛奖项的轰动事件,甚至连娱乐版或者从来不与文艺沾边的小报也不例外。嗅觉灵敏的娱乐记者把所有知名书法家都疏理了一遍。业界人士在大众读物开辟专栏,分析无名的用笔、布局、风格、渊源,相当于给公众上了一堂书法普及课。一向不受待见的笔墨书法刹那间被推到聚光灯下。
志远所体会的趣味远比其他人更深刻,但是对于刚经历了三连败的初一新生来说,天才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名词。
一番议论后开始练习,年轻的面
孔在和平后世享受学问的自由,这是乱世百姓可望不可及的奢侈。老师在书法少年中巡行,针对各人程度因材施教。丁老师希望一中可以在省联赛上走得更远,书法必修课可以早日实现。
课后志远再独自写了一会。全市大赛的惨败给志远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易铭洋洋得意的表情定时在脑海里浮现,仿佛阵阵尖利的嘲笑。丑字大王无时无刻不在召唤。
斜阳照进书法室,给纸笔披上一层淡淡的光晕,赵孟頫脚踏流光,在一幅小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前停住。抄经曾是松雪斋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抄过的心经数百本。丁老师绵密细腻的笔法参透生命轮回:“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乃至无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赵子昂心中默念。尘世日出日落,绿叶老去,幽幽岁月,轮回不息,书仙有所领悟。
忽然,松雪斋主人瞥见讲台上丁老师的提案:中小学生书法必修课。丁老师精心准备,列举种种无视书法的后果,诘问教育界为何把影响学生终生的书法课程一再无视。百年间,因此而受害的数代人成为文明之耻,由此造成的书法黑铁时代有何颜面面对祖宗。提案列举众多成绩优异的高材生却写得一手不成体统字体的例子,如泣如诉,揪人心肺。整份提案手写而成,丁老师以扎实的小楷,携带心中积郁,行文流畅,书写一气呵成,每一个字都闪耀着黑金般的光芒。读之如惊雷炸地,无不为之感召。丁老师的星尘归一得自文徵明多年功力,笔法绵密细腻,如同银河泻地。不但是一个好提案,更是优异的书法作品。
赵子昂为之动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丁老师做到了。以天下为已任的后学,不吝于深海中的灯塔。如果有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像丁老师这样的年轻人,何愁书道不兴?
惟一美中不足的是主标题仍然空白,丁老师还没有为这份划时代的提案找到一个足以匹配的标题。书仙沉思良久,犹豫,忐忑,迟疑。整个书法教室只有志远一人,远近再无其他脚步声。终于,提起尚带着余温的写经小楷,在标题处写下:书法不传今已久。仰望苍天,看到文丞相的
笑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卸下整个星空的重量。
回家路上,凉风吹拂,亚热带冬天特有的舒适令师徒二人轻快起来。
“赵大人,真有你的,几乎把所有奖项都包揽了。”
“这是好事吗?只能说明后世水准每况愈下。”
“现在整个书法界都在谈论着无名,也许不久以后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寻找无名的活动。”
“寻找书法家毫无意义,我要让现代人领略到书法之美,唤醒被遗忘的文字美感。”
回到家里打开电视。新一代电视薄如纸片,透明如水晶,用的时候打开,不需要时折叠起来,完全不占地方。观众可以根据不同内容场景改变屏幕大小,获得最佳视觉感受。电视里正直播书法家协会访谈,其中一大话题便是无名之谜。三位全国知名书法家作为嘉宾出席。
“书法从最辉煌跌落到如今惨不忍睹的黑铁时代……”
“书法既是传统的技艺,也是现代的……”
“书法的普及,整体水平的提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位知名书法家均对现状表示出深深的忧虑。赵子昂一边听一边点头。
“最近出现的无名氏在各在比赛中均有斩获,似乎具有强大的书法实力,请问能够确定无名的真实身份吗?三位专业人士对此怎么看?”主持人把问题抛向嘉宾。
“从字体来看,应当是赵王一派,手法很纯熟,是一位顶尖高手。”
“既使在当前职业书法圈里,具备如此雄厚实力的也不多见。”
“也许是一位正处于巅峰状态的隐士。在中国传统里,隐士是不可忽略的群体。”
三位书法家对无名身份展开猜测,甚至已经十分接近正确答案,但是人类想象力的局限限制了进一步的探索。
“为什么这位顶尖高手要隐藏身份?他用意何在?”
“也许已经声名显赫,借无名参赛。”
“可能带有其他用意吧?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也许是上天派下来拯救当今社会的书法之神?。”某嘉宾开玩笑。距离真相一步之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