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五十四节 今天是咋的啦?想累死我呀!
我左转弯坡度四十五度(45度),回转了一百八十度(180度)又平行了锦峰铁路。我很快的看到了观礼台和两个靶标的整体布局。
我立即令僚机吴启兵:“打开照相枪电门,我照一号,你照二号,明白?”
僚机吴启兵回答:“洞四(04)明白!”
到了锦凌河上空,我左转弯坡度四十五至六十度(45——60度)之间调整了几下子。以掌握好与观礼台为平行基准的进入方向!因为,我们的飞机上是带着两个大的付油箱。尽管这两个大的付油箱里早已是空空的了,但还是多多少少的影响着飞机的机动性与操纵性的。所以,我们要顾忌着飞机机动后的载荷不能太大,防止将其拉变形了!
我带着僚机用了二十度(20度)的俯冲角,平稳而又准确地对准了一号靶标。照完像后慢慢地拉起并报告:“洞三(03)照相完毕!”
我的意思是:在战区的预先侦察活动,已经结束。该是直奔集结机场的时候了。
正如我想的那样。指挥所(长城)的口令,立即就接踵而来:“洞三(03),航向两六洞(260度),高度八千(8000M)!”
我复诵了指挥所(长城)的口令后,空地之间又是一段静默期。
从两千米的高度爬到八千米的高度,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这个期间,飞行员们可以用来调整思绪,预谋下步,休息体力。
此时,我令僚机打开“最大状态”,保持航向平稳地爬高。我想:“这下可得直飞降落场了吧?”要不然,我们飞机上可供使用的油量是越来越少了。特别是我的僚机吴启兵的油量则更少!
一分钟后,我报告了高度八千(8000M)时,指挥所(长城)又发来了指令:“洞三(03),航向两六五(265度)”
“洞三(03)明白,航向两六五(265度)!”我向左压了一下坡度,立即就改平了。五度的航向,其实只要蹬一下右方向舵就可以了。
但是,我没有那么办。因为那样是在人为地产生侧滑,那种航向不是真实的。飞机的纵轴是不一致的,蹬出的方向舵一松开,机头又调回原方向,而航向就回到原来航向上去了。
我报告航向两六五(265度)后,指挥所(长城)的指令随即就到:“洞三(03),目标左四十五度二十五公里,目标左四十五度二十二公里!”
“他妈的!这又是让我干啥呀?咋这么多的事呢!今天是咋的啦?想累死我呀!”
骂归骂,不满意归不满意。但是,任务必须执行不误!不满意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即便知道是去送死的,也必须准确无误地去执行。这是军人的天职!这是战场上的纪律!
“目标左三十度二十六公里!”
“他妈的!怎么落后了呢?赶快追赶距离!”我一听到这个口令后,马上意识到,在指挥所的那张推演图上,我们双机已呈明显的落后态势了。我赶紧自作主张地右转十度航向(10度),加大油门追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