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和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党的十六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具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根据十六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五个方面谋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主要目标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新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既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又根据新的情况和条件充实了奋斗目标,增强了目标的针对性。
可以预见的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抓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瞄准的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发展是当今中国主题。无论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还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体现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
小康,这个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今天已经被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然而,要把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加起来还多的大国带入全面小康,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壮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藩篱,实现全面小康才有动力;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建立规则秩序、推进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障;只有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领导核心、提供政治支撑,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绘就全面小康的宏图。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的统一论者。广大大学生党员既要做最大的理想主义者,又要做最大的现实主义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党员既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又要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而奋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