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三、增强政治定力,对党绝对忠诚

字体:16+-

三、增强政治定力,对党绝对忠诚

古人云:“忠诚之心,人之大德。”忠诚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基本道德范畴,也是衡量人品的基本标准之一。做合格共产党员必须对党绝对忠诚,绝对忠诚于党是我们党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基本政治素养,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名共产党员都要把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始终做到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虔诚而执着,忧党忧在深处、担当担在难处、守土守在实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一)党员要牢记对党忠诚这个根本

忠诚是人的一种优良品质。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对党绝对忠诚,把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党的事业发展高度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追求个人价值与意义、追求国家发展与进步、追求人类进步与理想三者的完美结合。90多年来,正是因为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对党绝对忠诚,我们党才具有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不断发展壮大。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肩负艰巨繁重的任务,面临严峻复杂的考验,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要求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以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政治立场,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谋利,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坚守党的政治立场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党员对党忠诚,是建立在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这种忠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有崇高的奋斗目标作牵引,是一种高度的政治自觉。党员干部时刻不能忘记党的政治立场和自己的党员身份。站稳政治立场,做到对党忠诚,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才能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严守党的纪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应对各种政治考验的必然要求。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并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部分党员干部经受不住种种考验和挑战,败下阵来。有的信仰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存疑虑;有的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把党的宗旨、群众利益抛在脑后;有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成了表里不一的“两面人”;有的热衷于“潜规则”、“小圈子”,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等等。只有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才能拧紧思想“总开关”,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现象。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良好政治生态是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必然要求。现在,有的地方政治生态

出了问题,党内政治生活受到破坏,不正之风、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键是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用坚强的党性增强政治免疫力,抵抗不良风气的侵蚀。只有对党忠诚、无私无畏,才能以自身硬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真正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牢牢把握绝对忠诚于党的具体要求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坚持党性的牢固支点,是衡量党员干部官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更是一种义薄云天的信念。有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才能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旗帜为旗帜。

第一,忠诚党的信仰。对党忠诚,首先要忠诚党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这就是党的信仰所在。要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思想之“元”,固守为政之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践行党的宗旨。我们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在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应更加努力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第三,维护党的形象。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先进性和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从而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但是,当前有一些党员干部放松党性修养,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直接给党的形象抹了黑。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涉及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党的兴衰存亡。因此,党员干部要从自我做起,维护党的形象。

第四,加强道德修养。党员干部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首先必须做到心怀坦荡、光明磊落、表里如一。这事实上是对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要求党员干部“正心诚意”。习近平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这就要求党员干部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讲诚信、守纪律、懂规矩,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只有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坚决反对口是心非、虚情假意,党员干部才能真正做到对党绝对忠诚。

(三)对党忠诚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对党忠诚要落实到具体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体现在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上。只有工作推动了,事业发展了,对党忠诚才有真正的价值和实际的意义。

第一,要深化学习

,主动提升理论水平。学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掌握工作方法的基本入门,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政绩观的首要要求。只有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深化学习成果,才能在理论水平上得到提升;只有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明晰方向、稳步发展。所以,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学习主动性,端正学习态度,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始终做到持之以恒,深化理解,不能为了应付检查、完成任务而搞一阵风,浅尝辄止;要把工作和学习相结合,学以致用,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在实践中加强学习。

第二,要牢记政治方向,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要把树立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自觉增强政治意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是对党忠诚的基本要求。如果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就没有忠诚可言。

第三,要强化组织意识,服从组织安排。组织意识具有凝神聚心的作用,是维护我们党团结统一的保障。党员干部要铭记自身角色、强化责任担当,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组织纪律。强化组织意识,就是要自觉接受组织安排,恪守组织原则,做到始终严格遵循不突破,始终执行落实不放纵。要服从组织安排,尽职尽责,全心全意践行党的宗旨,始终做到一心一意为党为民不懈怠。

第四,要严于律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党忠诚首先要做到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用以规范党员行为的一种规范,要求党员同志要自觉遵守,牢记自己是党组织中的一员,拧紧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自觉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作斗争;自觉抵制和批判价值取向物化、宗旨观念淡化、党员意识弱化和党性修养退化现象,始终保持党员纯洁性。每一位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记“勿心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懂得摆正角色、身份和位置,自觉严于律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才能始终做到慎独、慎微、自警、自省;才能真正心怀群众,心中有党组织;也才能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守住党员本分,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第五,要突出纪律严明,严格遵守党的规矩。“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我们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战斗部队,纪律严明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严明的纪律作为维护党的纯洁性的有力保证,努力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全党同志必须遵守的统一的铁的纪律。对党绝对忠诚,就是要百分之百守纪律、讲规矩,绝不越“雷池”一步。要常怀敬畏之心。心存敬畏才能身有所正、行有所止、业有所成。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要牢牢守住底线。坚守政治底线,坚守法纪底线,坚守道德底线。要强化程序意识、规矩意识,严格按规矩、按程序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