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一支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
习近平指出,“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党员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党员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要建设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也要靠党组织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全面推进、强化落实,采取综合性举措加以实现。
(一)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不断完善
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最重要方面。党员和党的干部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神圣感。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担当,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第二,要切实增强自己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有办法。早在1939年,毛主席就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毛主席说,有恐慌不可怕,怎样克服它,有办法才是最重要的。一是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学习能力建设。学习是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加强学习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三是要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就是服务,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每一项政策、每一个举措的制定和出台,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要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尺度。
第三,要真正做到清正廉洁、浩然正气。孟子曰“:吾养吾浩然正气。”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过不了廉政关,就没有担当可言。无私才能无畏,自身不干净、不纯洁就没有担当的资格和底气。要坚持严自律、善治家、慎交友,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从众心理、不平衡心理,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家园,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义无反顾地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敢于担当,承担起应尽的
责任。尤其要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说空话大话,不做表面文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坚持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按照“讲、懂、守”的要求,遵守从政之德,不能因为敢担当就乱担当、乱作为。
(二)党组织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第一,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武装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用习近平同志关于敢于担当的系列讲话精神武装干部的头脑,借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加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教育,夯实道德建设这个基础,解决好党员干部思想深处的“总开关”问题。要着力强化担当精神教育,把担当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日常教学之中,引导党员干部切实解决当干部为什么要担当、怎样担当的问题,增强敢于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以提高党员干部会担当的本领为目标,搭建有效的教育培训平台,鼓励和支持干部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和具体方针政策的学习,加强对经济、法律、哲学、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基层和群众等活典型、活案例、活经验的学习,向知识要宽度,向理论要高度,向实践要深度,向群众要新度。要着眼于加快培养造就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不断整合培训资源,丰富培训载体,创新培训方法,优化培训内容,增强以敢于担当为内容的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二,强化党员干部实践锻炼。党员干部必须经过实践的锻炼才能增长才干、担当重任。要制定党员干部培养锻炼的中长期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广大党员干部在不同岗位实践中成长成才,敢于担当。要为党员干部实践锻炼搭建有效载体,通过到上级机关挂职一批、到基层单位下派一批、到经济建设一线招商一批、到社会稳定一线接访一批、不同地域交流一批、同一领域不同单位轮岗一批、到艰苦边远地区支援一批、面向海内外人才引进一批等措施,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上经风雨、受考验,拓宽视野、开阔胸襟,进一步加快成才步伐。要在党员干部实践锻炼中加强过程考核,及时发现和选拔那些在关键时刻或者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住考验、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的党员干部,那些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基础差的地区或者单位工作实绩突出的党员干部,以及在其他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实绩特别显著的党员干部。要帮助和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组织的培养锻炼,明确实践锻炼不是去“镀金”,更不是去走过场等着提拔,而是要身入、心入、情入,与工作岗位周围的广大群众打成一片,自觉地扎根基层、接好“地气”。
第三
,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培养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是核心。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只有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才有形成的基础和发扬的动力。锤炼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作风,就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自觉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操作层面,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把加强党性修养与参加党的思想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当前,要继续深入抓好深化“四风”整治,把敢于担当体现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二是把加强党性修养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起来,立足岗位,实干兴邦,把敢于担当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三是把加强党性修养与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起来,牢记根本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敢于担当体现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四是把加强党性修养与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把敢于担当体现到守纪律讲规矩的总要求上来。五是把加强党性修养与推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起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争做学习型个人,把敢于担当体现到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永不竣工的工程上来。
第四,营造鼓励担当、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承担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坚持公道对待党员干部。对那些坚持原则、勇于担当、有能力、不怕得罪人、比较有个性的党员干部,群众对他们的认识会有不尽一致的情况,组织要为他们说公道话。不能求全责备,一有失误就加以责难,这样会挫伤干部敢于担当、勤奋工作的积极性。对因工作敢于担当、触动他人利益而引发信访举报的,要及时核实情况、澄清事实,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因工作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而受到错告、诬告甚至诽谤的,要依纪依法追究诬告者的责任,及时澄清事实,弘扬社会正气,为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撑腰壮胆。同时,要营造允许失误、宽容失败,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动真碰硬的好干部,宣传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的好干部,宣传心系群众、爱民敬民、不计个人得失的好干部,让全社会向他们致敬、为他们喝彩,推动形成鼓励担当、崇尚担当的良好环境,使敢于担当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让勇担当、敢作为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