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八讲

第四讲 固本培元,筑牢理想信念根基_三、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筑牢信仰之基

字体:16+-

三、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筑牢信仰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并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精神旗帜。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95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创造

力、凝聚力、战斗力,根本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站在新的起点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高扬旗帜、固本培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自成立之初便将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定为最高理想。在中国共产党95年发展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仰信念作为立党兴党的命脉和灵魂,并在这面旗帜指引下不断前进。

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仁人志士面临的时代任务,但是多少主义和主张一一出场,又一一破灭;多少道路和方式一一探索,又一一碰壁。历经磨难和上下求索,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这柄思想火炬熊熊燃起,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给曾经屈辱的民族带来独立振兴的希望。95年来,我们党以高度的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坚定不移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根深叶茂、坚如磐石。正是因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我们党才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把握正确方向,使全党有了“共同语言”,铸就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战胜了前进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历史表明,理论兴则党兴,思想强则党强。在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以思想理论建设引领党的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等建设,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具有时代性,富有勃勃生机。比如,建党初期,面对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强调,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根本途径是加强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使每一名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并在不断的思想建党实践中助推党的事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过去不熟悉的东西,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形成了新的指导思想,在全党先后兴起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得到普遍的、深刻的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教育,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导、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取得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得益于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精神变物质”产生了强大力量,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不变的主题,不断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其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是人们观察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而不是死的教条。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的,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善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新的回答。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空前而不是绝后”。干革命、搞建设,老祖宗那里没有现成的“方子”,要敢于谱写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敢于创造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跨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使中国赶上时代,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关键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先天属性,是区别于其他非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特征。然而,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我们党始终在“赶考”的路上。当前,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执政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党员队伍结构、思想状况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有效应对“四大考验”、更好战胜“四种危险”,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擎思想旗帜,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领导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苦干实干,不断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性地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战略目标,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方略,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战略指引,以及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等为战略支点,为我们党向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谱新篇,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当前,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就是要深刻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当前,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旗帜,不仅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还要高扬具有时代性、发展的马克

思主义的旗帜指引作用。也就是说,当前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旗帜,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以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意义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基本问题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本问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和巨大理论力量,是我们党充满生机活力,具有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生动表现和根本标志,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新的重大成就。

从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的实践来看,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是在我国国家发展和国家治理进入新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一项基本理论建设、政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下深入持久的功夫,要把它作为我们党迎接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思想理论准备。我们要着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关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关于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关于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思想、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思想、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关于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想、关于国家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思想、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思想等等,来展开学习教育。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党的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增强党的理论自觉。

对每一个共产党人而言,高扬无产阶级政党的精神旗帜,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矢志不渝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美好理想而奋斗。同时又得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才能实现。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保持对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既胸怀理想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新形势下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旗帜,就要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筑牢信仰之基的重要指引,坚持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突破口,推动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不断把精神旗帜的力量转化为踏踏实实的工作实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