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八讲

第四讲 固本培元,筑牢理想信念根基_六、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工程

字体:16+-

六、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工程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国家的“维”、“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旗帜,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了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发展动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和空中浮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矛盾凸显的关键期,思想领域复杂多变,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价值取向同时并存,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混乱,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一个国家的规矩,而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

国家的“规矩”。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有了这个标准,人们就知道该追求什么、舍弃什么,遵循什么、反对什么;就分得清美丑、善恶、好坏。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抢占价值体系制高点的迫切需要。当前,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日益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伴随着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进步,中国发展模式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西方一些势力虽然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改革发展成果,但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认可中国的价值体系和政治制度,他们仍抱着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不放,把中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的威胁。我国将长期面对西方遏制、促变的压力,而意识形态渗透、价值观颠覆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的主要手段。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自己的价值观不鲜明,对自己的价值观不自信,在这场价值观的对抗中就会败下阵来,就会不打自垮,成为别人价值观的附庸。

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必须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要求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要促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社会治理、行业管理,以良法善策和社会

管理传导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要注意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使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

二是要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平均用力,必须抓好重点人群,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党员干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作出表率、见诸行动,就是重要的导向和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鼓励少年儿童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三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包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源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