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

第三章 南征北战

字体:16+-

第三章

南征北战

今天我们能获得这么大的胜利,主要是因为我们忠实地执行了毛主席的战略方针!只要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领导指挥,只要有广大人民的支援,今后我们就能歼灭更多的国民党,获得更大的胜利!

——战斗胜利后,师长对解放军战士们说道

影片档案

年份:1952年

黑白/彩色:黑白

出品: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彰

导演:成荫、汤晓丹

摄影:朱今明、顾温厚

美术:韩辛、陈波生

主演:冯喆 饰演 高营长

张瑞芳 饰演 赵玉敏

陈戈 饰演 师长

汤化成 饰演 师政委

王力 饰演 刘团长

潘文展 饰演 教导员

荣耀

新中国成立后推出的第一部优秀的战争影片。观看电影《南征北战》是属于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光影故事

一个初春的黄昏,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列纵队伴着天边的隆隆炮声,迈着沉重而整齐的步伐沿着公路向前行进。虽然他们身上扑满尘土,神色凝重,但是他们的眼睛却坚毅地望着前方。

距桃村二里许的地方,横贯着一条东西大沙口,河面上架着一架南北向大铁桥。忽然,防空警报响起,北撤的群众与解放军部队迅速地跑向两岸庄稼地里隐蔽起来了。

两架国民党侦察机沿着公路、铁路由南向北低飞侦探、扫射。子弹扫过沙河,扫过铁桥,一直向北扫去。等到飞机远去,司号员吹号解除警报。公路、铁路两侧隐蔽的部队和群众拍打完身上的尘土继续前进。

高营长和赵大娘并排从果园里走来。赵大娘笑着对高营长说着:“打从去年土地还家以后,光景就像阳春三月的庄稼一样,一天比一天好。我们家母女三人,分到九亩坡地,一亩梨树,还有五分枣园。”她指着一片绿油油的果树林说:“你看,那就是!”高营长赞美地:“长得可真壮实!”

赵大娘感叹地:“可不是,人见人夸。往年这些再好也是地主的,老高,如今你们都往北开啦!好光景怕不牢靠了。”高营长劝慰道:“大娘,这是您的家,也就是我们的家!咬咬牙先忍着点!”

沙河口,人群、担架、大车、部队从桥上走过,有的涉水过了河,由南往北而去。忽然,高营长命令道:“停止前进!”队伍中张连长一脸疑问地望着高营长。

张连长走到屋后的土堆上,叹了口气坐了下来,接着从口袋里摸出一支香烟点着。他的眼睛一直朝河口铁桥方向望。河口灯火点点,人影、牲口、大车连续不断地沿着大路向河口走去。张连长把手里的烟卷捻成碎末,一会儿又重新点燃一支。

高营长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张连长刚要站起,高营长把他按下,随即和他并肩坐下,也摸出一支香烟点着抽了起来。张连长说:“队伍在这儿,进不进,退不退的。为什么?”

“估计可能有新的情况。”张连长说道,“打了一仗就走,真叫人不痛快。我不怕困难。只要上级下命令,我这个连可以冲在第一个。”

高营长明白他的心情:“你勇敢冲锋的精神是好的,但是光凭勇敢是不行的。现在最要紧的是怎样把上级的指挥意图、战术思想,通过你,通过我,变成全营全连的行动。”

听了高营长的一番话后,张连长比先前平静多了。高营长朝他望了一眼,抚着他的肩膀向村里走着。高营长说:“在困难多的时候,作为一名指挥员,最要紧的是耐心和沉着。”张连长重重地点点头。

在师部,师长、政委和各团团长站在一张铺着地图的桌子周围开会。师长分析着当前形势:“现在国民党集中了三十万人马,分陇海、津浦、胶济三面向我们合围进攻,企图跟我们决战!形势是严重的!我们正面,国民党集中了十八个师,由南向北压过来。我们背后,胶济线国民党有七个师,偷偷地由北向南压过来。国民党想用分进合击,南北夹攻,把我们消灭。上级命令我们在这一带展开阻击!”

师长看了看大家,又继续讲道:“军部命令我们马上构筑工事,在桃村、大龙口一线阻击两路国民党军队!刘团长,你们驻扎在桃村的是哪个部队?”刘团长答道:“一营。”师政委听了,说道:“对南路的国民党阻击打得好不好,这对整个战役有很大关系。刘团长,你可要向一营好好地交代一下。”

刘团长站起神:“我立刻就去。”

一座洋房里灯火辉煌,屋里国民党前线指挥部正在开会。烟雾中,数十个高级军官围坐长桌,一个胖胖的将领位居首席,他是这次战斗的总指挥官。只见他敲敲桌子说道:“刚刚接到电报,我军飞机侦察共军在桃村至大龙口一线构筑工事。陈长官命令我部即刻推进,消灭共军于沂蒙山区。”

接着,总指挥官开始安排部署。最后,他对各部军长说:“委员长电谕:鲁南决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并预祝此次决战成功,特令嘉奖张、李所部全体官兵。”国民党张李军长及全体军官肃立齐呼:“愿为领袖效劳!”

张连长在机枪工事里接听电话:“战士们情绪很高,一定会把国民党消灭在我们阵地前沿!营长,今天是第五天阻击了。看样子,我们该出击了。营长,您看能不能出击?”电话那头,高营长说:“等我报告团长以后再决定。”张连长连忙报告:“报告营长,国民党又发起冲锋了。”高营长嘱咐道:“叫大家好好地打,我马上就来。”

这时候,师长与刘团长等人进入高营长指挥所。高营长,教导员急忙上前敬礼。师长说:“辛苦了,今天怎么样?”营长回答:“八个钟头打退国民党五次冲锋。”师长肯定了他们的成绩:“你们打得很好!我们在这里阻击了六天。已经完成了预定任务,现在命令你们立刻转移。向北,四百五十里路,限五天赶到。任务回头由刘团长当面交代。怎么样?有困难吗?看你的神情好像不对劲啊。”

高营长说:“说实话,师长,现在部队斗志正旺,马上又要向北转移……这个弯子怕是一下子转不过来。”师长动情地说道:“告诉战士们不要怕跑路,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今天放弃这些地方,就是为了长远地保持这些地方;今天,群众受些损失,吃些苦头;将来,他们会得到幸福,得到利益。今天丢开面前这个国民党不打,就是为了以后彻底的歼灭这个国民党!”

师长看了看听得出神的高营长,继续说道:“在拂晓以前把队伍撤下来,不要让国民党发觉。赶快执行吧!”高营长大声回道:“是,立刻执行!”

桃村撤退的群众牵着牲口,拉着大车,车上坐着老幼妇女,男女民兵排列一旁。队伍默然无声从一旁走过。解放军部队在撤退的群众背后向铁桥北边走去。赵玉敏跳上一辆载重大车向群众讲话:“乡亲们,大家不要难过,我们这里有山有水,有人有枪,有共产党的领导,还有主力在前面打,我们一定能够胜利的!大家想一想:八年抗战,毛主席领导我们把日本鬼子都打败啦!乡亲们,我们也一定能够打败老蒋!今天主力部队暂时撤走,将来一定会打回来的!”

在她背后走动的战士们听见她说的话,个个都抬起头来,坚定地迈着步子朝前走。赵大娘和一群妇女,捧着一堆鞋子,朝高营长走来。赵大娘:“老高,这几双鞋子你们捎着。”

高营长迎上来,看见鞋上新绣着 “胜利归来”四个字感动地说道:“大娘,永远忘不了您这一番心意。”赵大娘闪着泪花:“老高……打了胜仗,千万给大娘捎个信来。”高营长承诺道:“一定会的。大娘,我们走啦!”立正敬礼,与教导员跨马过河奔去。

高营长的部队涉水过河,沿着大路向北;赵玉敏领着群众队伍沿着河堤向东,向石岗左边的山道上前进。两支铁流长龙似的左右伸展开了。

国民党的交通兵指挥着一辆辆炮车与军用卡车开进桃村。桃村四处寂静无声。街道是沉寂的,村子中每家的院子都是空空的,仅有几只乌鸦栖息在树梢上呱呱地叫着。国民党参谋长向国民党张军长说道:“共军去向不明,我先头部队失去前进目标!”他们两人显露出怀疑的神色。

而此时,高营长的部队正在过一条大沙河。河水涨满,滚滚东流,最深的地方甚至淹没了战士们肚脐眼。战士们举着枪,蹚水过河。班长陈德海和一位战士架着战士王春朝前走,王春艰难地跋涉着。原来王春的脚磨破了皮。这时指导员走了过来。他一看情况就不由分说地和陈德海搀扶着王春骑上马朝河中走去。

夜,漆黑得怕人。桃村的一所空旷的瓦屋大厅里,电报机“哒哒”作响。

国民党参谋长从电报间走

了出来,众军官拥上。国民党参谋长不耐烦地朝大家摆手示意镇静,然后摸出烟吸着说:“纵深一百多公里,所有的村庄、树林,飞机都侦察过了。除了发现少数共军民兵游击队外,任何共军主力都没有。”

这时,译电员急忙送来指挥部发来的最新电报:“十万火急,北线李部在凤凰山陷入共军重围。现命令你部火速增援……”张军长看晚点报,神色一变,瞪着两只眼,走至铺着巨大地图的桌前。国民党参谋长用手指着桃村,一直划到凤凰山停住,手指不禁颤抖了起来。国民党张军长愤然拍案:“立刻命令,向凤凰山前进!

在一座突出云霄的山顶上,教导员手里拿着地图立在道旁向四周观望着。高营长仔细地观察着地形:在这山头对面也有一座同等高度的山头,两山之间有一条弯曲的公路,周围尽是奇峰怪石。通讯员丁宝山匆匆跑到营长跟前气喘地说:“报告,师长请营长赶快去接受任务……”高营长和教导员翻身上马,向师指挥部奔去。

高营长、教导员气喘喘地跑到师长跟前。师长望着面前的这位爱将,顿了顿后说道:“情况是这样的,刚才有五六百国民党由凤凰山向摩天岭方向溃窜!现在命令你营立刻从这里插到羊角湾,拦腰堵住!歼灭它!”

接到任务后,高营长和教导员在烟雾的山沟中疾行,在他们身后是一长串快速行进的队伍。

高营长和教导员爬到一座小山坡的顶上,向导老大爷忽然用手指着正前方:“这就是羊角湾!”高营长一看,正前方有一条宽阔的干沙河,数百国民党从沙河一端迎面窜来。高营长一摆手,举枪连击三发。张连长回身向后招手:“同志们,冲啊!”

伴着冲杀声与机枪声,解放军战士从左右后三面山坡上冲下,国民党溃兵没有意料到在这里会遇上解放军,顿时惊慌失措,狼狈逃窜。最后,此股国民党军全部举手缴械投降。

在师指挥所的山头上,师长手指地图上的摩天岭和凤凰山:“摩天岭阻击战打得好,凤凰山的胜利就有了保障。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把摩天岭的国民党吃掉。但我们仅仅有一个师的兵力。而国民党的增援部队是一个军。担子不轻啊!”

师政委坚定地说道:“国民党再多我们也要挡住,不但要挡住,而且要狠狠地打击他们!”师长赞同地点点头:“对,狠狠地打击。军长说凤凰山的总攻时间提早到今天下午五点钟开始。他要我们在摩天岭坚守十二个钟头!”师政委胸有成竹地说:“不成问题。”师长点点头:“一团一营正在羊角湾,离摩天岭很近。我看把一营先拉上去吧。”

师政委高兴地说道:“好,一营打阻击有经验,要得!”两人站在地图边上,视线移到摩天岭上。

凤凰山硝烟滚滚,山谷中的一个小山村若隐若现。国民党的残兵据守在小山村周围,做最后的挣扎。国民党李军长将村中的一个地下室改建成自己的指挥所。炮弹在指挥所四处爆炸,指挥所内尘烟弥漫,李军长站在报话机前,一个参谋人员在向报话机喊:“一○一,一○一,你们到了哪里?你们到了哪里?”

报话机回答:“我们快到摩天岭,快到摩天岭了。还有十公里,还有十公里……”国民党李部参谋继续喊:“赶快向我们靠拢,赶快向这里靠拢!”对方回答道:“你们要沉着,要沉着!你们也赶快问我们这里靠拢!”国民党李部参谋:“我们已经派了突击部队向你们靠拢啦!”回答声:“我们还没有联络上,还没有联络上……”摩天岭南边,国民党先头部队乘着汽车沿着两峰中间公路向山顶快速行军。

摩天岭北边,高营长的队伍在攀登陡壁。但是,摩天岭的山坡太陡了,战士们攀爬极为困难。张连长急中生智,指挥战士们把刺刀插在陡壁上,战士们迅速登着刺刀梯子攀上山顶。爬上山顶的战士们将手榴弹投向国民党,国民党溃退。

高营长和教导员站在山顶上对大家:“同志们,有我们在,就有摩天岭在!”教导员给大家鼓起勇气:“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保证凤凰山全线总攻的完全胜利!同志们有没有把握?”战士们齐声高呼:“有!”雄壮的声音震撼着山谷,刹那间山谷中激荡着自信而有力的回音。

摩天岭南边半山间的公路上,国民党张军长站在车头用望远镜朝摩天岭察看:“向凤凰山喊话。”于是国民党参谋长接过话筒喊道:“六○二,六○二,我是一○一,我是一○一。你们赶快向我们靠拢!向摩天岭靠拢!”

报话机回答声:“我们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已经很困难了!请你实践诺言。赶快伸过手来……”突然报话机内传出,“不准动!举起手来!”国民党张军长等人吓得退缩数步。这时,张军长已经明白了自己同僚的命运。

国民党参谋长沮丧地说:“共军控制了摩天岭左右五○七、五○九高地,我们攻击部队已经损失了两个半团。”张军长:“命令所有炮兵,向摩天岭轰击!”

摩天岭炮火连天。高营长在营指挥所工事内接听电话:“师长,向您报告,国民党第三次冲锋又被我们打退了,现在正向我们阵地炮击。”师长对一营的战绩很满意,鼓励道:“沉住气打!告诉你,刚才军部通令嘉奖我们,特别嘉奖你们一营。凤凰山的伟大胜利是和摩天岭的英勇阻击战分不开的。”高营长焦急地问道:“师长,我们什么时候收拾摩天岭的国民党?”

师长笑着说:“你别着急,现在战役正向最后目标发展。我们凤凰山的主力,已经开始向摩天岭的国民党左右两侧运动。你们稳坐钓鱼台,在摩天岭吸引住国民党的主力。只要他们不跑,胜利就来得快了!”

炮声中,摩天岭南边公路上,国民党步兵继续向摩天岭运动。美式军用帐篷内,坐着国民党张军长、参谋长及几个下级军官。他们围守着电话机和地图在讨论着什么。张军长从美式军用椅上站起来不停地来回走动,他心里着急万分。帐外摩天岭方向炮声隆隆,左右电报机“哒哒”地响着。

一个译电员匆匆走进,将一份电报递给张军长。国民党张军长阅毕完毕之后说:“国防部和美国顾问团正在商讨新的作战计划,命令我部立刻撤回桃村一线集结待命。”传达完后,他骄横地说道:“哼!就算共军的腿跑得快,总跑不过我们的汽车轮子,立刻行动!”

摩天岭解放军阵地一片硝烟。工事被炮火摧毁殆尽,战士们被尘土掩没,仅露出手中的枪和头上的钢盔。一批马队从山沟小道上奔驰而来。骑在马上的是师长,团长及参谋人员。张连长连忙向工事里大声呼喊:“同志们!师长来看大家啦!”战士们一个个从被尘土掩盖的工事中跳出来向师长敬礼。

师长感动地说:“同志们辛苦了!”战士们齐声说:“首长辛苦了!”师长兴奋地说:“我们的胜利是越打越大了,但是国民党还调皮得很哪!他们已经跑了。”高营长沉着的说道:“请求上级允许我们参加这次战役直到最后胜利!”

团长向师长无奈地笑了笑。师长的眼睛向所有的战士扫了一下:“好吧!大踏步前进!”于是每个战士都换上了新鞋子。张连长换上绣有“送给人民功臣”字样的新鞋子。丁宝山将绣有“胜利归来”字样的新鞋子交给营长换上。

赵玉敏领着游击队,在山腰上,在青纱帐里,在河沟边奔跑。国民党汽车满载国民党士兵如同串珠似的在公路上迅速南撤。突然先头汽车触响地雷,后面的汽车立即煞住,国民党兵跳下车,慌乱地开枪。赵玉敏和二嫚等游击队员伏在山谷中的小树下露出了胜利的笑脸。

金黄色的晚霞映着庄严雄伟的沂蒙山。公路旁一片高大的桦树丛林。树下,师长拿着红铅笔指着地图朝高营长、教导员、刘团长等说:“国民党正向桃村撤退,桃村是国民党进攻的跳板。国民党一定会重点据守的。这一仗打得好不好,要看我们能不能发挥高度的运动、高度集中作战的特点。战争的形势要求我们全体指战员要更加打得、跑得、饿得;更要猛打、猛冲、猛追。”

师长继续说道:“上级把正面主攻任务交给我们这个师。刘团长,命令你团要抄小路插到桃村以南,在今天半夜三点钟以前一定要拿下车站。不但拿下,而且要坚守到明天拂晓,等到我们大部队赶到之后,大家合力聚歼全部国民党!”刘团长领命。

师长望着自己的爱将,关心地问道:“八个钟头要赶九十里路,还要翻一个大山,任务是相当艰巨啊!”师政委接着说道:“这个中心开花打得好,对歼灭国民党这个主力,有决定性的作用。攻夺桃村车站这个任务……刘团长,你准备交给哪一营?”

高营长毅然抢着说道:“任务交给我们一营吧!我们营对桃村一带地形熟悉,保证在今夜三点钟以前拿下车站,迎接大部队!”师长满意地朝师政委、刘团长点点头。

暮色苍茫中,高营长的队伍跑下公路,在蜿蜒崎岖的山道上前进着。

众卫兵簇拥着国民党张军长、参谋长走过桃村大铁桥。张军长走到桥中心突然停住:“参谋长,这座桥有多长?”参谋长想了一下:“大约有一百五十公尺。”张军长冷冷地问道:“如果重建这座桥要费多少时间?”参谋长想了想:“最快也要一个月……军座的意思是要炸桥?”张军长说:“不,仅仅是准备,以防万一。这条沂河是我们天然的屏障。你立刻命令工兵连安上两千斤炸药。”参谋长立即回答道:“是。”

黑夜茫茫。铁桥南岸巨大的碉堡上一盏探照灯照着铁桥。国民党军队陆续过桥,一辆满载炸药的探险车朝铁桥开来。开车的是一个身着黑制服、戴工人帽的老司机何大龙。与他并肩坐着的是国民党工兵连长。探险车开到桥口停住,工兵连长指挥工兵们扛着装满炸药的箱子向桥心跑去。

何大龙走到车头跟前掀开水箱试探了一下,又走回车厢取出铅桶,向河边走去准备提水。国民党连长赶上来:“我跟你去!”何大龙走下河沿,他用手电筒照路。何大龙一面提水一面盘算着怎样通知游击队。突然他扑上去将国民党连长打落水中,拔腿奔向东边的桃村方向。

在距离大桥几里远的西边,高营长正领着部队用各种器材渡河。探照的白色光束掠过他们头顶,他们迅速卧下。他们勇敢地趁着光束掠来掠去的空隙,迅速地渡过了河。部队在黑夜中静悄悄地向南疾进。

车站方向,枪炮声顿起。国民党我双方正在进行激烈的战斗。高营长等冲上月台,炮弹飞来在近处爆炸。黑烟中,高营长头部被弹片擦伤,教导员、丁宝山抢上前扶住。小卫生员赶忙上前进行包扎。营长头上裹着纱布和教导员从月台上走来,在阵地上巡视。

突然,夜空升起两颗白色信号弹,接着各色信号弹升起,一阵密集的炮火向车站袭来。高营长大声喊道:“各就各位!扑灭国民党的反击!”车站被炮火包围,新一轮的战斗已经开始。

解放军在公路上,在山谷里,在各个道路上,由北向南疾进。隐隐能听到炮声,看到火光,看来部队离战斗地点已经不远了。

赵玉敏从何大龙得知国名党的意图后,便想无论如何不能让国民党把桥炸掉。于是她和游击队员们商量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大桥,让解放军主力部队赶上来全部消灭国民党。

黑夜里,按照何大龙的指点,赵玉敏带领着十几个游击队员跑下山坡。他们沿着沂河南岸河堤向大桥疾奔。突然桥口探照灯朝东边扫过来,白光掠过他们的头顶。赵玉敏他们屏住气贴在地上,顺利地避过国民党的探照灯,来到桥南岸了。

何大龙指着那两股炸药导火线轻轻说:“这两股线一接通,炸药就爆炸。只要能把它剪断,大桥就能保护下来。”赵玉敏借着探照灯掠过的白光朝前面察看:在离他们不远处,前面有一层鹿砦,再前是铁丝网,网上拴着响铃,如果不小心碰到铃铛,立即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再往前就是铁轨,两股炸药线横躺在枕木上。

探照灯熄灭。一个游击队员指着东边的一座倒塌的土窑,对朝赵玉敏说:“队长,我看在那边土窑上架一挺机枪掩护。如果国民党发现了,就开火,把国民党火力吸引到东边去。”赵玉敏说:“好,你和二嫚就担任这个任务。这里由我们负责。”

赵玉敏和柱子向鹿砦爬去,爬向铁丝网。然后他们轻手轻脚地用钳子剪开铁丝网。柱子爬了进去。然而就在此时,他的裤脚管被铁丝网扯住,碰响了网上的响铃。于是铃声叮叮当当的传了开来,碉堡上的哨兵发觉了异常情况。碉堡枪眼中重机枪开火,柱子中弹,横倒在铁丝网下。同时土窑上游击队机枪手也开火。于是,国民党的火力转向土窑方向。赵玉敏嘴里叼着铁钳穿过铁丝网,爬过柱子的尸体,朝铁轨爬去。赵玉敏蓦地从地上跳起来,冲到枕木上一把抓住炸药的导火线,用钳子剪断。

大桥的独立屋内,国民党连长伸手将电源闸刀靠上去,紧捂双耳,却久久没有听到爆炸声响起。

桥口,国民党士兵朝赵玉敏蜂拥而来,受伤的赵玉敏眼看就要抵挡不住。正在危急之时,我大军先头部队已冲上铁桥。一片杀声中,国民党兵溃退。

车站炮火连天,硝烟弥漫。高营长和他的战士沉着射击。国民党铁甲车冲进前沿阵地向解放军阵地突进炮击。步兵紧随铁甲车后。

铁甲车愈攻愈近了,指导员在工事里拿过一支重伤号的步枪,跳出工事大声呐喊:“共产党员跟我来!”他端起步枪向国民党扑去,战士们一个,两个、三个跟着冲上去。

突然,大桥方面排炮齐鸣,炮弹纷纷落到了桃村。高营长激动地挥动着指挥旗:“我们大部队来啦!冲啊!”司号员吹冲锋号,战士们由工事中跳起来,呐喊着向桃村方向冲去。在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气势下,国民党狼狈北逃。解放军从四面八方涌进桃村。

战士们端着刺刀,押着一群俘虏走过。俘虏群中,四个国民党军抬着一付美式担架,担架上躺着一个人,美国军毯将这个人浑身上下盖得严严的。高营长好奇地问道:“担架上是什么人?”刘永贵高兴地说:“报告营长,是国民党的军长。”

高营长挥手命担架停住。他伸手掀开毛毯一角。国民党张军长戴着船形帽,额上缠着白绷带,紧闭双眼,一声不响地躺在担架上。国民党参谋长头上也裹着绷带,两手抄在大衣口袋里,跟在担架后面。担架随着俘虏向北走去。一群马队迎面奔来。马上是师长、师政委、团长等人。高营长等迎上去。师长和师政委翻身下马,和高营长等热烈握手。

师长高兴地说道:“同志们,你们打得好,打得好!”师政委也露出满意的笑容:“军部传令嘉奖你们一营全体指战员。”高营长、教导员等坚毅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高营长谦虚地说道:“功劳是党和人民的,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

师长赞许地点点头:“对,对。今天我们能获得这么大的胜利,主要是因为我们忠实地执行了毛主席的战略方针!只要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领导指挥,只要有广大人民的支援,今后我们就能歼灭更多的国民党,获得更大的胜利!”

师长大手一挥,气宇昂扬地说道:“同志们,乡亲们,战争还没结束,为了争取更大的胜利,我们要继续前进!”三个年青的司号员跳上冒烟的装甲车顶吹响了前进号。

神饱满的战士们踏着雄壮整齐的步伐高歌前进。桃村群众簇拥在大路两边,纷纷把各种水果、干粮塞给战士们。高营长、教导员骑在马上。战士们个个脸上显出笑容,向赵玉敏等挥手。桃树大路两旁人群中,赵玉敏、赵大娘、二嫚、何大龙、刘永贵媳妇抱着孩子,朝前进部队的使劲地挥手。

晴空万里,白云片片,美丽而庄严的祖国原野辽阔无际。运动战歌声响彻云霄。

点击点评:史诗风格·虚实结合

南征北战是我国第一部富于史诗特点的战争影片。它以恢宏的气势和壮阔的场面,表现出解放军华东部队在七战七捷之后,大踏步后退山东。他们以灵活的战略战术,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南北夹攻的妄想,赢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

影片详实地描写了部队撤退时,战士们不满情绪的真实表露,如张连长、刘永贵等人对于打了胜仗仍然撤退的决定非常不满,甚至有人说风凉话,要留在地方工作。在高营长的耐心开导下,最终大家理解了战略撤退的真正目的,高高兴兴地投入到狙击敌人的准备工作中去了。

影片的叙述手法非常熟练,叙事以点带面、虚实结合。实写的是:一营在大沙河狙击南部敌军;在凤凰山总攻开始前在摩天岭打增援;孤军深入,占领将军庙车站,协助完成整个大部队进行反攻这三次特殊任务;虚写的则是凤凰岭总攻以及纵队消灭南部敌人的过程。影片仅用数个全景镜头及几个镜头的组接,便简洁明了地交代了剧情。这样的虚实结合,既清晰地描写了整个战局,同时又突出了人物形象。

正如电影史专家尹鸿、凌燕评价的那样,以《南征北战》为代表的电影充满了来自于那个时代的“真情实感”——这种简单、朴素、热情和充满时代气息的风格和精神特质,是以后任何时期的影片都无法比拟的,黑白影片的魅力属于那个特定的时代。

回望精彩

这部电影非常重视场面的多层次构图和全景描写。解放军撤出山东时,蜿蜒的队伍从画面右上到左下;后景则是两队随军转移的老百姓的队伍,当再加上一支骑兵从远处奔驰而来,这使画面构图既有层次感,又充溢着宏大的气势。

平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生动地再现敌我双方从两侧分头抢占摩天岭的紧张场面。就在解放军抢先一步登上制高点之后,导演采用跟移拍摄的长镜头,将镜头不间断地移动到即将冲上来的国民党军队那里,完整地传递达出两军争分夺秒的抢占有利地势的紧张气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