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军史评论

猪流感疑云虽散凸显中国生化战理念落伍

字体:16+-

第一,来龙去脉

实际上早在1918年的西班牙、1976年的美国、2007年菲律宾就曾经出现过甲型h1n1流感,俗称为猪流感。全文字无弹窗小说网所以“猪流感”不是什么新的生化战武器,而是一种很古老的流感疫情。据悉,在电子显微镜下的h1n1型流感病毒猪流感有很多个不同的品种,计有:h1n1、h1n2、h3n1、h3n2和h2n3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能导致猪流感的感染。官方的解释哦

2009年4月墨西哥的流感疫潮把这种古老的疫病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快地疫情波及到美国。美国土安全部长纳波利塔诺于26日宣布,美国进入公共卫生紧急事态。澳大利亚病毒学家阿德里安吉布斯此前曾提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是实验室在用鸡蛋作培养基研制疫苗时生成的。境外的某些媒体据此散布了“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可能来自中国境内”的不负责任的报道,称“是中国旅游者把它带到了墨西哥”,暗指是中国在发动的生化反击战,联系一年前的汶川地震,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很快就否认了病毒来自实验室的说法。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是美国的地方病。who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说:“这种病毒是自然生成的,而不是来源于实验室。”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负责人理查德贝瑟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也承认,这次流感爆发似乎根源在美国和墨西哥,其他地区的大部分病例都是由于旅行传染的。因此,中国利用猪流感发动生化战的说法纯属于子虚乌有,我们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当然要相信这么权威的结论。

第二,对比美国应对“猪流感”

中国不仅不是“猪流感”的始作俑者,反而是受害者,国内自5月22号发现首名甲型h1n1流感患者后,又连续出现多名患者。而且传入中国的甲型h1n1是变异了的第二代,原来不受流感侵害,可以在傍边看热闹的中国人现在也不能幸免了。可喜的是此次猪流感在疫情爆发后不到一个月,病毒学家们就鉴定出导致疾病的新病毒,并很快破译了它的基因序列。

回想当年,美国媒体对中国的sars高度关注,报道铺天盖地,好像它就发生在美国一样。可当甲型h1n1流感发生在美国本土时,却又好像这一切是发生在遥远的异国他乡,除了一些官方姿态以外,美国人们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有病治病,没病该干么还干么。这种姿态的鲜明对比,让人觉得美国媒体报业尽管属于私人集团拥有,却始终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关系到国民健康的事也这么不炆不火,不痛不痒,不惜使用“双重标准”。因为如果大量报道甲型h1n1流感,势必加重外国对美国疫情的担忧,减少来美的商业和旅游活动,并在美国国内引发公众的忧虑,减少公共商业活动,这些都会对美国刚刚好转的经济危机带来更大的负面效应。

美国任命了新的卫生部长,宣称将拨款15个亿用于甲型h1n1流感防治,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开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和实验,为有效应对生化武器、传染病和其他威胁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提供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设备的供给,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多级实验室反应网络。美国国土安全部情报分析办公室的分析人员可以和信息综合中心的州、地方权力机关人员并肩合作,分析和应对应急事故。

很显然,美国政府亟新闻媒体对“猪流感”的冷处理,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自信。美国医学科技发达,应对“猪流感”可以做到发现一例就治疗一例,虽然有64例却无一人死亡。

第三,疑云散去,中国的思考

“猪流感是中国发动的”这样一顶扣在中国头上的“不白之冤”的帽子,在科学面前被摘了去。不过,疑云虽然散去,但是凸显出来的问题则是发人深省的:

第一,中国没有能力对他国发动“生化战争”,即使有这个能力,水平也很低级的。这次的甲型h1n1流感假设是实验室产品危害性不大,敌国可以很轻松地应对过去。相反,从“萨司”、“禽流感”到“猪流感”第二代甲型h1n1流感,中国总是紧张兮兮,如临大敌。生命固然可贵,可为什么紧张的总是中国人

第二,从中国对发生在外国的“猪流感”应对办法,措施来看,我们的理念太落后了,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地淡薄,积极的东西我就不表扬了,专门“挑”不足:

a。反应迟钝,国内第一例从美国回来的从海关进来,我们的机场安检竟然没有查出来显然有麻痹大意,流于形式之嫌,等到对方主动到医院看病才如梦方醒。

b。喜欢大张旗鼓,草木皆兵,那么几个人感染了,就闹得鸡犬不宁,庸人自扰。说明了外强中干,我们抗生物战袭扰的能力太弱了,反制手段基本上没有,才会如此地紧张。

c。我国没有专门的预警、防范网络,中央与地方,各省市之间沟通能力差。

d。领导对“减灾救灾”的意识有,就是没有“生化战”这一理念。我并不是说非得要嚷嚷什么,对这种“生化战”“气象战”的重视,必须提升到原子弹的高度。

说句题外话,夫子会误国的啦北宋时的教训是深刻的,外行指挥内行,“杯酒释兵权”害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