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风水传人

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问我答

字体:16+-

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问我答

众人见他们两个准备一较高低,都乐得看热闹,竟然没有一个人出面阻止,而且毕竟郭珏年轻气盛,率先发难道:“当今之人都知道‘风水’二字出自我郭家祖先的《葬书》之中,请问原文是如何记载的?”

吴尚青对此问题不屑一顾,道:“《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举止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郭珏听完,点头道:“不错。”

吴尚青道:“该我来问你了,据书中记载,你可知道万物皆因何而生?”

郭珏道:“此问太过简单,《葬书》当中开篇就点到: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可知万物皆因五行而生。而且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岐伯就与黄帝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探讨天地跟五行,由此可知,《葬书》当中涉及到的理论是有本可依的。”

他们二人才交手一回合,众人但见言语犀利,论据得当,皆感钦佩,因为郭珏是河东郭家的传人,有此造诣原本正常,而吴尚青却是突然杀出来的程咬金,众人之前都没有听说过风水一脉有他这一号人物,后面的那个老者是他的师父,也不知道具体师承何处。他们两个胜负暂且不说,单是吴尚青能跟郭家之人打擂台,就证明了他的不俗。

郭珏热身之后,当然有更困难的提问准备将他难倒,微微一笑,接着道:“书中记载山有五种不可葬,请问是哪五种。”

吴尚青道:“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形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形,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郭珏点了点头,显然证明他又说对了。

众人对吴尚青不了解,只见他侃侃而谈,倒也没有觉得如何,可袁水问不同,心惊不已。他毕竟是亲眼看着吴尚青拜在施半仙门下才没多久,就能将一本《葬书》吃透,可见他不是天分极高,便是相当刻苦。

张灵音好奇道:“不知道他说的五种不可下葬的山是哪五种,我怎么听得糊里糊涂的。”袁水问解释道:“他所说的五种山都是指的靠山,童山特征是草木不生,断山的特征是生机断绝,石山的特征是干燥坚硬,过山的特征是奔腾不止,独山的特征是孤高独耸。书中还有一句单独点出来葬在这五种山当中的后果,书中说:童断石过独,生新凶,而消已福。”张灵音听完之后若有所思。

接下来轮到吴尚青提问了,他道:“你既然问我五种山可不可葬,那我则要问你下葬的吉穴该如何选择,书中说吉穴有十一要素,请问都是哪十一要素。”

郭珏冷笑,朗声道:“十一不具,这是特指上等宝地而言,而既然是上等宝地,略有瑕疵料无大碍,也就是‘是谓其次’,十一不具分别是:一不高,二不低,三不浮,四不沉,五不干,六不湿,七不寒,八不暑,九不过小,十不过大,十一不噫生气。”

袁水问听完他们第二回合交手,深感佩服,对吴尚青说道:“吴大哥玄学水平又有精进,在下不佩服是不行了。”吴尚青道:“这一切都是师父他老人家教得好,正所谓名师出高徒。”

施半仙一愣,饶是他脸皮深厚,也不由得耳根发红,他可没有怎么指导过吴尚青,只是含糊的跟他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让他一个劲地读下去就是,可这徒弟争气,果然将他的话奉为圭臬,没用过长时间,便读了何止千百遍,竟然把一本《葬书》倒背如流!他讪讪笑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老夫不过是在你要走弯路的时候略加提点罢了。”

郭珏眼看着普通的问法难不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朗声道:“请问‘铜山西崩,钟灵东应’一句,出自何典故?”他这话说完,果然吴尚青眉头一皱,略有踌躇。众人见此,暗怪郭家之人好不要脸,谈论《葬书》理应处处不离开风水,他现在竟然舍本逐末,问起来当中的典故,若是吴尚青历史积累不深,很有可能回答不上来。

郭珏再次催促道:“你若是真的回答不上来,我们也不会怪你,看在你们师徒有些水平的分上,可以继续参加大会,不过前面的位子,是不是该让开一下了。”

吴尚青不去搭理他,说道:“汉未央宫一日无故钟子鸣,东方朔曰:‘必主铜山崩应。’未几,西蜀果奏铜山崩,以日揆之,正未央钟鸣之日也……昔曾子养母至孝,自出母欲其归,则啮指而曾子心痛……故知山崩钟应,亦其理也。”他这一段背完,众皆骇然,毕竟人家连《葬书》原本的注解都背诵出来了,当中的典故还不是明摆着。

吴尚青见众人如此反应,知道自己这一步棋走对了,说实话他还真不晓得该如何回答,索性在脑海当中搜索出来下面对应的注解,直接背诵出来,总不至于有错吧。

张灵音大感好奇,询问当中到底是何典故,袁水问给她解释说:“汉代未央宫中的铜钟某一天不知什么原因自己开始鸣响,东方朔知道这件事情,说是因为西蜀的铜山崩塌所致,汉武帝进一步询问原因,东方朔则说制造铜钟的黄铜产于西蜀大山,两者之间存在元气感应,就像是人的身体跟父母一样,又举了一个曾参的例子,曾参外出,他的母亲想念他,就用牙咬手指,曾参便感到心痛回家了。这个典故可以证明先人下葬到风水宝地,对后人的确是有影响的,身为一个风水师,不可不知。”

郭珏至此,佯装不屑一顾道:“姓吴的你果然有些本事,不过我郭家先辈的《葬书》毕竟只有三篇,篇幅短小,总纲概括大,具体实践少,我看这次就算打平了,稍后再跟你比一比具体应用。”他话音才说到这,张灵音毕竟跟吴尚青相识,替他打抱不平道:“说好的一来一往,这第三回合只见你提问,还没有见你回答呢,又如何扯平?”

郭珏哑然失笑道:“姓吴的你提出问题就是,我在这里给各位下个保证,凡是涉及到我郭家先祖《葬书》的任何问题,我都可以做出来完备的解答。”吴尚青本来就是高傲之人,最看不惯人家比他还要高傲,存着恶心他的想法,接着道:“我这个问题有点长,希望你能耐心的听完:‘臣等谨案,《葬书》一卷,旧本题晋郭璞撰。璞著有《尔雅注》,已著录。葬地之说,莫知其所自……唐末有《葬书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一卷,又不言其为璞所作,为《宋志》载有璞《葬书》一卷,是其书至宋始出……’”

吴尚青之乎者也的一通背诵,众人再次被他惊呆,而他对面的郭家一行三人,每个人的脸都被气成了猪肝色,说不出来的难看,等到吴尚青终于将最后一句“今仍题旧名,从中朔焉”背完,问题还没有归纳出来,郭珏已经彻底的暴怒,伸手入怀,取出一张符箓,就要打向吴尚青。

“杨家祠堂之内,什么人胆敢动手!”众人尚未来得及阻止,便听的一声暴喝,只见一个老者不知从什么地方踏进大厅之内,一转眼的功夫就出现在了站在了郭珏的面前。

郭珏嗫嚅道:“晚辈只不过是见人污蔑先祖,一时情急,如有得罪,还请前辈赎罪,在场的各位同仁担待。”郭珏说完,下意识地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袁水问认出来了这人的身份,不是青州的曾老三又是谁!他能出现在这里毫不意外,毕竟他的祖上可是杨筠松的大徒弟,形势派的鼻祖之一,此番两派打擂台,他说什么也要过来观战。

袁水问道:“徐州一别,有些时日,曾三爷精神抖擞,不减当初。”曾老三道:“我就知道会在这里遇到你,你们这一辈当中,恐怕就属你的资质最好,将来的成就最高了。”

老者这话说完,宛如一石惊起千层浪,祠堂之内的风水家族传人哪个不是惊艳绝伦之辈,谁又会甘居人下,当即对袁水问产生嫉恨之色。

袁水问叫苦不迭,急忙推脱道:“前辈这话严重了,晚辈资质鲁钝,修为低下,很有自知之明,可不敢妄自尊大。”

郭珏的一个胳膊仍旧是被曾老三抓在手中,挣脱不得,急忙对后面的郭胜男道:“姐姐,姓吴的小子污蔑咱们先人,你一定不要轻易放过他!”郭胜南脸上虽然也有恼怒之色,但却没有像自己的弟弟那么鲁莽,当下努力按压下心理波动,对曾老三道:“多谢前辈出手阻止,还请念在我这弟弟年轻气盛,第一次出来历练的分上,不要跟他一般见识,我在这里替他赔不是了。”

曾老三道:“你这女娃娃倒是识大体,我远来也是客,当然不会越俎代庖,人交还给你吧。”他话音一落,便将手中的郭珏往前一推,郭珏虽然得到自由,但整个人就像是被禁锢住一般,挣脱不得,好在郭胜男出手,将他及时抱住。

曾老三露了这一手,回身睥睨一眼场中的风水世家子弟,冷哼一声,径直走到最前面的椅子坐下,正好跟施半仙遥遥相对。

施半仙虽然表面上极力表现出来云淡风轻,不过内心深处却把坑师的吴尚青骂了个狗血淋头,没事非把他推到最前面做什么。而场中的众人有许多已经认出来曾老三的身份,当然不会有人闲着没事上去质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