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文明入侵
公元东汉之后的三百年间,中国正是乱世之际,尤其是中国北方包括西北地区,连年征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批民众逃亡南方,其中不少窜入山林。
而阿卡人的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正是为了逃避中国战乱才逃避于山林之中的。 他们是一个厌战与爱好和平的民族,即宁愿不停地逃跑,也不愿与他人为敌。
所以阿卡族其实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同胞。
不过这里是老挝,国界分开后,各自都有各自的说法。老挝的说法是中国带给了他们战乱,他们是因为躲避战乱才被赶到那里的。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没错了。
一直走到几乎傍晚,穿过了至少三个偏僻的村寨,依旧没有找到我们想要找的村落。
好在,雨变得特别小了。
时不时看到一些用木板,蒯草搭建起来的房子。虽然很破旧,但是这些人衣着都比较含蓄,并没有坦胸露乳。此外,她们的衣服很有特色,她们很喜欢用各种银色的饰品佩戴,然后身上的衣服颜色很多,很杂,佩戴的饰品也很古怪,种子的核,动物的牙,等等。
我还意外看到了一个妇女正用一个木桶染自己的衣服。她们用黑得发紫的野果采摘下来,然后放到一个器皿去舂,再把这些舂碎成糊糊的粘稠的**倒入粗布麻衣里浸泡,把布料染得五颜六色,像是花朵一样,表示亲近大自然吧。
穿过这些村寨的时候,果然,有不少孩子看到我们便围了过来。就好像经常见到陌生人似得,一来就朝我们伸手。我们带来的糖果发挥了作用,打发了他们。
拿了糖果的孩子,高兴地回去重新玩他们的小世界。我特别拍摄了那些孩子玩的东西,他们玩着我们想象不到的玩具,有孩子用砍下来的竹子做成的一种枪,里面塞了野果,先塞一个像是黄豆一样大的野果,用小棍子顶住了,捅到小竹筒前端,然后再塞第二颗,那么如果快速推入,那么小竹筒就会发出响声。这种野果熟透了之后,是可以吃的。而孩子们玩这种野果枪,乐此不疲。
翻译单他那信说,这里因为医疗条件很差,然后孩子夭折率很高,那么阿卡族人用什么方法来对付这种夭折呢,其实没有办法, 就是多生,她们用数量和死亡概率来弥补。多生几个,不会全部夭折。
也确实如此,我们见到的最多的就是小孩,好像每个女人身上都背着一个,怀里抱着一个,手牵着一个,还有一两个邋遢地跟在母亲旁边……
我看到了一个比较心酸的场面,一个孩子捡到了一个很漂亮的塑料袋,于是他拿来当做风筝放。但是塑料袋已经漏了,这孩子满山坡跑,就是没能把塑料袋放到天空去,反而把自己的裤腿搞得都是泥。
还有孩子荡秋千的,他们的荡秋千是怎么制作的呢,一根用须藤拧成的绳子的秋千,吊在树上,然后将树藤垂下来,横着一条小木棍,形成一个丁字形。小孩子两腿夹着丁字形,虽然勒着跨下,但乐此不疲。
除了这些,我没有拍到我想要的。镜头里,好像只是拍摄到了一些比较贫穷,偏僻的村庄,这里的人们比较清贫,仅此而已。他们大多都被现代文明所感染,至于真正原生态的东西,我没有发现。
亦萱走得很累,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是不是这里的人们生活都现代化了?阿卡族可能都消失了吧?即便这里再偏僻再穷,我也能明显地看到现代文化的边缘气息。”
单他那信说:“其实这些村落都是阿卡族人,但是很多阿卡族人也被同化了,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有很多游客听说这里过的是原始部落的生活,都想来这里参观和拍摄,后来,这里的女人们发现,那些来这里的游客,最喜欢拍摄她们赤着上身的样子,并且将这些信息疯狂的传播,以此表示寻找到独特的民俗风情。逐渐的,那些见过外人多了的姑娘就慢慢的收敛,有了惧怕感和害羞感,并且得到了不少游客捐献的衣服等等,她们也开始学着跟外来的游客一样穿上衣服,钉好纽扣。甚至一见到有游客拿出相机来的时候,她们就会把衣服裹好。其实,这里的女人们很不喜欢外人去盯着她们的胸部看。”
离初晴最有发言权:“我也是女性,羞耻感是不同文化碰撞产生的,谁也反过来说,如果我生生存在这种部落,我可能也会被这里的风俗所感化。”
翻译信这么说,还真的是,虽然我们携带的各种相机都有,但是拍摄的时候,我一般都会用隐形相机。可能这里村落的人们看到有游客来的时候,都习惯的拿手机或者相机拍摄,她们看到我们时,不管我们手里有没有摄像机,她们都会把衣服裹好,或者干脆躲避我们。
我观察了这里的环境,看到了不少废弃的瓶子,一些盒子和袋子等,很明显,这边的村寨平时应该有不少游人路过,所以,这里的阿卡人接触外人是最多的,他们自然也就会学外人的言行举止,但是阿卡山区那么大,最深处的那些族人一定还保存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我们仅仅是徘徊在阿卡山区外缘而已。我们要寻找的真正的原始阿卡人还没有出现。
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下午五点了,跟老拓道:“老拓,要不,先别走了,还有两个小时就天黑了,这里这么偏僻,咱们得先考虑一下今晚的住宿。”
亦萱打了喷嚏,今天她淋了一天的雨,又一直走着,我很是担心她会生病。离初晴拿出一枚巧克力给离初晴,让她增加点卡路里。
烨磊看起来很失望,一天的激动被连绵的雨丝和满脚的泥淖都折腾没了。他一直叹着气,目光呆滞地看着远方起伏的山坡山林。估计是他想看的那种传统的衣着方式的姑娘没有看到。
老拓道:“既然还有两个小时天黑,我们可以再走一个小时,前方应该有落脚处。”
既然老拓这么说,大家也就硬着头皮,继续赶路。
错综复杂的山路,地面的泥淖像是一只只泥泞的手拉着我们的脚,寸步难行。到了一处山林,听得林中有怪响,大家都停了下来。不知道是什么声音。
砸砸砸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