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奥尔良大捷——历史上最著名的随机漫步,英法贵族百年战争中出现了贞德(1/3)
奥尔良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在圣女贞德的领导下,被困多年的法兰西南部重镇奥尔良得以解围,从而为法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15年8月,英军在诺曼底登陆后,迅即占领了法国首都巴黎以北的大片法国属地,兵灾所至,地荒人亡。而法国军队不战而溃,一败涂地,慌忙向南方退却,几乎丢失了一半国土。
1428年10月,英军继续向南挺进,并开始围攻奥尔良。如果法军万一失守,英军就获得了巩固的后方,从而可以更加无忧无虑地向南直下,这样,法兰西就有可能全部沦入英军之手。奥尔良如能固守,将首先成为法国抗英战争的精神支柱,也是法国能否取得战争胜利的唯一希望。
然而,以法国王子查理(即查理七世)为首的法国宫廷上下的王公贵族们正处于恐慌中,没有一个人敢于率兵前去解救奥尔良城。1429年春,一位年方十九岁的少女贞德求见国王,请求领兵去解奥尔良之围。
早在1425年夏,贞德刚刚十三岁那一年,英国侵略军已经践踏过她的家乡。英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村农纷纷外出逃亡。这一切被贞德铭记心中。后来,战火愈烧愈烈,而贞德是一个浪漫而又神经质的年轻少女,“解放兰斯,拥立太子”的强烈愿望,象火一样在贞德胸中燃烧。
1428年10月,英军开始围攻奥尔良城。贞德于第二年一月来到沃古勒尔城,求见城防司令波德黎库尔。司令官无法理解少女之心,拒绝了她。几天之后,贞德再一次来到波德黎库尔面前,郑重表示希望尽快赶到希农,谒见太子,并陈述救国大计。此时,波德黎库尔也动开了脑筋,首先,他从未遇见过象贞德这样坚决要求报国的热血青年;其次,贞德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贞德果然能够成气候,无疑司令官本人也有推荐之功劳。所以,他一面派人向太子报告此事,一面传令贞德静候旨意。
期望已久的回音终于盼到了,太子欢迎贞德前往。1429年2月22日,贞德一行七人,踏上了去希农的征途。
从沃古勒尔到希农,一共有十二天的路程。一路上,贞德向陪同她的官兵学习了许多有关战争的知识,对于军队的
编制以及如何制定作战计划等具体问题,也都仔细地作了探讨。
当时,法国朝廷的官员们对贞德的到来持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应当充分利用贞德对国家和民族的热忱,用以提高法军的士气;另一部分人则极力反对,认为去求救于一个农家少女,以解国家之危,实在不成体统。
法国王太子当时处境也非常困难,奥尔良城万分危急,他已经作好了逃亡国外的准备,因此,现在来自任何方面的援助都是迫切需要的。3月8日晚,王太子接见了这位不寻常的来客,亲自询问了贞德的来意。贞德斩钉截铁地回答,请给我军队,我要立即去解救奥尔良城!王太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重新看到了一线希望。接着,太子的顾问机构--皇家会议委托一些议员和神学教授,组成审查委员会,对贞德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三个星期后,审查委员会做出鉴定,大意是认识没有必要推开和抛弃贞德。
1429年4月27日,法国王太子查理授予贞德“战争总指挥”的头衔,贞德如愿以偿。她手持王太子赠给的宝剑,骑着白色战马,统率七千名法军,开始向奥尔良城逼进。
奥尔良城被英军重重包围已有半年之久,城内守军粮尽援绝,天天都在盼望着南来的援军。英军则一面日益紧缩包围圈,一面投入相当的兵力来挖掘通往城内的地道。贞德对于打好这一战役,做了通盘考虑。她了解到围城的勃艮弟大门守备力量不足,是英军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决定集中全部兵力攻击围城英军这个弱点,冲入奥尔良城。
作战计划确定后,贞德一马当先,率兵向勃艮弟大门实施猛烈的突击。围城的英军准备不足,见法军来势凶猛,便放弃阵地。这时,城内守军也趁势杀出城来接应,贞德顺利入城。
法军攻入奥尔良,并不意味着这座城市的解放,因为它仍然处于英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但是,援军的入城,给予奥尔良的人民以极大鼓舞,人们手持火把,倾城出动,欢迎法兰西民族女英雄的到来。
贞德率法军入城以后,英军立即再次缩小了包围圈,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围城的工事。
5月2日,贞德亲临前沿阵地视察,并调整部署,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在细致的勘察中,贞德发现了英军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各个围城部队都在各自的堡垒或要塞中闭关自守,相互间联系不多,难于迅速集中兵力。
5月4日,贞德率领法军,并加入了奥尔良市民武装部队,联合攻打英军在城东的桑鲁要塞。贞德身先士卒,法军攻势突然而猛烈。英军看到桑鲁要塞守不住了,抽调夺西堡垒的部分兵力前去援助。这支援军企图攻打法军的侧后,贞德命令一部分兵力组成一道牢固的防线,顶住西边来的敌军,她自己则继续对付桑鲁要塞,直到攻克。此次战斗,英军有一百六十七人被击毙,四十多人被俘虏。奥尔良城内则钟声齐鸣,庆祝被围困以来的再一次胜利。
夺取桑鲁要塞,法军从此控制了卢瓦河上游地区,为解除奥尔良之围开辟了通路;同时,首战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法军的士气。
在卢瓦河下游,英军还有一座牢固的要塞——屠棱要塞,位置也十分重要。5月6日,法军在贞德指挥下,向屠棱方向运动。7日晨7时开始攻击,贞德依旧手执军旗冲在最前面,当接近要塞后,贞德率先爬上攻城梯。这时,守城的英军万箭齐发,贞德不顾这些,冒着箭雨冲到城墙最高处,英军慌忙集中大部分火力对准贞德一人,贞德被击中了肩部,从攻城梯上跌落下去。
担任要塞守备的英军十分顽强,致使战局犬牙交错,法军屡攻不克。两军陷入对峙。法军的一些将领也丧失了信心,准备下令收兵,改日再战。在这关键时刻,受伤的贞德振臂高呼:“勇敢地战斗吧,胜利就在前面!”她再度发起冲锋,法军士兵一涌而上,激战后夺取了屠棱要塞并摧毁了它。此时已是夜间,经过一整天的浴血奋战,法军达到目的,从南门又返回了奥尔良城。
紧接着,5月8日,法军乘胜连续作战,奥尔良周围所有的六十座英军堡垒被法军一一摧毁,英军的围困已经被打破,他们焚毁了卢瓦河北岸的所有营房和设施,上船撤离法国。 被英军重重围困长达二百零九天的奥尔良终于解围。
奥尔良战役的胜利,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一举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进而转败为胜,使百年战争从此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