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刘郎君请说。”
刘拓说道“之前澓先生应了拓一件事可还记得?”
澓中翁想了想,问道“图书馆一事?”
刘拓点头,“正是。”
“本想那日刘郎君是玩笑之语,不曾想,今日倒成真了,也罢,既然老夫许诺应下过此事,自然会去做,这点,刘郎君自可放心。”
对于澓中翁的为人刘拓自是认可,学而不腐。
“澓先生放心,此事,对于您只有利,拓也不会做出那等伤人之事。”
澓中翁插话道“老夫自然了解刘郎君之为人,不然,也不会轻易应下。”
一阵轻微的夏风吹过,带来了阵阵温热。
端坐在石凳上的澓中翁问道“不知,图书馆之名?”
“长安,长安图书馆。”
寓意很明确,这是一座位于长安城的图书馆,希望以后有人一想起大汉朝的国都长安城便会记得有这么一座长安图书馆。
抚须的澓中翁大概很满意这个名字,“长安长安,也算得上是一个吉祥之意了。”
“馆主之位,老夫,担下了。”
无须过多的话语,澓中翁便在刘拓面前担下了长安图书馆馆主之职。
刘拓笑了笑。
“多谢澓先生。”
澓中翁看着扬起的飞柳,说道“吾只愿大汉朝万世永昌,百姓安居乐业,学术,纵然不可百家争鸣,也要百花争相绽放才可。”
这长安图书馆,便有着这样的潜质。
第342章 辅政大臣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自新皇即位,他们上官家的好运便来了,先是上官桀荣升辅政大臣,迁升左将军,后新皇又擢升上官安,即上官桀之子,为侍郎。
上官家族在朝中的势力一日大过一日,好不快哉!
尤其是,他们上官家还和霍氏家族有着联姻。
可想而知,上官桀最近有多么的春风得意,纵然天气炎热,热的人有些疲乏,睡意盎然,可也抵不住他的兴奋之情。
“安儿,既然陛下擢升你为侍郎,可要认真做事,勿要负了陛下一片苦心。”上官桀对着刚一上任的上官安道。
上官安自然知晓,身着侍郎官服的上官安面带笑意,对着父亲拱手道“父亲且放心,儿子一定好生做事,为上官家争光。”
上官桀不满道“非也非也,不是为上官家争光,是为陛下效力。”
“是是是,是儿子错了。”上官安急忙请错。
可是,上官安心中却是想着,陛下年纪过幼,哪里懂得许多,自己能够升为侍郎还不是因为父亲您吗?
现在这宫中,势力错综复杂,有着他们上官家一方,还有着泰岳霍氏一门,桑氏自然不可小觑,田氏嘛,田千秋不过一介门官,倒也不用太过放在心上。
上官安对于这些事情倒是了若指掌,看来是做足了功课。
同时,为避免自己误踏入敌手陷坑之中。
为官之道,在于耳听四方眼观八路。
上官安很是自得。
早知道这般,老皇,早该仙去了,耽搁了自己多年前程,不然,现在的自己哪里只是一个区区侍郎之职呢?
人心,终归是填不满的。
入了皇宫,见了新皇。
“上官安,拜见陛下,陛下圣安。”上官安很是恭敬。
刘弗陵看着刚刚被提拔上来的上官安,放下手头事,道“上官安?”
“是。”
“嗯,上官太仆为官多年,勤勤恳恳,也望你能够继承汝父之志,为大汉效犬马之劳,朕,自有赏赐。”
做了多日皇帝,刘弗陵对此早就轻车熟路。
无非就是二字夸,贬。
小小模样的刘弗陵便有了帝王之手腕。
上官安感谢,说道“臣多谢陛下赞誉,必定为大汉,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死而后已。”
“好,既然做了侍郎,就要做好分内事,你先去忙吧。”刘弗陵早上忙完这些事还要去学堂聆听韦先生讲课,他一日的日程早就被排满。
“喏,臣,告退。”
上官安恭敬地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