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万胜

第584章

字体:16+-

第584章

时耐的固执,嘿嘿的嗷呜声,耳朵兄的啊哦声,千江的武艺,刘大的憨厚,小五的滑稽。

如今,长姊身子有恙,却因为父皇丧期而不能治愈,这让刘弗陵有些不甘,于是下令将长姊搬至汉王府上居住一段时日。

今日看来,这一步却是走对了。

长姊心结打开,胸中那股郁气自然消散,这样,病就好了一大半。

“烧烤,鱼汤,还下水游泳。”刘弗陵自顾自地呢喃道,“朕何时才能如此?”

只是,这偌大的宫殿中无一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

夜深了,张贺走进来对着刘弗陵说道“陛下,时辰不早了,该歇息了。”

随着刘弗陵的登基为帝,张贺在宫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以往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统统都变得熟络起来。

可是,张贺却早已经看透了一切,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在和丙吉这位老友吃酒的时候,丙吉就笑着对张贺道“张贺兄,现在不知有多少人能够望着踏入你府门呢。”

张贺知道,这是一个提醒,很善意的提醒。

张贺摇头回道“丙兄,你还不知道我吗?先前或许我有着凌云之志,可随着时间的消磨,早就烟消云散,不知所踪了。如今,我只盼着家门平安,仅此而已。”

现在,对于张贺来说,这个大长秋之职更像是一个养家糊口的位子。

看来,时间真能磨掉一个人所有的可能性。

丙吉点了点头,他很了解这位老友。

“陛下稚嫩,朝堂幸好有着先帝的遗诏压着,这才没有造成太大的混乱,不知,这样会维持多久。”丙吉有些担忧,对大汉朝的现状。

臣强君弱,大忌!!

张贺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丙兄多虑了,霍光桑弘羊等人都是先帝一朝数十载的老臣,对国事轻车熟路的很,陛下虽初一为帝,或许有些不足之处,可终究会慢慢成长起来,就如同先帝一般。”

“但愿吧。”

刘弗陵看着督促自己歇息的张贺,便对着他问道“听闻大长秋和汉王的关系不错,是吗?”

张贺如实回答“奴婢未受腐刑前是前太子刘据府上的门客,在巫蛊之事中被先帝责罚,后来见汉王等入了郡邸狱,于心不忍,便令人照看了一二,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这种事瞒也瞒不住,倒不如趁早说了,也免得这位年幼的新皇疑神疑鬼。

刘弗陵笑道“看来大长秋也不容易,是一个重情之人,故人之子,也该如此。”

刘弗陵并不会因此责怪张贺,反倒是有些赞叹,问天下众人,有多少能够做到这一步。

当然,对于刘拓,刘弗陵也自是了解的。

希望长姊住在汉王府的这段时日能够病愈,开心起来,这样,也不枉费刘弗陵的一片心意了。

“陛下过奖了,此乃为人的本分,如果连情义都无法保持本心,那也就妄为人友了。”张贺道。

刘弗陵有些坐不住,而又没有一丝困意,干脆在大殿中走动一二,时不时的挑动一下忽闪的烛火。

这大殿,父皇也曾这般过吧,一个人的日子。

“嗯,大长秋能够如此想最好不过。”刘弗陵不知道间便已成熟,语气也开始变得如同大人一般。“可这满朝群臣,朕却是有些看不透。”

刘弗陵想起了那日大朝会上的一幕,每一个人都面无表情,刘弗陵很难想象,父皇是如何看透每一个臣子的。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张贺抬头看了眼这位皇帝陛下,接着又转向别处。

“陛下,这一切无非二字利益。”张贺道“利益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当一道政令发出的时候,谁反对自然就触犯了谁的利益,谁大力推进自然就增进了谁的利益,自然,也有忠臣一心为了大汉朝。”

这话,和父皇说的一般无二,看来,这天下就是一个利益的天下。

可在利益面前,还有情分,还有善良,还有淡泊。

“今日,四位辅政大臣及田丞相通过了一项决议,减免赋税,尤其是边关之地,鼓励人口稠密之地的人丁迁往他处,可垦荒,可免租,可免役。”

这是一件好事,利国利民的好事。

“朕准了。”

刘弗陵笑了笑。

张贺明白,也听得出其中意思,无非就是下面的臣子商议好了,通过了,让这位皇帝陛下盖上玺印,颁令天下。

“陛下圣明。”

目前,整个大汉朝无战事,就需全心发展国力,什么是国力,民以食为天,自然是土地、粮食,以及人口。

土地,大汉朝广得很,诸多地方数十里无人烟,粮食,也足够,可还不够。

人口,先帝为何鼓励婚嫁生子,无非也是为了扩大大汉朝国力。

看来,以后大汉朝的内政要率先发展起来了。

刘弗陵对此并无不可,他很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

出了大殿,气温有些凉爽,这很是难得,张贺一路护送着皇帝刘弗陵回到了寝殿。

“好了,朕乏了,要歇着了,大长秋退下吧。”

张贺关门退出皇帝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