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万胜

第619章

字体:16+-

第619章

哒哒哒。

马蹄砸在青石地板上面发出的声响很清脆,甚至听上去还有些悦耳,引得那些执勤的宫卫军纷纷侧目。

“这是传递战报的骑兵。”有见识广的宫卫军对着身边袍泽说着。“一般遇上这样的骑兵,赶紧让路,不然撞死你都是轻的。”

金日磾踏出的身影又撤了回来,他看到了那名骑兵,看到了他身后悬挂的战旗。

战事,降临了。

“诸位,有事发生了。”金日磾对着殿中的霍光上官桀桑弘羊说道。

下一刻。

“报!!”

传递战报的骑兵冲进了大殿。

“越人叛乱”

殿中四位辅政大臣心中惊讶,先帝逝去,新皇登基,朝中的诸多事宜甚至都还没理清楚,又传来了越人的叛乱。

剪不断理不清,愁绪涌上心头。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大概就是此意了。

拿来了战报,四人齐齐凑上去观看。

先帝时期平定了十余年的越地,交趾郡,叛乱就爆发于此。

对于南边,长安这边一直都处于半分离状态,政令难达,军队难行。

主要还是靠着当地土著自治,先帝在时,越人惧怕先帝威压,不敢生乱,可先帝刚去,这些被压抑许久的越人就举起了武器,杀了汉官,烧了官衙,自立为王。

可恶,可恨,可怕。

霍光放下战报,对着另外三人道“既然我等提前得知了越人作乱的消息,就共同商议一番吧,明日正巧是大朝会,也让百官拿个主意。”

其实,只要他们四人同意,这件事基本上就定了下来。

可是,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不然,如果有人借此生事,他们四位辅政大臣将如何自处。

别忘记了,下面的藩王还多着呢,如燕王,如广陵王,如齐王。

先帝将他的子嗣封在了外地,那就说明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长安城,担子重着呢。

桑弘羊说道“上次北征匈奴国库耗费巨大,至今还未缓过神来,先帝逝去又开支了一笔不小的花费,少府那边也不足,而秋收还未到,下面的百姓子民都等着填饱肚子,这叛乱,来的不是时候呀。”

上官桀却是道“不管是不是时候,我们都要打,将他们这些叛乱者狠狠地打下去。”

金日磾对此却是赞叹,“大汉朝不容许分裂,这是先帝的遗志,这也会是吾辈的准则,出兵吧。”

不管怎样,他们都要出兵平叛。

第373章 纷扰的大朝会

外面的大雨仍旧倾盆,这对于久旱的大汉朝来说是一个及时雨,可是,倘若如此下久了就会变成洪荒巨兽,淹没一切。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双刃剑可爱也可怕。

噼里啪啦。

雨滴打落在瓦片上面有些响动,可殿中的四人却眉头紧皱。

刚刚桑弘羊这位大汉朝的财政管家说了,粮草吃紧,不宜派出大军镇压。

可是,岭南越人叛乱朝中若置之不理,这样,羌人呢?归附的匈奴人呢?还有那些乌桓人呢?

大汉朝人口多是不假,可是外族人也不少,只是这些外族人皆以汉人为主。

出兵,必须出兵,不然,先帝维持的安稳局面就会被打破。

“既然周禹的大军在蓝田驻扎,不如让其分出一部兵马,不用太多,五万,不,三万,三万兵马即可。”

人少了不管用,人多了徒徒耗费钱粮。

金日磾苦笑,说道“诸位不知,那岭南之地以丛林山地居多,而且其中毒障频发,大蛇巨虎纷纷隐藏其中,若派大军去镇压,十不存三。”

越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环境。

若要派大军去镇压,钱粮还可另说,可士卒,注定要死不少,那时,不知又要有多少户人家披麻戴孝了。

这不是一个聪明的决定。

诸人也想起了先秦时候始皇帝嬴政派遣三十万大军去征伐岭南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却是赵佗带军自立为王,建立南越百年基业,从而使其未与秦王朝同归于尽。

现在不是先秦时期了,可岭南地域却并未有太大的发展,山路崎岖,葱岭,山雾,蚊虫,这些都是阻碍南越地域发展的因素。

大抵,越人也是想着先帝逝去,新皇立足未稳,便趁机作乱,想要学着赵佗的样子自立为王。

怎么可能,先帝为何一心平定南越,不就是为了要夺回属于汉人的地盘吗?

这是一个肯定句,南越,不能从大汉朝分离出去,坚决不行。

“那就派军吧,外加当地征召,这样,损失兴许会小些。”霍光是一个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