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万胜

第672章

字体:16+-

第672章

“若想使岭南与长安城常有往来,就需换一种途径。”刘拓说道。

“什么途径?”霍光这次倒是问的极快。

刘拓看了眼霍光,说道“水路。”

水路???

众人不解。

关于水上,众人还真没什么亲身体验,这个时代,连水战都少得很,基本上都是陆战,哪里想的起来水路呢?

“不错,我大汉朝水路发达,水系众多,南有都江堰、灵渠、长江,北有黄河、八水等。”

哗啦!

刘拓展开手中地图。

刘弗陵识得,那就是父皇让自己看过的大汉疆域图。

“诸位请看,从长安城而出,沿黄河流域,至胶东,再由胶东入海,顺着沿海地域,以大船航速,不出一月便可抵达岭南,远比陆地行程快得多,也减少了许多阻碍。”

“如果能够发展起海路,那时候,整个大汉朝就将会真正地连接在一起,越人就算有心也无力,也不敢。”

砰!

刘拓斩钉截铁道。

第405章 海路贰

地上有陆上丝绸之路,那么,海上,自然也会也要有海上的丝绸之路,均衡发展。

况且,大海中的宝藏很多很多,且不去说那些海产品,就是制盐一项就足以让人疯狂。

若干年后,海上还会成为各国争夺的兵家必争之地,其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陆战。

大汉朝放着这么一条捷径不去走,却偏偏要开山平地的去大费人力物力造路,这不是舍近求远嘛。

等到以后,只要岭南的经济人口跟了上来,那么,陆上就更加不用担心,到时候,那些商人就会涌入岭南,路,自然也就有了。

要去引导,而不是去强迫。

要记得强扭的瓜不甜。

商人逐利,这是天下人的看法,只要朝中给了商人利益,还怕他们不卖力吗?

目前,大汉朝的海上力量海上有些薄弱,刘拓想要挑动开朝中某些人的那根弦,让他们知道,大汉朝还有大海。

这是刘拓一路回归长安城所思索了一路的。

总得有开拓者不畏惧艰险去尝遍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然后为后人开路。

海上凶险,这点,谁都不会去否认。

可是,这又是非做不可的事情,丝毫耽搁不得。

霍光桑弘羊等人看着这幅大汉疆域图,认真的思索着刘拓说出的话。

确实,海上是一条路径,大汉朝不是没有海上力量,譬如康城水师不就是吗?民间也有些商人打造大船入海运送货物。

这么些年了,他们对海上的事情,大都是一知半解。

刘拓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引发了一系列反应。

霍光问道“大海,不是无尽头吗?”

刘拓摇头,这是所有人的偏见。

“大海有尽头,而且,在大海的另外一边,还有着一片崭新的陆地,那里水草丰茂,气候宜人,可惜,就是人少了些,显得荒芜。”

由于时代的局限,大部分只能也只会将目光放在中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殊不知,远处还有着更加美丽的风景。

刘拓不会和他们说南方因为是热带季风气候而四季常青,北方因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四季分明,草原,则是有着温带大陆气候,导致整个草原每年降雨量都极少。

想要将这些和他们说明白是费时费力且不讨好。

不如,说的简单直接干脆点。

“如果我大汉朝再增加两千万人口,那就可以移民海外,将那些水草丰茂之地作为居住地,听闻,那里还有着大量的金山银山,甚至水里头都漂浮着金灿灿的金子。”

利益诱人,何况,身为大汉朝的最顶级人物。

刘拓的话更加具有蛊惑力,却只是有些心动而已,毕竟,谁也没见到过。

“为时过早,现在,我大汉朝许多国土都空置荒芜着,更别说移民去海外了,再说,那些百姓也不愿远离故土,两千万人口,足足将我大汉朝人丁翻上一番了都。”桑弘羊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

刘拓并不奢望他们能够立即做出决定,只是要告诉他们,这个世界很大,大到你们无法想象。

这,就足够了。

“不过,开辟这条通往岭南的海路确实可行。”霍光计算了一下,足足可以省下不少的粮草。

金日磾也搭腔说道“嗯,可以先……试点,对,试点推行一下吗?行不行等走过两趟就知道了。”

试点推行此法放在这里倒也勉强行得通,刘拓接受了金日磾的说法。

上官桀看着他们在那里讨论的火热,而自己却只能憋着话在肚腹中,难免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