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万胜

第678章

字体:16+-

第678章

只是,广陵王起兵造反的可能性不太大,顶多也就起个辅助作用,这个家伙比自己还要怂。

可以说有贼心没贼胆。

而燕国,燕王,好门客,府中侠义之士居多,武力值也高,这就有些说不准了。

咕咕!

连着喝下数杯茶水,刘拓嘴中发涩,再好喝的茶水喝多了也就不好喝了。

将这壶茶水倒掉,刘拓又重新沏了一壶新茶。

哗啦啦。

“等着吧,肯定有好戏看。”刘拓期待。

田千秋没好气道“屁,什么好戏,不都是心怀异心之人。”

这话,田千秋也只敢在汉王府说出来。

哈哈……田公又调皮了。

不过,大汉朝安稳了没多少日子,就到处隐藏着风波,不知何时嗖的一下就冒了出来,确实不太好。

四邻还对着大汉朝虎视眈眈,尤其是匈奴一族,简直就是饿的两眼发光的狼牙。

幸好,先帝还在时完成了对其的战略目标。

不然,现在的大汉朝寸步难行。

第409章 逞强

征和二年,冬,这是一个不详和的年头。

伴随着上一场大雪,迟迟而来的还有匈奴入朔方,杀大汉官吏,掠走大量牛羊人丁的坏事。

当此事传于长安城的时候,人人愤慨。

匈奴这是欺我大汉无人吗?还是说先帝一去,匈奴就认为大汉朝软弱可欺。

这是**裸地挑衅。

大汉朝要回击,狠狠地回击,让匈奴知道花儿为什么是红的。

满朝群臣也是慷慨激昂,觉得要出兵打击,不能让匈奴这般猖狂。

刘弗陵觉得头疼,父皇在时,只有大汉朝出兵打击匈奴的时候,为何到了自己,却是匈奴敢攻入大汉朝地界。

这是一个令人屈辱的事情。

事后,刘弗陵召来四位辅政大臣,询问此事。

“陛下,这应当是匈奴的疑兵之计,羽林军中郎将赵充国早已入了草原,在里面搅风弄雨,初一统一,不,是初一为匈奴单于的壶衍鞮哪里有心思攻打我大汉朝。

何况,听闻乌拉达还计划击败壶衍鞮,从而成为草原新王,以此看来,这是壶衍鞮的疑兵之计,不可中计。”

霍光对此还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知,他对于北方,时刻从未放松过警惕。

自古以来,北方从来就是中原的天敌。

上官桀也站了出来,禀告说道“臣赞同霍司马的说法,匈奴历经数次大战,早已伤痕累累,这个冬天能够保住己身已属不易,恐怕,也正是因此,壶衍鞮才想从我大汉朝劫掠一应物资,好让族人的这个冬天好过些。

陛下,要慎重,万万不可中了匈奴人的奸计。”

听闻两位对军事有着独特见解的辅政大臣都这般说,刘弗陵心中也有了数。

金日磾无疑是对匈奴人最为了解的,因为他本身就是匈奴人。

“金公,你觉得呢?”刘弗陵觉得四位辅政大臣里面就数金日磾比较温和些,便想着听一听他的意见。

金日磾行礼,说道“霍司马和上官太仆说的都没错,这个时候,匈奴根本没有实力来攻打我大汉朝,他们派兵攻入朔方,只是想要告诉我们,他们匈奴人还有极大的实力可以一战,这是警告。

陛下大可放心,如果草原有变,相信赵充国会第一时间传信回来。”

既然都这般认为,可却不能置之不管不问,任由匈奴兵马驰骋在朔方郡县,这是对大汉朝的侮辱。

这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为何北方的敌人就是除之不尽呢?

先帝打了一生,也只是让匈奴老实了一些年,如今,又卷土重来,可恨。

“可,既然匈奴兵马已经攻入了朔方,朝中就不可置之不理,边关官吏子民,都在等着呢。”刘弗陵已经有了忧患国家的意识。

霍光站出来说道“这倒也好办,朝中为表姿态,只需派一位重臣带着数千兵马巡视边关即可,这样,相信匈奴人听闻消息后会惊退回草原。”

既然匈奴人也无心大战,就说明这件事好办得多。

“那应当派谁前往?”

这又是一个问题。

刘弗陵看了眼殿中,金日磾是不行了,他身体素来不好,桑弘羊也铁定不可以,这位对财政是一把好手,对于军事,无疑弱于霍光和上官桀。

如此,只有霍光和上官桀两人了。

“陛下,臣,愿往边关走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