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刘拓差些忘记了,长安图书馆一事,不过,这种天儿还是在府中休息的好吧。
“要不,明日吧,明日凉快。”刘拓为自己的偷懒找了个理由。
最后,还是鄂邑公主揪着刘拓的耳朵而去。
长安图书馆,这里已经汇聚了整个长安城的图书典籍,书贩更是数不胜数,但凡想要买书之人必定要来到这里。
当刘拓和鄂邑公主刘瑄来到这片区域的时候,到处都是书香气息。
“这里怎么突然间变的这么繁华?”刘拓惊讶。
鄂邑公主鄙视道:“汉王,你有多久未来过这里了?”
刘拓摇摇头,好似很久很久了吧。
鄂邑公主刘瑄还真是不得不感叹刘拓的心大,汉王府出钱修建了这座长安图书馆,又花费大价钱建起了这片书香圣地,却在懒惰的汉王刘拓的领导下对此不管不问。
不知是该说刘拓心大还是说他傻。
“那汉王你知道长安城的子民都称这里什么吗?”鄂邑公主刘瑄问道。
“什么?”
刘拓倒还真想知道。
“长安大学。”
噗。
刘拓差些将口中的口水喷了出来,娘咧,这是谁喊出来的。
“什……什么?长安大学?”刘拓惊问。
鄂邑公主说:“汉王惊讶什么,这不就是从你们长安图书馆中叫出来的吗?”
说到底,始作俑者还是刘拓而已,要不是他将自己的治学理念说给了刘病已张延寿他们听,长安大学这四个字根本就不会流传出来。
等到穿过重重书海,刘拓他们进了长安图书馆。
长安图书馆里面人依旧不少,只是很安静,进入图书馆里面的人只是安静的看着各自手中的书本。
这种转变让刘拓感到很欣慰。
走进长安城图书馆学室,里面一名年轻士子正在教学,下面那些学子听的很认真,不过大都穿着不好,也对,富户人家的孩子哪里会来这里遭罪呢?
有朝一日,刘拓定然会将长安学室开遍大汉朝的每一个角落,只是这个征程比较远大,需要时间的推进。
鄂邑公主自从进了长安图书馆便丢弃了刘拓,自己寻着书架找书看去了。
刘拓独自来到澓中翁这里,澓中翁正在临摹字体。
“澓先生。”刘拓拱手道。
澓中翁抬起头看到了刘拓,缓慢的站起,直起腰身。
“汉王殿下来了啊。”
刘拓扶着澓中翁坐下来,澓先生,年纪也不小了啊。
刘拓不得不感慨,随着先帝刘彻的离去,这几年下来,一个又一个老一辈的老人去了。
现如今,金日磾疾病缠身,回天无力,只是在熬着时间罢了,而今日看到澓中翁澓先生,刘拓眼中难免掩露悲伤。
“来,汉王殿下喝茶。”
澓中翁为刘拓沏上茶水,自从汉王府中的沏茶之道流露出来之后,长安城中的许多达官富户便喜欢上了茶水这个东西。
刘拓对着澓中翁道:“澓先生,大可不必每日都来到图书馆,馆中无事,亦可在家中歇息。”
对于这种年岁的老者来说,奔波是最折磨人的。
澓中翁摆摆手,说:“老夫既然答应了汉王殿下担任这座长安图书馆的馆主,岂可不履行自己的职责。”
刘拓汗颜。
“只是,近来老夫略感吃力,恐怕有心也是无力了。”澓中翁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刘拓静静等着,他知道澓中翁还有话要说。
澓中翁再次说道:“老夫答应过汉王殿下,要将这座图书馆做大做好,让更多的贫苦之家的孩童也可以学到更多的学识,如今看来,已小有成效,却仍旧有很长的路要去走。”
这条路或许很长很长,也或许很短很短,只是,这条路的终点将不会再有自己了。
澓中翁当和刘拓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就已经打算退居长安图书馆馆主之位,让更有能力的人上来接替自己,做好这份大事业。
第461章 误交损友
每一件足以让历史铭记的事情,都会需要前仆后继之人。
澓中翁只能以身开路,不畏艰难,为后人立下榜样,之后,他会将这份勇气传承下去,就像一枚火种。
澓中翁更加了解这座长安图书馆的意义所在,它开创了无门槛可让任何人习得学识的机会,它让天下所有学术都展露在世人面前。
最主要的却不是这些,而是长安学室,澓中翁日复一日的看着学室里面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一茬一茬接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