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80章

字体:16+-

第80章

三人在这个白天好好休息了一下,王南看到他买来的那些在路上随时可以吃的巧克力饼干罐头什么的都快没了,就决定晚上出去一趟。

他得看日本人追到哪里了,不管远近再开枪捣乱一下,打乱日本人的搜查,顺便抢回些日本人的罐头、面包、饼干、调料什么的,还有军用的水壶与饭盒。

晚上,王南带着马枪和20响向北摸黑跑出了十几里,只兜了个小圈子就找到了一股日本追兵。

借着微弱的月光星光把先把乱叫的军犬打死,再打倒哨兵,等半个小队的日本兵冲出来时,王南用20响打倒一片,日本兵无力组织反击,只能向后集结等待周围的援兵,王南就潜入几个空空的大帐篷里开始扒吃的。

把日本人随身带的各种食品集中在两个背包里,再各挂一套饭盒水壶,打了个结,顺手又从日军的弹药箱里拿了几百发子弹,扛上就往回跑。

回到隐蔽处,告诉李秀和二丫日本人离这里只有十几里,两个女人闻言二话不说就把东西都打好包搬上车,王南走在前面开路,顺着山路继续往前走。

走不远就出了小山,过了几个小屯子就变成条马车路,三个人推着自行车一路向前,周围有人家把狗放在了外面,远远的就叫,可当三个人走近了,狗又蔫萎了下来不敢出声。

王南一身的杀气,狗是能感受到的,远的时候狗还敢叫两声,可近了,天生的直觉会让它老实下来。

走了不到10里地,就看到一条小溪,离天亮还有段时间,不过为了照顾下两个女人,王南就在这小河河套子里找个地方躲了起来准备白天就在这里睡觉。

不远处有个小屯子,三个人没敢出动静,静静的在小溪河道里的杂树深处支起蚊帐,用杂草树枝盖好,把下河道的痕迹处理掉,天蒙蒙亮的时候,王南和二丫出去又收拾了一圈,这才安心的躺在里面养神。

日本人大部队从被袭击的小队那里往南搜索,天亮时进了山,随后找到了王南三人第一个过夜处,又看到了自行车通过野草地留下的痕迹,随之追到了第二个过夜处,看到了生火做饭的痕迹。再又跟着自行车的痕迹走上了马路,可没多远痕迹又找不到了。

日本人就开始飞快的布兵,大部队顺着马路一段一段的驻守,每个小屯子都留下一些人马搜查,几条小溪也留了人手。

搜王南三人所在的这条小溪的几个日本士兵,只顾着找自行车的痕迹,并没有钻进树林草丛一处处的仔细查看,沿岸搜了一圈就冲向了不远处的小屯子。

三个人刚躺下休息没多久,日本人过路的声音传了过来,王南小心翼翼的出了蚊帐,直到日本人离开,这才再躺回去。

李秀身上还没干净,经历了这两天亡命的逃离过程,也不再对二丫严防死守,在王南躺回去来时,就把三人睡觉时她独占的中间位置让开给了王南,王南把两个女人都搂了过来,当然这时也做不了什么,只是上下其手一番。

二丫面红耳赤的任凭他的爪子乱抓。

第七十七章 日本人认怂

长春,关东军参谋部里。

日本人把各处有关王南的各种情报放在一起汇总,在作战室里推演着王南的路线,具体的参谋人员一致认为王南一行人是前往长春或沈阳,甚至有向关内移动的意图。

现在日本人还没有自信到三个月占领中国,可在敌我实力评估上都认为日军打遍中国无敌手。

除非,遇到王南这种专门打黑枪的人。可也正因为打黑枪,一些正经的军人愤愤不服,希望动用大部队直接趟平这一带,解决这个肉中剌。

关东军高层对用大量作战部队围剿王南一个人的争议还是很大。

一个参谋低头不语,拿笔飞快的计算着,他做了个统计,从王南的战例上看:不利地形下的遭遇战,有独自正面全歼一个分队加5个骑兵的记录;主动利用地形地势的话,野外有全歼三个分队的能力;城市巷战,这个都不用说了,王南最多时一个人拼掉了一个小队的兵力。而王南除了那次遭遇战,不管是市区还是野外从来都是利用地形的专家。

他的结论是,参照以上记录,日本士兵如无准确的情报支持,战损一个中队规模的关东军才有可能换掉王南一个人。

参谋们把已知的王南作战能力列在了纸上,送给在场的专家和大人物们:步枪300米内精准速射;毛瑟手枪100米内精准速射;10公里以上的武装越野能力;市区里的视黑暗如白昼和飞檐走壁的能力;野外与市区的潜行能力等等。每条下面还有些具体现场数据,佐证了王南一个人换一个中队关东军的能力。

场上有些静默,一个参谋在上司的示意下,说起各地义勇军的活动情况。

在王南折腾哈尔滨的日本人时候,四处的义勇军开始适应没有重武器没有后援的东北抗日战场,抗日活动搞的轰轰烈烈。

很多人有意无意的开始象王南那样打起了黑枪,甚至还搞出了假汉奸真黑枪。

东北抗战14年话题性不好是因为这14年中留在东北的精英层几乎全盘覆灭。

14年独立无援的抗战过程中,真抗日的人面临的是四面八方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敌人,从日本人数起,再到朝鲜人、白毛子、红毛子、汉奸、叛徒,再到老蒋、小张、各种内部矛盾和运动等等,直接要命的间接要命的扯后腿的甚至抓着你反抗的手给敌人当靶子的,整体又都经验不足策略不高明,就算精英们长了三头六臂也难以抗衡。

再加上日本人用金钱收编真正的胡子土匪,用集团屯方式断掉普通老百姓们的支持,这些还不够,还要再加上东北的一年只产一季粮人要定居下来靠大量的存粮才能度过恶劣冬季的自然环境,14年下来,抗日的精英们成长起来的与没成长起来的就这么直接断了层。

所以才有三大难的说法:长征,南方红军和抗联14年抗战。难到什么程度?55授衔时抗联中只出了7个少将,不是从红毛那里回来的就是到了关内,多达几十个军师级以上必吃将果果的人都在这14年里折在东北白山黑水的大地上。

而现在,正是义勇军最活跃的时期,王南吸引了大量日军,给义勇军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日本人中早有明白人发现只盯着王南一个打黑枪的人在战略上本末倒置了。

这个后来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战犯在用事实告诉在座的人,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会议的最后,关东军不得不认怂。

一些大人物松了口,建议关东军的日本士兵在王南经过的时期加强警戒无命令不得出击,一线追击的改用伪满部队和伪满警察去围剿讨伐,能打死抓住最好,不能就赶王南往南走,让他去关内。

为了减少关东军大日本军人无谓的损伤,当场就下达了命令:调动一部分军警前去追捕王南,而现在守在松花江南至长春周围的日本关东军的士兵们,继续执行原定向哈尔滨北或其他地方的清剿义勇军的任务。

这个时期,伪字号基本在东北传开了。伪满、伪政府、伪军,当然还是在义勇军和其影响的范围内口口相传。

王南在小溪的河道里休息了两天,这才开始准备继续往南。

等他在晚上出来时,发现周围活动的基本都是伪满军和伪警察,他们成群结队在各路口处装模作样的站岗。

王南绕着这些心不在焉的汉奸们向西跑了十几里地,随后找到了一队在路口上设着卡,人却都躲路边大土棚子里睡觉的伪满军。

这些人没留人值守,人全都在睡大觉。王南转了几圈,只能钻进棚子里,等眼睛习惯了黑暗,就用20响一个个点了名。

随便检查了一下这些人的武器和食物。长枪短枪基本都是旧枪老枪,吃的都是高梁米和大碴子。王南本着不空手的想法,拿了袋子盐和一坛子腌黄瓜回去。

这样的开枪实属不分青红皂白,因在的伪满兵多数都是被迫的,混口饭吃又没做什么坏事,在睡梦中就被打死了,一肚子冤枉只好向阎王爷述说去了。

这种开枪方式也给其他的伪满兵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不管是小官还是小兵,他们看到日本人的大部队都拿哈尔滨的“黑枪王南”没办法,深知自家那点本事,生怕碍了王南的眼,被随便几枪打死,干脆都远远的躲起来。临走的时候还告戒了各村屯的村民们,“黑枪王南”来了,让他们这几天都老实待在家里不要出门。

第二天早上,王南就看到周边的伪满军让开了所有的大路小路,全部收缩到远处的屯子里,老老实实的在等王南过去。

三个人站在河边,看着连村民老百姓都没有的空荡荡马路,感觉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