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王南想到后面还有追兵,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回手抽出20响,对着两个女人说:“起来吧,背上东西走了”。
随后身子一转,几个单发就把这几个警察打倒在地。
这拉车的马被吓到了,就想乱跑,王南大喊一声:“吁~”。
东北训出来的马,一般用这几个语言:得儿~驾!,指的是前行,得儿~好象是让马注意了的意思。窝~,指的是转弯,马分不清左右,看赶马人用缰绳还是用鞭子响来指挥。吁~,指的是停止。还有一个发音是让马后退。
这时代连小孩子都会喊这四个字:得儿~驾!窝~吁~
王南这一嗓子带着杀气,吓的几匹马立刻原地停了下来。
三人开始全身挂包,一大群车老板子和搭车的人都躲的远远的。
拿上东西,三人开始往前走,前面路边有个班房,还有几个伪警察刚才没过来,他们听到了枪声,也看到了倒在地上的同伴,立刻跑到班房后面躲了起来。
三人早就看到有几个伪警察空手绕到房子后面,就没有理他们,直接从路上走了过去。
前面是已经平整好地面的火车站用地。
这时伊春街很小,在火站位置往前一些的斜街上。小街不大也不长,一片低矮的小房子。
在小街口的路对面有个房子,是日本人守在铁路道口和伊春街的据点,里面有几个日军的指导官。
他们听到枪声,立刻拿起枪,把院子里的伪警察都赶了出来,开始往大路上跑。
三人走过班房有些距离时,回头看了一眼,见那几个伪警察早就又转到另一面房后躲着他们,就不再回头。
二丫说:“前面应该有街(读该),去买点什么热东西吃吧”。她刚说完,前面的日伪军出现在街头,200多不到300米的距离。
王南见对面人不少,就准备从路边上山。
却看到二丫端着枪就蹲了下去开始瞄准,她正在幻想吃的东西,被这些人打断了心里不大舒服,连着五枪就打了出去。
头三枪就打倒了带队在前面的两个日军指导官,仅仅因为他们穿着与伪军不同颜色的衣服,好瞄准。
李秀见她连几枪都打中了人,立刻喊住了看路的王南,自己也端着枪打了起来。
柿子要挑软的捏。
对面的日伪军警都被二丫打倒了几个,还有好多人在街面上乱跑,明摆着是些没有什么实战能力的人。
王南站回路面上一看这样子,回头看了眼那个班房边,见没人,也转身加入了射击之中。
二丫打了三梭子子弹后,路面上才没有人走动了。
等三人走近这些被打倒在地上的日伪警察时,看到余下活着的日伪警察都已经跑到了两三百米外的地方回头看。
三人对有威胁的人补了下枪,没再理会跑到远处的日伪军警,只是看了下附近有没有人,就顺着伊春街走了过去。
二丫沿途看了下,街面上多是做车老板子们的生意,除有几间小饭馆,也没什么卖吃的店铺。
只好失望的离开了这里。
活下来的日伪军等了很久,见三人真的走开了,这才壮着胆子走了出来。
正好后面的讨伐队的前锋跟了上来,问清情况后,他们在这里等了半天,大部队上来后,这才又跟了上去。
王南三人漫无目的的顺着马路往前走,走到宽敞一点的地方,二丫指着北面的山说那个地形可以。
北山处有几个比较陡的山坡,的确可以埋伏一下。
三人找了条小路就往那边转了过去,等过了河之后,路边一片灌木丛与杂树,三人走过那些比较陡的山坡,路绕个弯后,就从后面上了山顶,趴在了山脊上。
在这里可以看到两山之间的宽谷,后世这里是一个林区城市:伊春。
讨伐队的人追过来的速度并不快,三人在山上吃了东西,又整理了枪支,他们才慢慢的走过来。
三人见到队伍后面还跟着几辆大车,很多东西堆放在了车上。
三人看了倒是有些羡慕,雪地里背着一身的包走可不是轻松的事儿。
等几个打前阵的走进了300米内的时候,三人这才有机会利用这高高在上的视角,仔细的看讨伐队这些人身上的装备。
只见这些人都按三三两两的小组行动,没有五六个人在一块的情况。
武器什么样的都有,让三人惊讶的是能看到的起码三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拿着机枪,更有不少人手上拿着掷弹筒,还有更多人的背包上还别着掷弹筒。
第二百二十五章 鄂伦春猎人
看到掷弹筒,三人不再犹豫,王南轻声说:“一梭子”,便开了枪。
三人打的全是把机枪与掷弹筒拿在手的人,三人15发子弹打完,抽枪就贴着山脊开始向东绕行。
讨伐队的人没想到会有这波子弹打过来,散开时已经有好几个人倒在了地上。山上的枪声停下来,很多人已经开始拿起手里的枪往王南三人所在的山头上覆盖射击,几个老手拿起掷弹筒就开始往山顶打。
手雷在山顶一连串炸开时,三人已经走出了一段距离,趁着山下的讨伐队看不见他们的位置,沿山脊向东走了几公里,从山上下来,穿过小河沿着汤旺河边又绕进了伊春街。
守在伊春街的这些日伪警察可算倒了八辈子的霉,一个个还在那里收拾残局中,根本没想到三人从他们刚才躲着的位置走了出来。
这个回头打的实实在在的,三人潜身接近却无人察觉,当子弹连发打出去时,街面上的人只有寥寥几个人侥幸脱离。
顺着进伊春街的来路,三人往回走了几公里远,见到有路转进边上的山沟,就转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