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318章

字体:16+-

第318章

因为接受爵位要向王室行半跪礼,这让东方人会觉得有些不舒服。

别的文化认为那一跪就是个仪式,可东方人那一跪,涉及到的东西就太多了。

几个女人说不行就要新加坡和香港的土地吧,那里都是中国人为主,做什么行业都人头熟悉,人手也充足,离中国也近。

王南听了直摆手,说道:这是掏钱再加上面子弄一大片个人土地,给家里这些孩子们留块产业。那两个地方拿钱买就行了,用得着张嘴跟英国人要吗?

林医生、李正言这些人也替王南他们琢磨着各种可能。

可这时,美国也搅合了进来,他们也要给王南发荣誉勋章。

看到美国人也希望表达感谢,王南就突发奇想,想尝试下跟老美提了一句:能不能用这些荣誉什么的,在长岛这大片都是空白的地方,要一片土地进行商业和居住开发?

他抱着试探的想法提出了这个想法。

美国人立刻当回事研究了几天,随后还告诉给了英国人,

然后,两国居然都同意了:英国人担保,美国人出地,王南出钱,至于价格,好商量。

英国人想的很简单,反正这仗打的我啥也没有,你想要点东西,又不是从我口袋里出,随便你要吧。

美国人想的更简单,那土地空着也是空着,给你又不是不收税,你要买多少我都可以给。

王南就找了律师和财务机构,用最利于他的方式,由英国人提供提保,向美国政府提交了延迟五年再分二十年付清本息的方案,先要了三十平方公里商居和工业一体的开发区域。

可王南想了想,又觉得这点面积有些小器,就又加了个条件,五年内开发面积超过30%,边上的地方就优先给他开发。

美国人考虑到以后的长岛可能会很繁荣,可现在的利益却是实打实的,就同意了这个方案。

其实美国人根本不用考虑,仅建设这一片区域所产生的就业与税收这两块,就已经让他们笑的合不拢嘴了,何况还有英国人的担保在其中。

他们立刻同意了这个要求,虽然把土地划的离了市区有十公里远,却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英国人无所谓,这个担保只是说担保王南的会继续开发下去,如果不成,就让美国人自己收回呗,这还怕什么?

没有太多的扯皮,王南的计划按照普通的商业计划由州政府通过了。

王南立刻发动所有的人手,让在美华人开始聚集在这个大项目上。

他跟林同学说,尽量用华人建设,让华人兴办产业,搞成华人的大社区。

先期建设水泥厂、钢筋厂,再组建大型施工队伍,为他的大家庭和他带过来的华人们,以及希望在一起的华人们建设一块可以留传下去的华人生态区。

这时,美国人已经废除了华人法案,见王南把华人抱起团来,却觉得这样也更好管理,就在各个方面也开始支持起来。

先是美国政府开始正面回应华人问题,解决在美生活很多年,已经扎根在美国的那些华人的身份问题。

看着象很有担当的样子,其实就是在纽约州签发了一大堆的居住证而已。

就这样,这个区域从一开始,就向着全球最大的华人社区发展,这是后话。

王南设计好了一个发展框架,交给了林同学。

林同学怕自己的身份压不住人,还是央求了李秀出面坐镇。毕竟人家是正牌夫人,白人们不明白,可华人之间很认这些。

很快,中国方面也来凑起热闹。

给各种勋章是很自然的事情,要些赞助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最后还提出来可以无偿出人帮助王南建筑。

这就让王南有点迷惑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南洋看看

国内说出人建筑是什么意思?

王南带着这个疑问去了趟英国,领了荣誉勋章。

回到美国后,又在白宫领了美国的勋章。

虽然记者们把这两件事当成了大新闻,他却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多认识了些人。

1944年的春节,他在来拜年的中国使节交流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国内什么都缺。远征军出征后,输入的运力大于输出的运力,便想着把一些人员租给王南,赚些外汇补贴下国内。

王南对这种思考方式有些无语,却也答应了下来。

春节过后,应几个战区的邀请,美军负责后勤武器这块的几个人对各处做了趟全面的考察。

王南没有去太平洋的战场。美军一月份又夺下了一个群岛,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海陆空上都已经招架无力,只好在每个岛屿上疯狂建立各种防守工事,与美军在地面上拼命。

他先去了缅甸。

在这里,他看到了中国派出的远征军。

士兵们好奇的看着王南,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也知道他的战绩,有时,英军美军甚至拿王南来激励这些中国士兵。

王南只关注他们的轻重武器,却发现这些人拿着杂乱的英制与美制武器,虽然士兵从国内战场那种没枪没弹的环境出来,这些老枪让他们很满意,可实际上比美军落后了一代。

唯一强悍的是士气。

王南看了一圈,心里有了数,就跟负责缅甸战区的指挥官说了一声,调来了一船美制轻武器,以战场试验的名义,送给了远征军,让他们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新式轻武器的美械师。

不管英军还是美军,对王南都有即是自己人,又不是自己人的感觉。大事也许不会理睬他的意见,可这种小事情谁也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