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园似锦

第七十章 种菜

字体:16+-

余海眼睛一亮,最先明白过来:“你真有法这时候种出菜来?”

余草拍着胸脯打包票:“我敢保证,绝对没问题!爹,娘,你们就放心吧!”

第二天,草从别村良田比较多的人家,花了二十文买了两牛车的麦秆,手把手地教余海和柳氏编草苫。虽补天石一再保证,灵石水浸泡过的菜种,能抵抗初春的严寒,余草还是不放心。草苫是前世大棚养殖普遍用来给蔬菜保暖的,有备无患嘛!

在将信将疑的柳氏的帮助下,草把昨天晚上浸过的菜种,撒在翻好的菜地里。前院的五分地,全都种上了生长期比较短的白菜、菠菜和芥菜,争取别家的蔬菜都没种下地时,赚回家里的第一桶金。

撒好种,柳氏带着莲,去翻后院和池塘边沿的土地。在池边放鸭的毛氏,看到她们,提醒道:“这么早就开始翻地啊?池边可不好种庄稼,春末雨季涨水要淹掉的。”

毛氏这人虽然嘴巴不饶人,心眼却不坏,柳氏冲她笑笑,道:“准备开出来种些白菜芥菜什么的,不等涨水的时候就采收了。”

毛氏点点头,道:“那你们可得用篱笆把菜地圈起来,我家的鸭都是在池塘里放养的,吃了你家的菜我可是不赔的!”

果然这毛氏的嘴巴不招人喜欢,明明是提醒的好话,出来咋就那么讨人厌呢?

柳氏好脾气地笑道:“多谢钱嫂提醒,明儿我就把篱笆弄起来。”

傍晚时分,草和爹一下午的时间,就编了十来张草苫。余海编过席,草苫比凉席要好弄得多,不需要太细致,他上手很快,比草还多编了两张呢。

草和柳氏一起,把一张张草苫铺在菜地里,像给菜园盖了一层被。石头也没少帮忙,他有些担心地问道:“二姐,这样就能给蔬菜保暖了吗?”

草摸着他的脑袋,笑着道:“冷天你盖了被,是不是就暖和了?一样的道理,中午地面吸收了太阳的热量,盖上草苫,晚上热量就不会散出来,蔬菜不就不怕冷了吗?”

家伙恍然地点点头,道:“原来我们是给菜地盖被呢!可那些没有盖到草苫的地方,不就冻坏了吗?”

“没事,菜籽刚撒进去,还没发芽,不会被冻坏。我们明天多编些草苫,把前院后院的菜地,都给它盖上被,蔬菜宝宝很快就发芽长大了!”

看着六岁的石头,草恍惚间想起前世的弟,弟那么大的时候,可没有这么乖巧,那时候父母还在,身为家里唯一的男孩,还在妈妈怀里撒娇呢……

花了三天时间,前院后院的地全都开垦出来了。池塘边上的土地,涨水的时候淤积了许多黑泥,开垦出来是不错的肥田。只可惜,每年六月底雨水增多,池水都会涨上来,不能种生长期长的农作物。

距离涨水还有四个月的时间,草便在这近一亩的池边地上种了生长期两三个月的冬、豆角、茄和菜豆。在后院里,种上了韭菜、黄、大蒜和辣椒。还在围墙边上点了丝和南。

一家人加班加点,忙了整整三天时间,才把菜园需要的草苫全部编完,就连石头也能编出型的草苫了,虽然密度和厚度差了些,却也将就着能用。

这几天,家里的伙食,一直是杂粮粗面饼、豆羹,菜只有白菜萝卜和咸菜。粗面饼必须细细的嚼,咽下去的时候粗得刮喉咙,豆羹泛着豆腥气,如果不是饿得狠了,根本吃不下去。缺油少调料的水煮菜,吃得草一到饭点儿就头疼。

以草家目前的生活水平,即使这样的饭菜,分量上也要计算的做,生怕多做些,现有的粮食撑不到蔬菜收获的时候,一家人就要饿肚了。

柳氏除了三天一次帮忙将洗衣服,又在绣品店接了绣活,每天点灯熬油的绣着。余海央着住在西山脚下的赵猎户,帮忙砍了些竹回来,做了竹篮竹篓,放在镇上的杂货铺里寄卖。

早春蔬菜种下去后,草也就闲下来了,家务能干的莲几乎全包了,不让她插手。石头跟着隔壁钱家的儿,上山下河的跑,不过他也不只是玩,有时候带了几颗鸟蛋回来,每天都会懂事地带回两捆柴来。

钱家毛氏的儿钱武,八岁了,不像他哥哥钱文对读书有兴趣。他性好动,每天不到饭点儿不回家,经常听到他娘毛氏叫他回家吃饭的喊声:“武,又野哪儿去了,回家吃饭了……”

毛氏的两个儿,一静一动,性格截然相反。大的钱文,书呆一个,走到哪儿都捧着一本书,有时候走路看书看迷了,脑袋撞树上都不知道。草就曾经看到他,一边看书一边走路,还曾不心掉沟里呢。幸好这时候沟里没水,要不非把这呆给冻坏不可。

这天,草挎着篮,拿了铲,看看附近有没有野菜可以挖。这时节,她印象中野荠菜应该出来了。前世,她最喜欢挖荠菜,回来做荠菜汤,或者包包,味道鲜美得很。

沿着门前的路,一路往西山的方向而去,石头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心里很高兴:二姐要给他做荠菜团吃,二姐出品必属精品,味道肯定不错。虽挖野菜的时节不对,二姐能出来走走,对身体也有好处的。

石头拒绝了钱武邀他上山掏鸟蛋的**,自愿充当了保护二姐的角色。西山只要不往深山里去,是不会有危险的,他是怕不经常出门的二姐,找不到回家的路。

休沐在家的钱文,捧着一本书,慢悠悠地晃出了门。石头热情地跟他打招呼:“文哥哥,又上山看书去啊!”

钱家养了一百多只鸭,平日里嘎嘎地吵闹不停。钱文休沐的时候,喜欢带着书到山脚下,挑选一处清幽之所看书。没想到今天出门,就遇到了他。

十一岁的钱文,肤色白皙,五官清秀,举止斯文,好一个白净俊美的正太。即使是第二次见了,草依然觉得赏心悦目。

钱文听到声音,从书卷中抬起头来,看到草姐弟俩,笑盈盈地招呼道:“是啊,找一处清净的地方看书去,你们姐弟俩干什么去啊?”

石头道:“二姐要出来看看有什么野菜,挖一些回去做汤喝。”

钱文看了草一眼,他还以为她是莲呢。早就听大海叔家的二闺女体弱多病,一出生大夫就养不活,本以为是个病病歪歪,连床都起不来的女娃呢,今日一见,虽然瘦了点儿,面色红润,走路有劲儿,一点也不像病弱的模样。

“采野菜的话,只怕要到三月份。这时候,河水还没怎么解冻呢,还不到摘野菜的时节。”钱文善意地提醒一句。

余草嘴角勾起淡淡的笑,道:“没事,我就是找机会出来走走。你忙你的,别耽误你看书。”

钱文从他那个八卦的娘那儿得知,大海叔一家分家出来,如果不是岳家和村里人帮忙的话,只怕这时候住得房都四处漏风呢!这时候出来找野菜,只怕家里的粮食不多了。

钱文摸摸怀里娘怕他读书饿了,特地给他带的干粮,是白面粉掺了些黍面做的馒头。他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开口。

毕竟他不过第二次见人家姑娘,无端地送人馒头,只怕会给人“嗟来之食”的感觉。算了,还是以后熟识了,再找机会帮助一二吧。

二月(农历)的天气,还带着清寒,一阵东北风吹过,余草忍不住打了个冷战。身上的袄破旧不堪,里面的旧棉花也是哥哥穿后,再絮进弟弟妹妹的棉袄里的,硬得几乎要结块了。穿在身上硬邦邦的不舒服不,保暖效果也差了不少。有钱的时候,咋没想到买些新棉花缝进袄里呢?

草哈着冻得生疼的手,仔细地在路边沟沿上寻找熟悉的植物。石头一路蹦跳奔跑着,浑身充满了活力。他见姐姐瑟缩着脖,一副很冷的模样,便用热乎乎的手牵起二姐的,笑得眼睛弯弯地道:“二姐,我火力大,我帮你暖手!”

草感动地把他揽进怀中,朝着粉嫩嫩的脸亲了一口。家伙的脸顿时红了,古代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比较含蓄,就连爹娘都没亲过他呢。

石头害羞地甩开二姐的手,飞快地跑走了。草跟在后面,一溜跑,累得气喘吁吁也追不上他,身上倒热乎了。

“等等!弟,我看到荠菜了!”在干枯的河沟边,贴着地面生长着一棵棵的灰褐色的植物,那锯齿状的叶片,正是她熟知的野荠菜。

石头跑转过来,凑上来看了一眼,道:“二姐,荠菜不是这样的,它的叶绿绿的,长长的,中间还开着白色的花。”

————————————

家中络出问题了,每次都跑单位更新。跑一趟来回十来公里,不容易啊!

接近年关,家中要走亲访友,刚拿到驾照的姽婳,被抓了壮丁充当司机,到处那个堵车堵得哟……简直考验我技术,要我老命的节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