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佞臣啊

第473章 封圣城被封印了

字体:16+-

最终曹刑还是没有说服宁辰,按照宁辰的要求写了两份奏折。

一份是详细说明西域这边战况的,另外一份则是举荐廖静远为西域刺史的。

本来曹刑是打算把两本奏折合并在一起,如此一来的话,先说功劳再说举荐人。

显得没有那样的突兀和生硬。

可是宁辰硬要分成两本奏折来写,曹刑只能按照宁辰说的去做了。

两份奏折拟定之后,宁辰就直接命人用八百里加急,给送到丰京去了。

接下来宁辰就只是需要等待,丰京那边的反应就好了。

两份奏折仅仅三日之后,就被送到了丰京城当中。

虽然满朝文武,早就知道了西域大胜的消息。

可是很多具体的细节,尚不得知。

并非是各方的探子不给力,而是有些事情可以探查,有些事情却是不可逾越。

比如这一次,可说是国运之战,在战斗之前所有的探子,就都被排查了清理了一遍。

有靖王和定国侯坐镇,宁辰谁也不怕得罪,抓到了探子,直接杀了了事。

所以现在对于西域和百家城,各方都是一个空窗期。

因此百家城和西域,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也只能等着宁辰汇报上来。

只是这样一等,就是等了半个月了。

宁辰如此无礼,其实已经让群臣有些意见了。

按照正常流程,宁辰大胜回归之后第一时间,就应该写好奏折,送到丰京当中来。

如果说晚个两三日,还能理解一下。

现在直接晚了半个月,这个怎么解释也很难说通。

武昭不发话,他们只能忍着。

终于等来了宁辰从百家城传来的奏折。

武朝让孙伴伴,当朝诵读了宁辰让曹刑代笔写的战报奏折。

当听到宁辰带领武朝几乎全部的顶尖战力,取得了如此巨大的一个战果。

满朝文武皆是神色震动又激动。

一个个皆是高声的向武昭道贺。

这些道贺绝大部分都是完全的发自真心。

武朝开疆拓土,他们也是当中的参与者之一。

而且每一次开疆拓土,都必然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利益。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攫取利益的大好时机。

第一封奏折之后,宁辰送上来的第二封奏折,毫无任何意外,直接引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曹刑在奏折当中,已经写的非常的委婉了。

可是不管你写的多么的委婉,有一点改变不了。

那就是宁辰举荐了一个三无人员上来,无功名,无名声,无背景。

如果宁辰只是举荐廖静远在西域担当一个小职位的话,那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宁辰征战西域,立下了这样巨大的功劳。

安排几个自己人,完全情有可原。

眼下,宁辰安排廖静远去做的可不是什么小职位。

而是西域刺史,武朝在西域的最高官府领导。

这个就太过分了,是他们万万不能答应的事情。

“陛下,宁辰实在太狂背了,如此重要的职位,宁辰竟然举荐上来一个闲杂人等。宁辰还把陛下和朝廷放在眼中吗?”

“陛下,宁辰居功自傲,现在连朝廷任命都要直接亲自安排,这根本就是谋逆!”

“陛下……”

文臣当中一个个群情激昂,包括那些御史们,各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他们实在很难不激动,他们都是通过科举之路晋升上来的。

一步一步他们才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上,拥有了现在的官职。

结果宁辰上来,就要推荐一个没有通过科举人上来当刺史。

这对他们来说,是何其的不公平。

这样的事情,他们必须要集体的抵制才可以。

宗室一方,自然没有好说的。

这种落井下石的事情,他们必须要做。

尤其是这个落井下石的目标,还是宁辰。

宁辰进入宗室,对他们整个宗室都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宗室感觉自己无时无刻不是活在宁辰的阴影地下。

现在宁辰好不容易又干出了这样违逆之事,他们要是不上来一起踩一脚的话,就真的太对不起他们自己的脚了。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群情激愤。

就连一直站宁辰的王林,此刻也不好多嘴说什么了。

林敦信虽然没有如同群臣一样激奋,可是他也是皱眉不说话。

林敦信同样觉得,宁辰这一次做的的确有些孟浪了。

“肃静。”

伴随孙伴伴一声低喝,顿时整个大殿当中都安静了下来。

待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孙伴伴才退后一步,让武昭开口讲话。

“诸位爱卿的心思朕都理解,可是朕希望诸位爱卿可以想一想,那个治理西域的办法的提议,是谁提出来的?”

“冠军王既然推举这个人,就必然有他的道理。”

顿了一下武昭,继续说道:“关于廖静远这个人,诸位爱卿或许不了解,但是朕却多少了解一些。”

“廖静远是跟随清远一起传播大chengfofa之人,同时他还是百家学院fo家的唯一弟子。”

“在西域传播大chengfofa之时,廖静远可谓是尽心尽力。”

“大chengfofa能够在西域成为主流,廖静远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对于西域的了解程度,我想诸位爱卿很难有人超过他。”

“如果说同时即要了解西域还要了解大chengfofa之人,那诸位可能就不如廖静远了。”

就在武昭说完之后,林敦信拱手站出来说道:“陛下,就算这个廖静远,即了解西域同时又了解大chengfofa。

那也不能如此破格提拔,如果开了这样的先例的话。

让那些寒窗苦读十几载的学生们,如何的看待我武朝的科举制度。

到时候寻求门路的人多了,真正读书的人少了,这对我武朝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政相说的极是。如果这样的话,到时候人人都去找门路,还有谁愿意寒窗苦读了。”

“陛下,这样只会助长不正之风和歪风邪气,对我武朝可谓是大大的不利。还请陛下三思!”

林敦信站出来说话了,对于文官集团来说,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林敦信是百官之首,他的一举一动,那都是牵涉甚广。

现在林敦信都带头反对,那就代表这个事情,确实有错。

王林心中组织了好久的语言,最终还是站出来道:“陛下,政相的担心的确有道理。

可是现在事权从急,西域一方必须要尽快的选出一个刺史来。

否则的话耽误时间太久,可能会出问题。

我想冠军王也是担心迟则生变,所以才主动提议了廖静远为西域刺史。

臣相信冠军王绝对不会有半点私心,冠军王绝对是一心为公的。”

王林就算是再偏颇,也就只能替宁辰说到这个程度了。

如果说的太深的话,王林就等于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

到时候他这个兵相恐怕也不好做了。

虽说他这个兵相大部分时间,都是跟武将打交道。

但是很多的提议,依然还是需要文臣们来帮忙的。

得罪的太深,以后自己做很多事情,必然受阻。

武昭等兵相与政相说完之后,沉吟了一下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如此反对,那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刺史人选推荐出来。

朕先说明,推举出来的刺史,必须要即精通西域各个佛国的事情。

同时还要精通大乘佛法的佛理,现在西域以大chengfofa为尊。

不通大chengfofa的佛理,在西域绝对无法施展拳脚。”

当武昭把这两个条件抛出来之后,一众百官彼此看了看。

需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还真的是非常的困难。

了解西域和西域诸多佛国的,在文武百官当中并不是没有。

西域是武朝的心腹大患,研究西域的人,还是有非常多的。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能找出来一些人。

他们了解西域,知道西域一百零八佛国,每一个佛国的具体情况。

可是要说了解大chengfofa的佛理,他们真的做不到。

因为大乘佛法才出现多久。

而且他们走的也不是这条修炼路线,去研究大乘佛法干什么?

“陛下,就算暂时没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也不能就让那什么廖静远上任。

不通佛理,我们可以慢慢学习大乘佛法的佛理。

只要给我们时间,我们必然可以融会贯通大乘佛法的佛理!”

虽然一时找不出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人,但是,大家依然不想就这样放任宁辰成功。

“那在诸位爱卿学习大乘佛法的佛理之时,这个刺史的位置就要一直空着吗?”武昭继续的反问众人。

“陛下刺史一位事关重大,就算是暂时空置,也不能让一个人胡乱的坐上去。西域之事,兹事体大,还请陛下三思。”有老臣颤颤巍巍的站出来,劝阻武昭。

这种老臣这个时候,站出来,当然不是为了自己。

他们是为了他们的子孙后代。

他们这一代已经就这样了,可是他们不希望接下来他们的下一代,连科举都没办法参加。

“就因为西域之事兹事体大,所以才必须要尽快选出一位,能够获得西域诸多佛国认可的刺史来。”

“否则的话,拖延的时间越久,就越是容易夜长梦多。”

眼看着武昭是一定要偏袒宁辰,打算通过宁辰的奏折了。

下面的群臣也是觉得心中激愤不已。

如果这样的事情都能通过的话,那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种巨大的羞辱。

辞官!

集体辞官!

这是他们心中冒出的一个想法。

林敦信感觉到群臣的想法,当即站出来道:“陛下,西域之事的确是兹事体大,需要立刻作出决断。

可是陛下,群臣担心也不无道理。

就算是冠军王一心为公,但是我们不能保证以后其它权贵也是一心为公。

到时候卖官鬻爵,侵蚀的是我武朝的江山。

所以关于西域刺史一事,绝对不能太过随意了。”

武昭看向林敦信道:“政相你有什么意见?”

林敦信沉吟了一番之后,道:“陛下,臣有个提议,陛下可以听听看,诸公也可以听听看是否可行。”

“愿闻其详。”满朝文官皆是拱手表示洗耳恭听。

武昭同样点点头表示道:“政相请讲吧。”

“陛下西域刺史,可以先有廖静远暂代。”

“但是这只是暂代,廖静远在暂代期间,必须要参加科举考试。”

“同时廖静远必须要参加明年的科举,并且成为当科头三名,才可以继续坐西域刺史。”

“同理如果在明年科举之前,朝中文武有一人在大乘佛法的佛理理解上超过了廖静远,那廖静远也必须要退位让贤,让出他刺史的位置。”

武昭听完林敦信这个折中的方案,思索一下点点头,而后武昭对满朝官员与宗室问道:“诸位觉得,政相的意见如何?”

林敦信这个意见,说实话他们还是不想接受。

可是这个意见,却也是眼下最好的了。

而且林敦信给出的条件,实则已经非常苛刻。

让廖静远参加明年的科举,这个在时间上就非常的紧张。

何况廖静远还要处理西域事物,这样一来学习的时间就更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廖静远能够进入甲榜就不错了。

前三名,这个绝对是非常、非常难的一个任务。

如此这般的话,这个折中的条件,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最终在林敦信的调和下,大家达成了这样一个折中的方案。

廖静远暂代西域刺史的位置。

……

在朝廷这边达成了意见的时候,靖州一方,却是出现了问题。

纥骨蛮皇大量的蛮族,死在封圣城之下。

封圣城完全的被死人与白骨给包围了起来。

这样一幕,当真是让靖王不解。

就在靖王思考纥骨蛮皇要做什么的时候。

封圣城的前线,却是传来了最新的消息。

纥骨蛮皇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样的办法,竟然污染了封圣城。

虽然这种程度的污染,对于封圣城来说没办法长久。

可是这样程度的污染,却已经等于暂时的封印了封圣城。

封圣城被封印,那就等于靖州失去了最大的屏障。

蛮族当可以**,直接来到靖州的城墙之下了。

这对于靖州来说,当是头一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