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仪进宫很多年了, 久到她已经忘记了宫里的天和宫外是一样蓝的。
她出身亦是显贵,未及笄前是家中娇养的幼女,被珍藏在闺阁, 没沾过细尘,所以跌落泥沼的那一刻显得尤为慌乱和痛苦。
那痛绵延至今, 在掖庭局的黑夜中溃烂成了不能示人的伤疤,怨恨就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可惜那恨在从前也找不到依托。
庞仪今年二十有五,天子开恩,许她出宫,回归自由身,在十月的封后大典之后。
皇后。
没有人比她看得更清楚天子对那个即将登上后位的女子的迷恋,即使那女子那样自私冷酷、视天子的真心如敝履。
她不恨那个即将登上后位的人,可她恨萧沁瓷, 恨她的不择手段, 恨她能爬出泥沼,恨她轻而易举地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她跪在两仪殿的青砖上, 砖石映出一张平静的脸。
“的确是奴婢做的。”庞仪坦然地承认了,“陛下想问我为什么吗?”
她抬头直视御座上的天子,庞仪在御前三年, 从来不敢这样这样做。
天子锋利轮廓在阴影中显现, 冷酷和压迫如浓重晕开的一笔墨色, 被挥洒得淋漓尽致。
“朕不想。”他本意或许还想问一问, 但听她这样一说顿失耐心, 庞仪的供词自会有人呈上来,既然她已经承认了, 叫人把她带走便是。况且庞仪这样做的缘由他也能猜到一二。
皇帝眼风一扫,就示意禁卫将她带下去。
“陛下不想知道我的毒是从哪里来的吗?”庞仪道, “是从萧沁瓷那里拿来的。”
皇帝周身气息顿时变得更加凌厉。
庞仪半点不惧,坦然回望帝王。
片刻后,天子挥手示意禁卫退下。
庞仪面上浮出一个似讥讽又似得逞的笑。
“陛下应当知道,此毒名为朱碧,您登基后整肃后宫,这药就在宫中绝迹了。”庞仪问,“陛下就不想知道为什么萧沁瓷那里还会有吗?”
“你如果要说的是这些那就不必再开口了,”皇帝不耐烦,“朕没有耐心听你说这些。”
庞仪在御前伺候,自然知道他不是一个好脾气的君主,或许是夺位的谋划已经耗光了他所有的耐心,皇帝在处事上雷厉风行,甚至称得上急躁。
换了往常,他甚至根本都不会听完庞仪的反问,只会干脆利落地叫人把她押下去。
现在的耐心为着谁不言而喻。
“关于萧沁瓷的事,陛下也没有耐心吗?”庞仪道,“奴婢记得,在玉真夫人的事情上,您一贯最有耐心,既然如此,听我多说两句话也无妨。”
“你想说什么?”
“陛下还记得当初萧沁瓷在行宫起风疹的那一夜吗?萧沁瓷身上的风疹来得蹊跷,至今也没有找到是因何而发,又只有她自己的药膏能缓解症状,陛下就没有怀疑过吗?”庞仪道,“后来陛下让人去找药的时候我便将东西都藏了一份,里头可不止有朱碧。”
庞仪冷笑,痛快说:“有一味药是能引猛兽发狂的,陛下觉得熟悉吗?”她道,“三月时猎场惊马,陛下因此受伤,都在她的谋算之中。”
串起来了。
皇帝心下了然,脸上却殊无异色,只说:“哦。”
他心中原本就有猜测,当时寻不到证据,如今不过是把这猜测坐实了而已,并不感到意外。
“您知道?”庞仪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震惊不已。
“朕不知道,”他道,“也不想知道,你想说的就只有这个吗?”
应当不止于此。皇帝注视着底下的人,庞仪跟在萧沁瓷身边大半年,她若时时注意,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
“我从萧沁瓷那里找到的东西不止这一样。”果然,庞仪说,“陛下让人搜过我的住处了吧?没有让人看看里头都有什么东西吗?”
皇帝默然,道:“那些都是你下毒谋害的证物。”
“确实是证物,同样也是萧沁瓷谋害天子的证物。”庞仪面上有讥诮,“苏氏是用药的高手,当年苏太后一入宫便得盛宠,如今萧沁瓷又将这样的手段用在了您的身上,陛下对此难道一无所觉吗?”
“先是吴王、楚王,再是陛下,从去岁宫道上的初见,再到后面清虚观梁瓦的坍塌,都在萧沁瓷的精心算计之中,”庞仪将她冷眼旁观的种种细致道来,“清虚观破损的梁瓦至今尚未修缮好,陛下只需让人一查便能知道那屋顶有人为破坏的痕迹。”
那些痕迹做得隐蔽,但并不干净,倘若皇帝是真心想要修缮清虚观,那些痕迹就会被抹除得一干二净。可就是因为皇帝的私心,清虚观被封,至今还是原样,这才让庞仪寻到些微端倪。
“再到后来,她名为拒绝,却不得不住进西苑,那对送给苏晴的镯子,也是她故意送出去的,因为她知道那段时间吴王经常进宫,又假借去看望苏娘子的名义故意让您撞见……”
皇帝听她说着这些,却有些出神。
他想起撞见萧沁瓷和吴王说话的那日,自己怒气上涌不能自抑,又想起他逼迫她抚琴,头一次吻过心上人的唇,又拭去她的泪,原来那些都是萧沁瓷曾用过的手段与心机吗?
“还有刘奉御,您不知道吧?”庞仪的话让他猛地回神,“萧沁瓷不能生育的事也是她示意刘奉御故意透露给您的。”
皇帝目光如剑,凌厉刺到庞仪身上。
萧沁瓷生育困难的事被他下令封锁消息,只有为她诊脉的刘奉御和梁安知道,皇后若不能生育,一旦传出去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
“陛下没有怀疑过吗?”庞仪以为是天子陷在温柔乡中,忽视了种种不对,“萧沁瓷入宫六年,太医署怎么可能没有她的脉案,她原本就是为太后借腹生子才入宫的,若她不能生育,奉御怎么可能知情不报,又怎么可能到今日才诊出来?”
萧沁瓷生育困难的事瞒不住天子,揭露出来的时机也只能早不能迟。她选的那个时间刚刚好,皇帝求而不得,即便愤怒也只是一时的,事后也只会变成心疼,萧沁瓷也可以以此来试探皇帝说的真心到底有几分,环环相扣。
“你怎么知道的?”皇帝问。
“我跟在萧沁瓷身边这么久,只要看到了里面的蹊跷,再去查一查也不是难事,”庞仪说,“刘奉御此前也曾为平宗贵妃,至于平宗贵妃同萧沁瓷之间的关系,想来陛下也已经查得很清楚了,不用我多说。”
那张文牒。
文牒上面用过官印,出处好查,皇帝按下了此事,半点没有透露,甚至都没有去问萧沁瓷。
已经过去的事不必再提,况且那时萧沁瓷已经承诺了他,所以其他的事情都变得不重要。
“还有呢?”皇帝的目光一寸寸冷下去。
“还有?”庞仪反问,“陛下还想听吗?”
“那就再来说说最近的一桩事吧,”她道,“听闻陛下是以萧瑜将军的安危来逼迫了玉真夫人?”
皇帝已按捺不住杀心。
无论是宫里还是宫外,永远是近身伺候的人知道的秘密最多。身家性命都被捏在旁人手中,她们也不敢不管住自己的口,但若是有人将这些都抛开,**秘密的时候就格外惹人生厌。
从皇帝登基之后,已经没有人敢这样戳破他的私隐,尤其是那手段并不光彩,他不需要有人来提醒他。
庞仪似无所觉,又或者是她知道怎样才能刺痛天子:“玉真夫人从枫山行宫失踪的前夜,宫里有人给她递过信,说是萧瑜将军的请罪书已经到了御前,没两日萧沁瓷就从行宫出逃了,时机怎么会拿捏得这样巧?”
“更何况,萧沁瓷不会不知道,陛下不会动萧瑜将军,可她还是这样做了,甚至因为萧瑜而不得不委身,陛下觉得,您能强迫得了她吗?”
从头到尾,皇帝的每一个反应都在萧沁瓷的计划之中,没有意外。
“萧沁瓷从一开始要的就是后位,她要攫取权势来满足她的私欲,”庞仪最后道,“她所求的,是她萧氏的荣华富贵、满门朱紫,同座上天子是谁没有半点关系。她从始至终都在骗你,陛下的真心对她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
萧沁瓷立在门后,她原本是听说查出了凶手,皇帝要亲自审问,便也想来看看真相,没想到却听庞仪细数了一遍她这些年来的筹谋,最后化为一句:“陛下,她骗了你。”
她看不见皇帝的神色,只能在他的沉默中点点头,觉得庞仪说得颇有道理。正想听听天子如何回答,便听见他道——
“那又如何?”皇帝声音仍旧淡定,甚至没有大的起伏,只有眼神冷冽依旧,“朕知道,朕可以被她骗一辈子。”
太极宫在他的掌控之中,只要他想,他就能听到任何事。庞仪说的那些她能查出来,那皇帝难道真的不会知道吗?
骗意味着用心,萧沁瓷的目光和思绪都只会围绕着他打转。他只怕日后萧沁瓷连骗一骗也不肯了。
“那陛下还真是……”庞仪冷笑,“痴情啊。”
她最后的盘算也落了空。可没关系,如今皇帝情浓时能对这一切视而不见,那日后呢?日后总有爱驰一日,今日她所言就是来日萧沁瓷的催命符。
皇帝头一次认真看过这个在御前素来行事谨慎的女官,庞仪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不甘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
他想起很多年前,他看过萧沁瓷在吴王和楚王之间周旋,心中生起的那种情绪就叫嫉妒。
而那个时候他对萧沁瓷而言,只是不相干的人,所以她连目光都不会投注半分。
他希望萧沁瓷对他用心,无所谓手段。
皇帝没有自负到认为庞仪喜欢他,是出于嫉妒而对萧沁瓷下手,虽然她话里话外隐约透露出来的是这个意思,她在误导皇帝的判断,让她的谋害往嫉妒的方向靠拢,虽然她确实是有妒恨,但那和情爱没有关系。
“你知道当初御前遴选女官,朕为什么挑了你吗?”皇帝问。
庞仪忽然紧张。御前女官是何等殊荣,从六局之中层层选拔,需得家世清白、相貌端正、品德优良,御前四位女官,唯有她是出身掖庭。
她曾经以为那是她的幸运。后来庞仪见着萧沁瓷,见到天子隐晦而专注的目光,也只以为是巧合。
但现在皇帝亲口告诉她,不是。
皇帝不疾不徐道:“因为你姓庞。”
因为她姓庞,同萧氏曾是姻亲。
“你知道……”庞仪喃喃说。
“朕当然知道。”皇帝冷冷道,“朕还知道,你不止是恨萧沁瓷,你恨的是整个萧氏。”
“我凭什么不恨?”庞仪猛地抬头,厉声道。
她为什么不能恨?庞家落到今日境地,皆是受了牵连。
庞仪想起萧沁瓷那张清冷美艳的脸,每一次、每一次看到她都会让她想起另一个人。
萧徵音,庞仪的嫂嫂。
她们其实长得并不相似,萧沁瓷身上没有旧人的影子,她同萧徵音就像是一冷一热两个极端。
萧徵音是极温柔的一个人,永远含笑如春波,同她的兄长刚成亲时人人都夸是天造地设的一双璧人。
惊变发生在她及笄的那一年。庞仪那时尚且天真懵懂,不知家中为何骤变,嫂嫂回了英国公府,兄长却整日泡在酒水里,家里也愁云惨雾,再没有从前的和乐。
不多时就惊闻萧徵音竟然在家中自缢,而萧家人匆匆将人安葬,甚至都没有知会他们。两家人就此断了往来。
再然后就是相继被抄家灭族,庞仪没入宫禁。
很多年后她才知道,当年一场无妄之灾起源于平宗对臣妻的强夺,萧徵音不堪受辱,被逼自尽。
昔年往事已成宫廷秘闻,但对皇帝来说并不难查。
“你不恨让你家破人亡的平宗皇帝,却恨一同遭逢大难的萧家人,没有这种道理。”皇帝已经厌烦了,他将庞仪的心理说得透彻,“况且,你看萧家人同你一样遭难的时候不恨,发现她们过得好了又觉得不公,这是你自己的错。”
这世间多少的愤恨最初也不过源于不平二字。
庞仪不甘:“陛下因为我同萧沁瓷是姻亲而将我放出掖庭,难道没有因为萧瑜是她的姐姐而赦免她的罪过?陛下早在登基之初就派人去北地寻访萧氏人,又暗中嘱咐幽州刺史宽待萧瑜,此举同色令智昏的平宗皇帝又有什么分别?”
“那又怎么样?”皇帝不动声色地说,“你不也是因为朕对阿瓷的偏爱才得以离开掖庭吗?朕对你这个姻亲尚且如此,遑论是她的亲姐姐。人本来就有亲疏远近之分,每朝天子都会加封皇后的母族,朕不过是提前做了应该做的事,即便是要骂朕色令智昏也轮不到你。”
……
萧沁瓷没有再听下去,她扯了扯萧瑜的衣袖,示意她同自己一起离开。
她们走的时候也和来的时候一样悄无声息。
待走出一段路,萧瑜忽然说:“刺史大人这两年确实对我照拂颇多,我从前以为那是看在我父亲的面子上。”
“哦。”萧沁瓷淡淡说,转头看她,“阿姐想说什么?”
萧瑜忽然觉得萧沁瓷方才应的那一声竟同皇帝的语气无比相似,都是那种冷淡而满不在乎的语调。
“我是想说,他如今情浓时爱你,日后未必。”
良久,萧沁瓷嗤笑一声,道:“听了方才庞仪说的那些话,阿姐以为我在乎这个吗?天子的真心只是通往权势的踏脚石,得到了就不重要了,”她轻哼一声,“他如今爱我就行了。”
萧沁瓷顿了顿,又补充一句:“况且日后……我也会让他一直爱我。”直到她不再需要的时候。
……
萧沁瓷回了千秋殿,她身上余毒未清,人还有些疲惫,沾了榻竟然就先睡了过去。
她这一觉睡得安稳,梦里什么也没有,再醒来时日已西斜,皇帝坐在榻边,似乎正想叫醒她,见她睁眼便是一愣。
“你醒了。”
萧沁瓷眼见他端着药,鼻间闻到苦味,眉头就是一皱。
“怎么又要喝药了。”她小声抱怨了一句。
皇帝端着药碗晃了晃,药已经被吹凉了:“你是想自己喝还是朕喂你?”
萧沁瓷不情不愿地接过来,将勺子拿出来,屏着气一饮而尽。
眉心已经蹙成了一团。她怕苦。萧沁瓷近来喝药已经不像从前那般一碗药要喝上大半个时辰,或者是偷偷寻个机会倒掉,在皇帝的监督下喝药成了一项不得不忍受的酷刑,当然是要越早受完越好。
“苦吗?”皇帝问她。
萧沁瓷点点头,不满他的明知故问:“你自己尝尝不就知道了。”
“说得也是。”他盯着萧沁瓷,若有所思。
萧沁瓷舌尖残着苦意,一路苦进心里,让她难受。她推开皇帝,没看到往常喝完药就有的糖,眉头皱得更紧。
她不悦道:“糖呢?”
“没有。”
没有?萧沁瓷一愣,还没来得及问话,就被另一个人倾身下来的唇舌堵住。
确实很苦。苦味带着舌头都变得发麻,品不出其他的味道,但触感反而因此更敏锐。
唇是软的,舌是滑的,勾缠在一起后那点苦涩都被卷走了,渐渐地竟然咂摸出一点甜。
力道很轻,皇帝给出的甜头让他轻易地便寻到机会探进去,将这个吻在纠缠间变得更深。
水晶帘忽然一阵晃动,劈里啪啦的碎响摔落一地,继而是重重的一声咳嗽。
是萧瑜。
萧沁瓷猛地推开身前的人,双颊绯色层层浸染,是未散尽的夕照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