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与若干规律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日益开放。与此同时,经济学界开始关注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有的文章认为,根据中国当前实际,看来我们需要很好掌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根本的区别,前者起基础性作用,即主要调节者作用;后者则不起作用或只起很小的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语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主要调节者,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价值规律不起调节作用,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是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迄今为止的中外实践表明,按照市场的信号主要是价格信号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配置和重新配置,比按照国家的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具有更高的效率。这是因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不但产品和服务的品种繁多,数以万计、十万计,而且社会和人的需求也复杂多变和不断发展,国家计划部门采用任何现代计算技术和严格的行政调节也无法将社会供给和社会需求有机联系和协调起来。由市场通过价格涨落提供的社会需求的信号,比任何发布指令的计划部门要准确得多、及时得多,从而使各个经济活动主体能够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避免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也就是说,在价值规律作用下,社会资源自动地从效益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益较高的产业,而效益较高的产业正是社会需求比较旺盛的;在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则优胜劣汰,这就使社会资源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