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攻略

一百零九 惊悉兵变

字体:16+-

那老兵不禁笑道:“我正要说给你听。斡离布初次攻打汴京之前,其中金兀术一部攻陷信德府后,隔日,兀术便兵锋直指浚州。浚州和黎阳都依傍黄河,互为屏障,拱卫汴京。梁方平率威胜军扼守黎阳,下令河东经略副使何灌率两万兵马控制浚州。可谁曾想,墙高城厚的浚州,兀术一到,顷刻之间,何灌便带头望风弃城而逃了。”

说到这里,那老兵不禁叹气感慨。“那兀术却也不去占领,马不停蹄直奔黄河,可谓兵贵神速,却不曾想,被驻扎在郭家营的韩世忠率五千兵马拦住,像铁闸一般,与金军迎头遭遇。至此,一场血战便在那里展开了。”

老兵回忆起当日激战的情形不禁眼含泪光。“兀术的六百骑兵,第一次冲锋就有百人被斩于马下。金兀术颇为惊讶。第二次第三次,皆有不少骑兵阵亡。兀术这才意识到遇到了强敌,从排兵布阵中,金兀术知道韩世忠绝非等闲之辈,不过仗着人多,遂将我们的五千威胜军压制在一个不足三里的狭长地带。”

郭奕和赵敏一时听得入神,神情都紧绷起来。

老兵接着道:“在那么不利的情况下,韩世忠将手下兵马分成五个互相连属的锥形战阵。这种战阵的好处是,当敌兵迎面冲来时,我们的受敌面最少,待敌人冲入锥阵后,锥体便散开,里面的长枪长刀手就可开展肉搏。长槊短刺,叫金国惯战的骑兵发挥不了作用。”

郭奕皱眉,思索当时的场景,对老兵提及的战阵一说,还是不甚了了。

“后来金兀术与韩将军还对射了一箭。韩将军肩头中箭,金兀术头上的红缨被射落。韩将军稍作包扎,便又投入了战斗,如入无人之境。因为他的骁勇,以寡敌众的威胜军给金军制造了极大的麻烦。”

说到最后,老兵却对时局甚是悲观。“如果我朝能多几个像韩世忠那样的将军,黄河也不至于失守了。后来入夜,韩将军因流血过多晕倒了。手下借此,将他扶上马护送过河,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那韩将军现在何处?”郭奕急切问道。

“小老儿不知,应该是在江淮一带统兵吧!”

郭奕遂决定去投奔韩世忠,要看他如何统兵。

次日,便和赵敏离开汴京,一路马不停蹄,经应天,过宿州、泗州、直奔扬州而来。

一路上的州府县乡皆被金人占领。及至淮阳军(江苏邳县),才打听到韩世忠的下落。不想韩世忠刚刚被宗翰手下大将拔离速击败,不知退往了何处。

郭奕二人只得放缓马的脚步,至安徽天长,又获悉天长军守将任重和成喜率万人弃城逃跑。想到自己小时候结拜的任其的父亲,竟然也是这样的怂包不堪。

事隔两日,又打听到江淮制置使刘光世所部也已溃散殆尽的消息。

郭奕不禁谓然长叹,要找到一位将才,实在是比自己找一部兵书还要难上加难。

这日两人终于来到扬州。

赵构早已弃城,投到杭州去了。

攻到扬州的耶律马五当日追到江边。因当时天公不美,平地水发,道路泥泞,耶律马五只得返回到扬州。遂将扬州金锦珠玉、官府案牍,朝廷仪物洗劫一空。

之后,耶律马五焚城而去。

城中居民多被烧死,存者才数千人而已。郭奕、赵敏立马扬州街头,只看得泪眼汪汪。

郭奕其志更坚,同赵敏就近赶往镇江。

此时的镇江是武军节度使刘光世在坐镇。

郭奕不知如何才能见到刘光世,一睹这位殿前都指挥的风采。赵敏便给他出主意,以自己父亲赵立的名义,假说委派他二人前来诉说要朝廷增援器甲的事宜。

刘光世听过赵立的名声,果真召见了郭奕和赵敏二人。但见二人年少,连封书信也无,便有些轻视二人了。

郭奕很是尴尬,赵敏倒是不惧,言说碰到金兵,所以将父亲的亲笔书信遗失了。

赵敏借故亲眼看过父亲写的书信,并现场简述背给刘光世听。

见赵敏滔滔不绝,抑扬顿挫,念得声情并茂,刘光世居然信以为真,于是简单设了宴席款待二人。

郭奕二人正吃喝期间,忽然有人前来通报,竟是杭州的诏旨:“追封刘光世为太尉,淮南制置使。”

刘光世虽然被升了官,接旨后却皱眉不已。

那人见状,于是出示了赵构的退位诏书。

刘光世不禁对赵敏叹气道:“原想叫人送你们到圣上那里,去给赵将军请功,可是如今看来,竟也不能够了。”

赵敏上前拿过赵构的退位诏书,看罢大吃一惊,指着‘畏天顺人’四个字给刘光世看。“将军,杭州肯定发生了兵变。”

刘光世一惊,兀自疑虑。

赵敏释疑道:“皇上三岁的儿子赵旉继位,孟太后垂帘听政。这必定有人携天子以令诸将了。”

赵敏刚说到这里,又有人进门通报道:“江东制置使兼江宁府的吕颐浩遣使而来。”

刘光世赶紧将人请进来,接了那人的书信一看。也是言说杭州之事。“突闻官家禅位的消息,遂急派人到杭州打探内情。原来苗傅、刘正彦兵变,杀了都统制王渊,逼迫圣上腰斩了太监康履——”

苗傅和刘正彦兵变,一开始只是眼红王渊升迁得太快,结果闹到了逼宫的份上,之后苗刘二人觉得已经与叛乱无异,又见赵构软弱可欺,遂决定逼其退位。

赵构为保性命,只得依从,禅位给了三岁幼儿。

随着事态的发展,苗傅和刘正彦的野心也膨胀起来,遂让孟太后下诏,改元明受。赵构自此废居在了显忠寺。

‘苗刘兵变’之所以暂时告以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诸大将皆在江淮一带准备抗击金兵南下。

吕颐浩打听到兵变的详尽情况之后,立刻写信给就近的刘光世,痛述国家艰难之状,希望刘光世能尽忠竭力,以扶王室。

赵敏好事,也上前去看。

吕颐浩竟然还写了个纸条:“时事如此,吾侪可但已乎。”

赵敏才思敏捷,立时悟到其理。“这是要将军赶快起兵,平定杭州的兵变呐。”

赵敏说罢,见刘光世竟然犹豫不决,便猜想,这人定是刚刚被封了大官,才有如此优柔寡断,于是便道:“大人,三岁小儿必然不能持久,大人还是写信给就近的大将陈说利害,约他们一起举兵平定叛乱的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