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攻略

一百二十一 赠书岳飞

字体:16+-

待到部队休整妥当,岳飞便叫人装了一车货物,去酬谢张渚镇上的一大户人家——张大年。

因为自己的部队资粮于官之前,这些大户多有资助钱粮之举。这个张大年是资助岳家军物资最多的一个。

张大年在太湖边上还修建了一个园子,取名‘桃溪园’,景致非常不错。岳飞之前闲暇时游赏过一次,是以这次特意带上了郭奕和赵敏前去。

那张大年甚是好客,将众人带到桃溪园,亲自煮水斗茶。

席间听闻岳飞讲述在靖安追上金人一节,继而收复建康,凯旋而归,张大年止不住击节叫好,竟至手舞足蹈起来。

众人都喜得他举止天真,纷纷鼓起掌来。

那张大年跳完之后,又叫下人取来笔墨,非要岳飞为桃溪园就此事做个题记,以抒壮志。

岳飞也意兴昂扬,提起笔略事沉吟,便挥毫而就:

近中原版**,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

余发奋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小大历二百余战,虽未及远涉,讨**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

今又提一垒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举而复,贼拥入江,仓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马不回耳!

今且休兵养卒,蓄锐待敌。如获朝廷见念,赐予器甲,使之完备,颁降功赏,使人蒙恩,即当深入虏庭,缚贼主,喋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

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

——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岳飞书。

岳飞大抒壮志雄图,写罢,众人掌声雷鸣。

郭奕眼见岳飞踌躇满志,慷慨激昂如此文字,也大有感怀。确实令人击节,仿佛眼前之人就是自己千辛万苦要找之人,不禁眼圈微微泛起红润。

一旁的赵敏也是心中激**,开口言道:“岳大哥,我爹爹以前也经常写这种誓词言志,给那些江湖朋友们看,我都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今天看到你写就的这个,竟然大有感触,是不我年龄长了,也有了家国情怀?”

岳飞笑道:“你爹爹赵立,我听很多人提说过,年关的时候,有太湖侠士前去投奔他,说是去赴他召集的英雄大会。我甚是仰慕他的江湖威名。如今他坐镇楚州,可以说厥功甚伟,从今年的战局发展到现在来看,你爹爹他不仅阻止了山东的达懒军南下,也保证了我朝圣上有时间航海避敌,又给予了韩世忠将军围困金兀术以宝贵的战机,使达懒难以及时救援兀术。可以说,你爹爹他功高甚伟。”

赵敏愣愣的看着岳飞说话,想不到父亲在楚州固守,竟有这么大的作用。不禁深自怀念起父亲来。

回到军营之后,郭奕独自跟着岳飞来到他的帐中,小声言道:“大哥,我有一本兵书想送给你。”说着从怀里掏出那本《九州攻略》。

岳飞竟有点儿惊讶,“这么厚!”说着拉郭奕坐下。“你拿出这本书,让我不禁怀念起宗老元帅来。我曾经四度投军,最后一次受到他老人家异乎寻常的器重,至此,便再也不敢脱离部队。”

岳飞说着拿出宗泽送给他的阵图,又道:“这是在开封时宗帅赠给我的,当时他借古人教育我说:‘废阵型而用兵者,败将也。’我听后还没大没小地辩驳:‘觉得执阵型而求胜者,愚将也。’”

郭奕道:“我也有囫囵读过兵书中的几章。我比较喜欢孙武,他说的纷纷扰扰,斗乱而不可乱,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破,不用阵法,其孰能与此乎。”

岳飞笑道:“兵家之要,在于出奇而不可测识,始能取胜。哥哥说个例子给你听,你就明白了,如果咱们于平原旷野上,遂与敌人相遇,怎能来得及按图布阵呢?况且哥哥今天只是个统制,统兵不过三四千人马,如果按照固定的阵式摆布,敌人对我军虚实一目了然,如以铁骑从四面八方冲来,那就要全军覆灭了。”

郭奕不禁问道:“那照哥哥所说,难道阵法就不足用了吗?”

岳飞道:“宗老元帅也这样问过我。我那时还大言不惭,心里有什么便说什么。”

“哥哥是怎么说的?”

岳飞微笑起来,似乎是想起了往事。“哥哥就说,‘阵而后战,兵之常法,然势有不可拘者,且运用之妙,存于一心。’宗帅沉思了一下,就说‘你说的话还挺有道理的。”

郭奕也微笑起来。“我也觉得哥哥的话说得对。”

岳飞又道:“宗老元帅是进士及第出身,以一个儒生担任东京留守,每逢战事,每下一道军令,他都要先去乞求崔府君神灵——”

郭奕疑惑不解,皱眉问:“那是什么名目?”

“宗老元帅沿用的是古之战法,用权术,假于神,以行其令。我们年青一代,都觉得他太过迂阔了。宗帅的军事谋略都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对照传统做法,不怎么加以改变,不过我们还是很崇敬他的。”

念及过往,岳飞不禁湿了眼眶。“他老人家七十岁的高龄,披沥肝胆,愿与军民共济国事的气魄,每每呐喊,必当声嘶力竭,报国的热忱感染了无数人。临死之际,还在赞颂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伴着最后的呼吸,还连声高呼‘过河,过河!’无一言涉及私事。”

郭奕也听得眼圈泛红,道:“我师傅他老人家临死之时也是这样。千叮咛万嘱咐,让我找到此书,务必要找到可以托付之人,还我宋朝大好河山,驱除金人至漠北,复我九州华夏疆土,还民靖康之文明。”

岳飞见郭奕说得动情,便问道:“你师傅是谁?他的武功必是好的。”

郭奕道:“他叫李雄关,江湖上的朋友倒是都知道他的威名。”

岳飞‘哦’了一声,很是诧异。“哥哥也听说过他的大名,我师傅周侗跟我提起过,说当今于世六大高手:‘南关沧海,北萧燕山,雄关漫道兀虚欢。’当时师傅很是神往几位宗师的武功,但他只有机缘见过荆漫道前辈,他对每一位宗师都有过详尽的表述,虽说陈欢的武功最高,不过对你师父总体的评价,我反而觉得倒是最高的。”

“周前辈是怎么说我师父的?”郭奕很是好奇。

岳飞笑道:“他说你师父武功虽然略有不及兀虚神僧和陈欢,但是才智却是六人当中之首。如今看来,你师父已然著书于世,我师父他说的看来应该不假。”

郭奕不禁一阵汗颜,道:“最有才智的师父,却收了我这么一个最没有学识的人做徒弟。”

岳飞笑道:“兄弟,你怎可妄自菲薄。我和你说,我军中养了几个幕僚,皆学识渊博,我常自请教,但他们于这乱世却都要寄身于我的屋檐之下,归我统领。可见有学识,有文化,未必就有力量,也未必就等同于有智慧。”

郭奕闻言似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