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调查科

第42章 亏大了

字体:16+-

黄胖子苦笑:“我这是小打小闹,可比不了叶老弟的大生意啊。”

范小花撇了撇嘴,表示不信。

说话的功夫,一个面有菜色中年人,抱着一个一尺多高的罐子,来到我的摊位。

“掌柜的,听说您这收瓷器,是真吗?”我点头,接过中年人手中的大罐子。

足足有一尺半,两头窄,中间粗,粗的地方和水桶底部差不多。

罐子上面,还带着盖子。

再看一眼花绘,全部是青花,通体包括盖子,被分为十二个格子,每个格子里有不同的青花花绘。

“来来来!”我摆摆手,范凯旋凑了过来。

“知道这是什么吗?”我问道。

我诧异的看了一眼范小花,赞赏道:“不错,有慧根,就是像个威风凛凛的大将战。”

王凯旋点点头:“是真的,真的是像个大将战。”

“记住,这叫将战罐,以后遇到这种东西,统称为将战罐即可。”

“明白了!”王凯旋点点头。

我继续讲解:“这是一件名窑瓷器,在前清,无论是民窑或者官窑,将战罐都一种很常见的一种瓷器。大的高到两米,小到巴掌大小的将战罐都有。无论是在前朝,还是.......额,还是民国,都深受瓷器爱好者的追捧。”

“将战罐的本身,就比一般的碗盘之类的瓷器工艺复杂,所以在价格上,要略高一点。”

“再看它的花绘,这罐子上花绘各有不同。一共十二种,这代表一年四季之花,十二个格子,表示一年十二个月。”

“看完这些,我们再来看年代,一个物件的价格,年代起决定性的作用。”

“看年代,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看起,一是落款,二是做工,三是花色。”范小花听得云里雾里。

在她原本的印象中,我这么有钱,应该是一位土财主。

想不到一个罐子被说出了这么多门道。

我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

“这件将战罐,青花朴素单纯,颜色幽暗。釉面光线柔软,看着舒服不刺眼睛,但这画工有点勉强,所以,推测,这应该是一件康熙年制的瓷器。”

“怎么可能?”范小花一脸的不行,单凭看了几眼,就能断定是康熙时期的物件,这未免太过武断。

我学识渊博的样子,瞬间在她心中崩溃。

要知道,康熙时期的东西,距离现在是两百年。

无凭无据,就说是康熙年制的东西,这简直就是瞎掰。

“掌柜的好眼力!”面有菜色的中年人赞扬一句。

然后说道:“这东西,是我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东西,是康熙年间的错不了。”范小花不屑:“你说是康熙就是康熙,要是民国的东西,我们岂不是亏大了。”

“这位姑娘说笑了。”中年人苦笑。

我却没有理会他们,伸手拎起了将战罐,把它翻了个底朝天。

“最后就是看落款,清朝的许多瓷器,上面都是有落款的。”众人闻言凑了过去。

将战罐的底部,有六个字:大清康熙年制。

“真是康熙年的?”范小花瞪大了眼睛。

她一直在旁边看的清清楚楚,我根本没有把罐子翻过来。

也就是说,仅仅看了几眼,我就断定出了这东西的年份。

我继续道:“清朝入关之后,官窑已经关闭了,顺治年间才从新开的官窑,康熙时期是青瓷器的青铜期,也就是刚刚起步。你看着将战罐,做工非常圆润饱满,说明烧造工艺d达到了一定水准,这八成是一件康熙晚年间的物件。”

说完这些,我放下罐子,问道:“你有什么疑问没有?”范凯旋想了想:“我有两个问题。”

“说!”范凯旋:“刚刚您说,瓷器的年代决定价格,是不是年代越久远,价格就越高。”我:“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任何古董,都是年代越久远,价格越高。”

“但这话,不是绝对的。”

“就拿清瓷器而言,康熙年间的瓷器,虽然比乾隆时期的久远,但论价格,是乾隆时期比较值钱。”

“为什么?”

“很简单,清瓷器始于顺治,康熙时期是发展期,等到了 乾隆时期,瓷器的烧造工艺,画工,雕刻,花色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乾隆时期的瓷器,一般而言要比康熙时期的贵一些。”

范凯旋在心中暗暗记下,又问道:“还有就是落款,既然瓷器是有落款的,直接看落款不就行了,为什么判断年份,还要看那些画工,花色,釉面等东西。”

“就是,这不是脱了裤子,呸呸呸,这不是吃饱了撑的。”

我神色平静:“有两个原因,第一,不是所有的瓷器都是有落款的,有的瓷器,是没有落款的。”

“没有落款的瓷器,你怎么判断年代?”他这最后一句话,是对范小花的反击。

“我.......这........我也不知道啊!”范小花闹了个大红脸。

我:“第二个原因,就是高仿。”范凯旋:“什么是高仿?”

“就是赝品。”

“懂了!”范凯旋点点头。

范小花:“什么是赝品?”我憋了她一眼:“如果只从胸部来讲,你就是个赝品的女人。”

“你,你侮辱人!”范小花咬牙切齿。

这句话她懂了,我说她胸小,像男人。

“民国时期一些贵族,同样疯狂的追捧过瓷器。

所以那个时代,出了许多高仿前清的瓷器,既然是高仿,落款肯定是假的。这一点很重要,以后我有机会,会给你讲民国瓷器的特点,懂了他们的特点,就很容易区分什么是赝品。”

说到这里,我看向中年人:“你这件瓷器,是康熙时期的瓷器,按照我的规矩,康乾雍时期的民窑瓷器,是五元贝钱,您能接受吗?”

“五元贝钱!”这一个破罐子,居然值五元贝钱。

“能接受,我太能接受了!”中年人大喜。

我继续道:“在民窑中,这件瓷器的做工,勉强算得上上乘水平,而且,你的有盖子,比较完整,瓷器本身也比较大。这样,我给你十二元贝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