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茶壶海啸
历史上椰岛从未有过的十级以上的“海啸”,八级以上的“地震”,全是沙丘杨的紫砂壶创意讲座闹起来的.........老记的报纸销量过百万份,通常是一万份。老记在办公室拿着自己的一份报纸惊呆在老板椅子上;梅靓看着窗外,那沙丘杨的紫砂壶就有这般效应?!
沙丘杨这几天无法创作,手机被打爆,画笔一动,就响……关掉!
天涯大礼堂那天紫砂壶创意半途停电,真正要讲的东西还在后头。这事煞风景不说,搞得厅局机关上上下下的干部,狗子咬疯心似地。
老记拿着本报小记者发的一篇千字新闻:紫砂壶传奇与领导艺术,配一幅年轻美貌的沙丘杨在讲台上,正托起紫砂壶,把小鸽子嘴一样的壶嘴衔在樱桃小口,彩色照片。就是因为这篇小消息,使本报威慑天涯,掀起十级海啸八级地震的传闻。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二十年新闻阅历的老记自己都在犯傻。
这些天,各大小机关的新闻就是围绕这沙丘杨的紫砂壶,市委市政府一把手既高兴,也纳闷,哪天自己的指示报告讲话有这样?明天,开个大会,说见人涨一级薪水,看看什么反应。
理解最深的还是文化局长和博物馆馆长两夫妻,还有计生委和妇联的两夫妻。
因为这两个局委办的一把手正好是一对,回家里都可以躺在**沟通聊天。一个描绘一个补充,可以互相切磋探讨,以及深化。
不像其他的厅局处科们,单打独斗,争无对手,要嘛,局长一个观点,拍马屁的处,点头,是。处一个观点,科拍手,科员群众一呼百应。
局长把玩着处长刚刚送上的金刚黑紫砂壶,古玩市场淘来的,价钱不菲,一甩手,这个数。几多?500?美你的,以为你家厨房的茶壶,小眉小眼。办事员小李子舌头妈的老长,像狗舌头。五万啊!
要是这昂贵的家伙捏在小李子手里,乖乖儿,早摔成渣滓瓦砾。嘿,开荤,怕是笑得滴,这算啥,一只紫砂壶拿三室两厅两卫人家都不肯撒手,知道呗。
局长在努力回放大礼堂的记忆,那沙小姐刚刚把小壶嘴对准殷桃口;局长看着办公桌上的报纸图片,小妮子的嘴唇真妞,不厚不薄,红润嫩肉,嘿,这小壶肚子和壶嘴,好看。下意思把玩着手中的紫砂壶,含在刚刚吐过恶谈的嘴里,咪一口茶,挺熟悉的感觉,一时没想起来想说的话。
底下平繁尿急,他妈的不争气,尿道炎老是关键的时候来事,都是前天那周小姐害得这毛病,赶快去办公室隔壁的对面的卫生间。“萧何,咋搞滴,我那卫生间还没整下地?”去公共卫生间的路上,跟负责后勤的萧何说。
“局长正在进行,对不起!”萧何点头哈腰,生怕局长大人发火,耽搁局长的好事。却不知还是惹烦局长一通发火:“叫你们搞事情唰唰啦啦,三下两下搞定,这不~”大局长话音进行时,尿啦,裤裆湿了。
萧何赶紧上前想帮局长做点什么,怎么帮啊,慌忙去扶着局长。人家局长才六十不到,又不是七老八十走不动站不稳,“扶你个头呀扶!”
可怜萧何,一个小科员,尽管本科毕业在机关混了五六年,毕竟还是上有头头一大摞,自己说话办事,除了跑腿,除非自己能动手,像局长办公室卫生间的维修一下子搞定,可是自己又不是学维修厕所的呀。这样的冤枉气受惯了,要是换了刚上班的年轻人可能憋屈。
到底是文化局局长,有文化有修养,不能像大老粗,火发了,反正得换裤子,没有那闲工跟萧何啰嗦。
干裤头换上舒服多了。局长大人在感叹,亏小娃娃的时候尿片子夹在屁屁底下多难受啊。
“哟,局长大人又在写诗作文感叹啥呀。”声音和人一起飘进来。
“呀,吓我一跳,进来没敲门?”局长好笑着惊讶,“周大小姐,我想曹超曹超到。”
“我看大局长在里面干啥呢,敲门都没理我。”周小姐把白脸朝局长卫生间里头瞄瞄,“我怕里头有美女呢,哈哈。”一
身粉香杀进局长的鼻孔。局长“哄哄”两声,顺手把周小姐摁在宽大的真皮沙发里,“坐坐坐。”
周小姐甜甜地做作忸怩媚态,说道:“我说的那事局长考虑的咋样?”
大局长笑笑,指着心窝“放在这里呢。”同时眼睛看准的是周小姐那儿。
周小姐从容不迫地从小姐包里掏出一包药样的东西。果然是药。局长从包装上已经估计出来。
“你猜猜,给你带啥来?”周小姐人已经从柔软的沙发里起来,趴伏在局长宽大的办公桌前,与局长面对面。把药塞到局长手里,不好意思地,说道:“你把这个分三次吃了,消炎固本,生津提洋,知道呗。”
然后,悄悄耳语:肯定是你那东西害得我几天来滴滴滴不干净。
难怪刚才去卫生间的路上又尿到裤子里,究竟谁有问题,糊涂账一本,谁也莫说谁,反正接上火,就这样吧。局长抓一把药塞进嘴里去了,拿起紫砂壶仰头就吞。
“吞,吞个球。”看着局长抱在手里的紫砂壶,周小姐突然一句脏话。之后,不高兴的劲,“说好了呢,下个月非把保险买了不可,不然,到时候有你的。”
局长一拍大腿,是周小姐的大腿。兴奋好一阵子。没想到,嘿,这干保险的小姐还有这么活跃的形象思维,“咱就没想到,像,像极了。”
搞得推销保险的周小姐糊里糊涂,这局长说啥呀。周小姐目瞪口呆,傻兮兮望着。
局长一来劲,把手里的紫砂壶壶嘴往周小姐嘴里戳,“尝尝这味道咋样。”
周小姐吸一口,“嗯,好茶。”
看着周小姐,局长眼神后面的反光证明:做了这多年博物馆馆长的老婆,竟然还没有一个推销保险的女人思维丰富多彩。惋惜与周小姐相见恨晚……
梅靓在电话里头笑说老记:“老记兄哦,你这老媒体还不如阿拉阿杨的一堂讲座嘢,呵呵。”梅靓一句苏杭腔开玩笑,但也是正儿巴经地,“新时期,新思维,老人要创新啊。”
梅靓“老人”二字提醒老记,“老”的紧迫感兵临城下。
椰岛天涯掀起紫砂壶效应是一个偶然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对于一般老百姓,是一则社会新闻。如果政治敏感的人,放大,那是一个事件。市委宣传部就有高参给郝波参本,要借用紫砂壶艺术剖析哦,我们党的干部,在新时期,没有刀光剑影,更没有飞机大炮,非战争年代,非阶级斗争年代,我们靠什么来革命,那就是思想领域的艺术革命,领导艺术就相当于过去战争时期,阶级斗争时期的枪杆子,或者笔杆子。
这是在宣传部门的反应。在政府部门呢,经济政策研究的官员看法很实际,即领导艺术为经济效益服务。打个肤浅的例子,一个小小的紫砂壶,可以掀起一场经济革命,可以紫砂壶兴市,拯救地方衰弱的落后局势。
黑哟,要是沙丘杨敏感的话,一定去专利局申报专利。别开玩笑,专利局已经打电话给沙丘杨画家,建议她可以考虑。沙丘杨一听“哇色不惊”,尽管自己还有偶然像90后那样“嘢塞哇嗄”激动惊诧,却啼笑皆非,“电”得自己无“话”可讲的时候,把手机啪嚓断电。
“嗨,老头子,莫说呢,那沙啥?”妇联主任靠在床头边看电视新闻,和紫砂壶艺术讲座的录像,喊着卫生间的老公,“哦,想起来,沙丘杨。”妇联主任读过党校硕士学位,哦,是副主任第三,一把手主任和老公武大师长闹别扭没有心事研究这些。第三副主任一眼就理解出沙丘杨,沙漠丘陵上生长的胡杨。这小女子贱得如同杨树,插哪活哪,亏她还是什么未婚女孩子,竟然把紫砂壶和男人的*和球连在一起。“老头子,莫说呢,这玩意,还真有那么回事,你看?”妇联主任端起床头茶几柜上的一把紫砂壶问计生委老公。
叉着裤头的计生委主任,八字脚跳到**,“看看….”拿起紫砂壶把玩,也学着沙丘杨那样喝水。
“哎哎别不要脸哟。”妇联主任极认真又撒欢。
“你试试,别有一番诗意。”计生委主任把手里的紫砂壶
递给老婆妇联主任,“明天得请她到咱单位讲讲,看还有什么新鲜没有。”
妇联主任丢一个媚眼,“去你的。”好久没有这样在老公跟前做情,整得老公动了春心。
梅靓作为博士,作为下派挂职市长,她的主要任务还是“研究”。因此,没有作为例行例会,只是小范围请来老记、沙丘杨,还有特邀巴迪雅和沙老,以及保姆槟榔,在自己家里召开座谈。
那个方怡,电视台的女记者,找老记有紧要消息,需要请老记指点,即关于紫砂壶效应的深度报道。因此作为又一个特邀到场。梅靓原本的用意,虽然是家里人,还是以邀请的角度到自己的住处,这样,大家到会就不会以为是好玩的一次聚会,发言势必认真。
这方怡一到,人员结构格局就起了比较开放的变化。甚至,本是不对外的一个“家庭研讨”将有可能面市。因此,梅靓讲得不多,听为主。
方怡说,跑了一天,还有昨天下午半天,发现一个市场现象:全市紫砂壶脱销。请问梅市长这是因为什么?
这不一开始成了市长答新闻记者会?
“莫非我家乡的茶叶丰收了?”槟榔替梅靓抢着回答了方怡的提问。
谁也没有料到的事情,槟榔竟然过了一把市长瘾。方怡还在等梅市长回答。梅靓却说:“槟榔,你为什么这样说呢?”梅靓笑容可掬。
槟榔说道:“紫砂壶是用来喝茶的,只有茶叶丰收了,而且卖得好,紫砂壶就卖没了。”槟榔嘿嘿地笑。在座的都说槟榔说的不错,还有经济头脑。槟榔说:“我哪里懂什么经济头脑,我小时候,听说光棍多,就是女孩子少,如果女孩子多,光棍还是多,就是那里穷哦。”
这是槟榔女说的吗?老记、梅靓几乎不敢相信,乡土哲学!沙老一旁呵呵乐了,通俗,好懂。
方怡又提问:“老记老师,我发现几乎跑过的厅局委办所有办公室,和以前最为不同的是,办公桌上,或者有人在的时候,手上都捧着一紫砂壶,有新的有旧的不等,这里有没有新闻价值?”
呵呵,老记也成了记者访问的对象。老记竖起大拇指,意思很明白。一旁的巴迪雅笑着,说道:“记者问记者,有没新闻价值,我看不如问紫砂壶去,明明阿杨妹妹讲的是紫砂壶艺术创意,却非要延伸扩大,岂不成了‘一个喷嚏’打死人的故事吗?”巴迪雅前几天就不高兴方怡的出现,反正不喜欢方怡在老记跟前,有影响老记的记者形象。
巴迪雅此话借用契科夫的小说,《小职员之死》写切尔维亚科夫在剧院看戏时打了一个喷嚏,他以为唾沫溅到前排布里扎洛夫将军的身上了,非常害怕,就一再去向他道歉,将军烦了,就要他滚出去,他回到家就死了。为什么那些人吃了饭一杯茶一张报纸,乏了,把不相干的思想和咱沙丘杨妹妹的高雅艺术讲座搅合一起,想那么多?只有两个字“无聊”。
老记看见巴迪雅语言锋利,再下去怕使方怡难看。即刻笑着说道:“小妹,等方记者说说看还有什么。”巴迪雅就没吭声了。
“好,我想知道沙丘杨小姐现在有什么想法?据说,有很多单位纷纷要求你去讲座,去吗?”
还是巴迪雅接了话头:“这是两个问题,我巴迪雅本不应该插话,可是,我曾经大小还是一个教书育人的人,第一个问题好像与本题关系并非直接,既然方记者这么有兴趣,应该作为专题去访问我阿杨妹妹,题目我都帮方小姐想好了——艺术创意并非政治工具。第二个问题,就看阿杨妹妹自己爱去就去,是吧?”
这巴迪雅怎么啦,这里不是你在学校面对一群学生,你老师就是皇帝。莫非巴迪雅发现邀请老记去农庄喝乳前茶的事情吗。方怡自己怀疑自己,看看老记没做声。
沙丘杨接着话幽默的说道:“方记者,这事儿成了娱乐新闻似地。”笑笑,“除非有人说,生个带把的不是小茶壶。”
尊敬的看官:请看第八十三章~高~潮~等着您
谁不想弄清“女人的..............”?继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