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少年

正文_2-7、A组的实力

字体:16+-

秋日阳光静静地洒播于一中艺术楼,在长长的走廊里拉伸出层层叠叠的光影。当丁老师宣布志远晋级A组的时候,掌声倾刻把小小书法室淹没。既庆祝志远,也为一个新纪录的诞生,新生仅9周就从B组晋级到A组。大幅刷新原来12周纪录。

志远不禁恍惚,丑字大王的头衔并不遥远,初次抓起毛笔的不知所措仍历历在目,可是不知不觉间习字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志远下意识地找赵孟頫,个人习字史几乎一开始就和书仙联系在一起。此时此刻的赵子昂,心潮澎湃更甚于弟子。自降临尘世以来,多少次对这个看不懂的世界产生迷惑,倍加质疑什么由一位对书道一窃不通的小孩开启重生之路。但是志远的表现令其深感欣慰。书法之道,生生不息,赵子昂拍拍志远的肩膀,把这份悠远的信任传递下去。

一周以前,当组长告知志远晋级考推迟的时候,赵子昂就打定注意。

“你需要集训。”

“什么集训?”

“每天500字。”

“太多了!”

“难道你就想永远待在B组,被女孩子嘲笑?”

从此,每天十页毛边纸。手臂枕得发黑,脸上沾了墨迹,连走路时想的都是字形笔划。

“赵大人,你以前也是这样练字的吗?”

“不,强度是你现在的十倍、二十倍。”

“每天一万字?真无趣。”

“你还没领悟书法真谛,所以觉得是负担,一旦沉浸其中,乐趣无穷,只狠余生不足。”

晋级考评中,志远把整理好的近期作品交到丁老师手中,然后准备书写。冲击者展开一张平时练习用的米字格毛边纸,正要下笔。老野师兄忽然阴阳怪气地说,“且慢,晋级考核哪能用这种纸,要写就写好的。”随之抽出一张雪白透亮的宣纸,运动腕表暗红表盘在阳光中晃得人眼花。

“米字格帮助你了解字体结构和比例,但并非必须。熟练的书法家应该胸有成竹。”丁老师说。

志远重新润笔,先在边角处小试湿度,直到合适才下笔。第一个“千”字,首撇略藏锋起笔,迅速往西南方向移动,笔锋逐渐收窄。接着中横向右回锋,藏而不露。第三笔悬针竖时手腕略提起,如游丝袅空,针尖时笔锋提空向上回势,熟练而通达。在练习中,志远往往把这一竖写得或内拐或曲折。究其原因在于运笔生硬,该提笔时不提起,该沉着时散逸。今天的发挥应当在平日集训之上。第一个字写得规矩齐整,志远悬着的心落下一半,身体顿时轻松,手腕更加灵活。随后的书写流畅起来:千字文,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志远写得很谨慎,不敢松懈丝毫,每一提一按都感到笔力蕴含其中。最后一个“命”字,悬针而结,意犹未尽。赵孟頫一生书写千字文数以百计,在给志远集训的时候,也是反复练习该文。每次均深深感受到华夏文明精髓。

丁老师、湖海组长和几位评委学长先后围绕审视,然后聚拢商议,最后由丁老师宣布结果。五位评委3比2通过,同意志远晋级。

“志远,恭喜你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虽然练习书法只有短短三个多月时间,但成功从一位零起点的门外汉晋升为

具备一定实力的书法研习者。也说明了你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天赋,希望你再接再励,向更高层次进发!不久以后的全市中学生书法大赛上,我校多了一个强劲的选择。”丁老师作简短的总结鼓励。掌声雷动。小学丑字大王初中取得的第一份亮丽成绩居然来自毛笔书法,听上去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志远感觉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从此成为A组成员,缩短了和白雪以及梦想之间的距离。书法兴趣活动后,志远和白雪一起走回6班教室,时间过得特别快。

“恭喜你,这么快就晋级了。”

“男子汉大丈夫说到做到!”

“我们认识的时候,你才刚刚开始学书法吧。”

“丁老师今天肯定我有天赋,你听到了吧。”

“呵呵,看起来是比一般人厉害那么一丁点儿。”

“我是天才嘛。”

“不要得意太早,A组的实力不只你想象的那样。”

“A组的实力?”

志远刷新晋级历史纪录,各种评论随之铺天盖地而来。校杂志、校广播、校网络纷纷报道。“有天赋”“书法天才”“百年难得一遇”之类的标签纷纷贴到初一新生身上。学生记者采访一个接一个。志远几乎就在这类轻飘飘的言论中迷失了方向。只有赵子昂清楚,若非每天数以百字的练习,所谓的天才不过是黄粱一梦,更不敢徒弟对有所松懈。

“志远,要练习了。”

“我有天赋。”

“他们不了解情况。”

“反正我是天才。”

“你试试看,一天不写,马上就跌回B组。”

“这么严重?”

“A组只不过一个小小的台阶,和博大精深的书法之道比起来微不足道。”

“一个小小台阶?我可是费了老大劲才到达的!”

“别忘记了那个女生还在遥远的前方等着你。”

“迟早我会赶上的。”

“每天500字,再加上你的天赋。”

“还需要500字吗?集训已经过了。”

“加大练习才能够赶得上A组的同学。”

“你是说A组的实力?”白雪的话又浮上志远脑海。

“不能掉队。”

“每天150字,比以前多加50字。”

“400”

“200,再多就没时间了。”

“好,现在估且允许你每天200字!”

“每天200字,我是个勤奋的天才。”志远哼着小曲儿。

赵孟頫的心终于安定下来,虽然比起集训时练习量缩水,但总算比以往有所提高。

志远开始和A组成员一起练习。A组实力即次揭开面纱,曾经的丑字大王多少有点儿惴惴不安。

A组学生的定力远胜B组。练习起来很安静,志远觉得怪不舒服,想找白雪说说话。白雪正聚精会神地书写,后脑勺小辫子一动不动。湖海组长和学长们也在专心致致地临摹字贴。郑桐、欧阳和湖海都使用不带格毛边纸,落笔干脆,布局疏落有致,每一点一划均恰到好处,似乎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师兄师姐的字已经具有相当水准,有的从幼

儿园开始握笔,有的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习,有的屡获殊荣。再看看自己寒碜的入门级,志远不觉自惭形秽,有点儿后悔减少练习量。即使赶上白雪,前面还有无数高不可攀的高手。

“A组真的不一样。”志远嘀咕着,东张西望后埋头于书写。

“A组新人,你过来一下。”初二年级的郑桐师兄对志远说道,今天郑桐正好身披10号战袍。

“师兄,啥事?10号啊,了不起!”志远兴冲冲地来到郑桐面前。

“我们做一个游戏。”郑桐笑着说,甩甩小分头,如同一头小狮。

“游戏?”

“一个小游戏,欢迎你来到A组,小小欢迎仪式,以后我们一起走向全国大赛。”

自从上了中学起,郑桐就把跻身全国大赛当作奋斗目标。不待志远应答,10号球衣就把一管毛笔递过去,笑着说道:“右写字太寻常,我们今天比左手写。”

“左手写毛笔?”志远惊得眼珠子都掉出来了。书仙暗暗吃,即使放眼历史,能够以反手毛笔闻世的书家也屈指可数。

“没关系,当是玩玩。废话不多说,我自已先来。”郑桐从小学习颜体,深得鲁公笔力精髓,绝招万钧弩发以势见长,豪情流于笔端,在中小学享有盛名。10号球衣笑容可掬地把毛笔从右手换到左手。醮墨而书,一切如常,又似乎不太正常。人类天然重右手,一部书法史就是正手书写的历史。所有笔法、规则均为右手所设,故称正。一旦换成左手,意味着一切动作、笔意都要反着来,无异难于上青天。郑桐不但正手写得好,左手也毫不逊色,点划、横竖均有起有落,没有半点违和感。不一会儿,四个整齐统一的反手毛笔字跃然纸上:欢迎志远。

志远惊呆了,赵子昂亦为之一震。小小年纪不但颜体书法好,更擅长反手毛笔字,前途不可限量。志远左手拿起毛笔,却怎么都不听使唤,往墨碟醮墨,差点儿把墨碟整个儿打翻。好容易控制住,落到纸上却是歪歪扭扭的蝌蚪。比当年丑字大王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字没完,志远写不下去,重重地顿笔在旁,耷拉着脑袋,心中黯然。

“别闹了,都回去练习。”湖海出来收拾局面,德高望重的组长只要往旁边一站就具有震摄效果。

“亏你还穿10号!”湖海对郑桐没好气。郑桐吐吐舌头,嬉笑着离开。

“志远,别灰心,师兄和你闹着玩,一般人不以左手写字,更何况是毛笔。”湖海像大哥一样搂住志远微微颤动的肩膀。

B组练习侧重于笔划和单个字拆分,A组临贴注重字群和行气。对志远而言,又是一个全新概念。

“赵大人,什么叫做行气?”

“勿往复收,乍断复连,承上生下,恋子顾母。”书仙的解说更添志远的一头雾水,转而向同龄人求解。

“白雪,什么叫做行气?”

“你天才也不懂吗?”

“少拿我开涮,你懂不懂?”

“当然知道,写字不能只看单个,而要瞻前顾后。”

“笔断意连,气势贯通,小子,你有得学呢。”路过的老野师兄有心无意地插入一句。

志远的A组之旅以一连串打击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