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季节更迭、风雨变化,易大发明家的实验室隔绝了时间,如同尘世中皎洁的白莲。易铭下课后总喜欢往爷爷这儿跑,尽情享受创造的乐趣。
自从接过爷爷当年的作品,小发明家已经把它一一拆解分析,重组多次,列出长达数十页材料清单。摸清主要工作原理,重新绘制图纸。易铭几乎把课余时间都浸泡在自动毛笔研发上。很快,聪明的小发明家就拿出了第一版样品:更换芯片,装配更加灵敏的天线,加强触感……几乎把内部线路重新设计了一遍。样品测试就在师大附中书法兴趣小组进行。
“爷爷!爷爷!”下课还没回家,易铭就往外公工作室里跑。
“怎么了,乖孙?”大发明家从凌乱的工作台里抬起脑袋,黑框眼镜里的放大镜年代久远,外表乌黑铮亮。
“太震撼了……太震撼了!没有人不被这么漂亮的书法打动!”
“呵呵……”
“没有人看出来不一样!”
“呵呵……”
“没有人知道这是一支神奇的毛笔!”
“呵呵……”
易铭激动不已,喘着气,小心脏起伏不停。
师大附中书法兴趣小组以实力雄厚闻名书法界。组内人才济济,每到大赛,指导老师就为人选头痛,都这么强悍,派谁去?
夏末风吹洋紫荆,当易铭携带自动书写毛笔实验品出现在书法小组的时候,一众高手没把这位发明家当一回事。也许来看热闹的?也许找灵感?也许
只是一时兴起?传统书法室没给发明家预留位置。
既然不给我一席之地,那么只能自己争取了。易铭的斗志被激发出来,“师兄,我想写几个字。”
“大发明家,今天这么有空?”
“你不在实验室,跑到书法室凑热闹?”
“你对笔墨书法感兴趣?”
议论纷纷……
“以前小小地学过一下。”
“没想到我们的大发明家还通传统书法,简直就是全才,哈哈!”
“略知一二。”
“用我的笔吧,中锋狼毫,好写。”
“这支不错,长锋白云。”
“不必了,我有自己的笔,习惯了。”易铭掏出自动书写毛笔。尚处于实验阶段,还缠着胶带,引起阵阵哄笑。只有洋紫荆马蹄叶感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易铭悄然启动自动书写毛笔,选择中小学流行的欧体,一句六字:创新引领传统。下笔如刀切,干脆利落。第一个字写完,怀疑声逐渐减少。第二个字写完,所有质疑平息。第四个字写完,谁都看出了小发明家的实力。一句写完,工整清劲,柔中带刚,如字帖一般规范优美。这么优秀的书法出自初一学生之手,除了天才之外,还能怎么解释?发明家同时还是书法天才,双料天才融于一体,百年不遇!
书法高手们坐不住了,一分钟前的冷嘲热讽刹那粉碎。组长小心翼翼地端起易铭的作品,说道:我马上给指导老师看一下……
洋紫荆飘摇
,日月旋转,易铭舒怀,右手轻敲自动书写毛笔,如同握着出鞘利剑,站上万山之巅。
易老爷子看着孙儿,从中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半个世纪以前未竟的事业,将由后辈去完成。
“师兄给我约了采访,记者将以‘百年一遇书法奇才’为题上校报头版头条。”
“呵呵……”易老爷子不置可否。
“老师让我去参加全市中学生书法大赛!”
“去见识一下也好。”
“一战成名!”
把玩着手上的自动书写笔,好容易从潮水般的荣耀中回过神来。
“爷爷,你觉得还有哪方面要改进?”
“你觉得呢?你才是终端客户。”大发明家推推鼻梁上的放大镜,笑着反问。
“换个炫酷的外壳。”
“还有吗?”
“反应速度有待提升。”
“有什么改进的方法?”
“更快的芯片。”
“还有吗?”易老爷子工作风格就是在不断的追问中探寻最大可能。
“更灵敏的处理器和天线。”
“还有吗?”
“……要不彻底改变连接方式?以脑电波和自动笔建立联系,书写者脑海里想什么,笔端就可以自动书写什么。连字体风格的选择都可以通过意念完成。”
“真正做到我手写我想,又是一项创举。”易老爷子露出满意的微笑。
“只怕不够惊世骇俗!”
(本章完)